三岔中学始建于1956年,原名镇原县第六中学,1987年更名为三岔中学。学校地处甘、宁两省的镇原、环县、彭阳三县交会处,是县北五乡镇唯一的一所完全中学。设初、高中两部共44个教学班,学生2748名,师资力量雄厚,教职工160人,其中专任教师135人,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39人,在职攻读研究生8人,本科学历97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95%;省“园丁奖”获得者2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庆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县级“劳动模范”1人,获市、县级“优秀管理者”、“优秀教师”、“模范教师”、“优秀班主任”等称号72人
三岔中学 [1]始建于1956年,原名镇原县第六中学,1987年更名为三岔中学。学校地处甘、宁两省的镇原、环县、彭阳三县交会处,是县北五乡镇唯一的一所完全中学。设初、高中两部共44个教学班,学生2748名,教职工160人,其中专任教师135人,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39人,在职攻读研究生8人,本科学历97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95%;省“园丁奖”获得者2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庆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县级“劳动模范”1人,获市、县级“优秀管理者”、“优秀教师”、“模范教师”、“优秀班主任”等称号72人
2006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领导班子牢固确立了“质量立校,教研兴校,合作管理,全面育人”的办学思路,以“办人民满意的老区名校”为奋斗目标,以“实现两个转变,抓好两项建设,实施三点工程,进行四项教育,营造两个环境,达到一个目标”为工作思路,降低管理重心,强化年级组管理,实行“分层负责,分级管理,分等考核,综合评价”的管理模式,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学校占地面积由2006年的29.2亩扩大到60亩,校舍建筑面积由2006年的8132平方米增加到18482平方米,学生人数由2006年的1820人增加到2748人,教学质量也在逐年稳步提升:2006年高考本科进线72人,重点本科进线14人,二本以上进线率23.3%;2007年高考本科进线人数首次突破百名大关(进线101人),重点本科进线18人,二本以上进线率29.6%;2008年高考本科进线126人,重点本科进线28人,二本以上进线率34.9%;2009年高考本科进线127人,重点本科进线32人,二本以上进线率40.8%;2010年高考本科进线102人,重点本科进线28人,二本以上进线率36.17%;2011年高考本科进线141人,重点本科进线38人,二本以上进线率34.99%。学校2007、2008连续两年高考名列全市农村中学第三名,2009年高考名列全市中学高考质量第一名,获一等奖,2010年高考本科进线率位居全县第一,综合考核排名全县第二。中考成绩也并驾齐驱,连续三年一直位居全市前列。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管理科研成果优秀奖”,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普通高级中学综合督导评估一等奖”、“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中学高考质量一等奖”、“高考学科综合质量二等奖”,镇原县“高考先进集体”、“高考超额完成任务奖”、“初中毕业会考三等奖”、“教育工作目标管理综合考核先进集体”、“文明单位”、“平安单位”等称号。被中央教科所评为全国“教育科研实验优秀学校”,被镇原县党史办命名为“中共党史教育示范学校”。
近五年来,学校共申报立项教研课题19项,7个教研组组组有课题,教师人人参与研究,已有6项课题通过省级鉴定,2项课题结题并获奖。有78名学生在全国学科竞赛中获奖,连续五年组织开展“上海交大 ——三岔中学”夏令营活动,被确立为“上海交大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近五年来,上级组织和社会各界资助该校学生项目已达8项,受助学生1740人(次),资助金额总数达117.28万元。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原党委书记陈章武教授于2011年5月18日到该校就贫困高中生资助项目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决定救助该校的100名贫困生按照每生每年2千元的标准进行长期资助,直至我们的教育不需要为止。并将该校确立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团结奋进的三岔中学人正趁着学校快速发展的势头,以“培养一个学生,改变一个家庭,带动一个村庄”为办学理念,抢抓机遇,顽强拼搏,为实现“争创市级示范高中”(市督导室督导复评时对该校的期望)而不懈奋斗!
为了继承和发扬该校先进的办学经验,激励全体师生不断创新,实现自我价值,学校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经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三岔中学校训定为:明德 励志 求真 务实
明德:通俗地讲,就是讲求道德,注重礼仪。《尚书·君陈》中保存了“明德惟馨”一词,可译为“真正能够发出香气的是人的美德”。校训把传统理念中的“明德” 二字作为第一条,作为教育以人为本、以德为宗的思想;旨在突出该校“以德立校,以德立教,以德立学,以德立身,以德立行”的基本宗旨,体现着学校重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建设目标。
励志:苏轼说:“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励志”鼓励学子们志存高远、勇于磨练意志,有志者事竟成。也就是说,只有勤于实践,学有所长,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经受磨练,百折不挠,才能实现人生远大理想。校训把“励志”作为第二条,旨在强调理想,体现着学校注重理想信念教育,激励广大师生为实现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追求。
求真:即要自觉追求真理,热爱科学,独立思考,敢于创新。追求真理,追求科学,追求人生的终极价值,这是千百年来做人的至高理想。“明德”与“求真”是相互说明的:只有养成高尚的人格,才能真正地追求到人生真理,才能在科学的导引下走向成功;只有“求真”,“明德”才具有其哲学和伦理学意义,“明德”才能落到实处,才会更趋向于“真”。
务实:是由“实事求是”转化而来,源自于班固《汉书·河涧献五传》。务实,就是致力于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教学和科研、各项管理都要有务实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地办好每一件事。对于学生来讲,无论学习知识,还是实践技能也要有务实的精神,学好知识,掌握技能。对于教师来讲,从事教学和研究,要一丝不苟,不能有半点虚假。代表着三岔中学教师治学的态度、精神和方法。
办学理念:培养一个学生——改变一个家庭,带动一个村庄
办学目标:办人民满意的老区名校
校 风:求实 创新 团结 进取
学 风:勤奋好学 立志成才
教 风:博学善教 全面育人
管理模式:分层管理,分级负责,分等考核,综合评价。
管理作风:严精创实
直接与食堂经理联系,将节省中介费1~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