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学
四川大学附属中学
2025-07-12 10:334
信息概况
  • 区域:四川成都市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晋吉西二街8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4
  • 学校电话
学校详情

       

四川大学附属中学,又名四川省成都市第十二中学,简称“川大附中”,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直属公办完全中学 

川大附中是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国家级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高中 、全国中学生英才计划基地校、全国十六所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之一 ,中央教科院全国骨干校长教师挂职研修基地、中央教科所创新教育实验学校及教改先进实验学校、全国培养体育人才示范校、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国家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四川省校风示范校等。 

川大附中源于1908年创办的四川省城高等学堂附设中学堂;1953年命名为成都市第十二中学;1959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科学技术学校;2003年合并成都市第二十九中学,恢复“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校名;2008年合并成都市第五十中学。 

截至2020年9月,川大附中占地面积42373平方米 ,建筑面积41107平方米 ,有99个教学班,师生共计4000余人

历史沿革

  • 四川省城高等学堂附设中学堂(1908年-1918年)

1906年,试办四川省城高等学堂(四川大学前身)附设中学堂,设址成都南教场。

1908年,正式创建四川省城高等学堂(四川大学前身)附设中学堂。 

  • 四川省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1918年-1927年)

1918年,四川省城高等学堂附设中学堂更名为四川省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校址在指挥街,后迁回南教场。 

  • 成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927年-1931年)

1927年,四川省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更名为成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设址皇城贡院、五世同堂(南教场旁)、东马棚街(今成都市教科院)。

  • 国立四川大学附属高级中学(1931年-1932年)

1931年,成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更名为国立四川大学附属高级中学。 

  • 国立四川大学附属中学(1932年-1941年)

1932年,国立四川大学附属高级中学更名为国立四川大学附属中学。

  • 国立四川大学师范学院附属中学(1941年-1953年)

1941年,国立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更名为国立四川大学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址迁至峨眉山报国寺侧。

1943年,国立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校址迁至四川大学列五馆。

1946年,国立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校址迁至郭家桥军毯厂,四川大学南侧。

1948年下半年至1949年上半年,国立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校址临时迁至白药厂,后迁回四川大学临江馆。

1950年,私立桂溪中学(1947年建校)并入。校址迁至三瓦窑建国纸厂,原四川大学新生院旧址。

  • 四川省成都市第十二中学(1953年-1959年)

1953年,国立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更名为四川省成都市第十二中学。 

  • 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科学技术学校(1959年-1962年)

1959年,四川省成都市第十二中学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科学技术学校。

  • 四川省成都市第十二中学(1962年-2003年)

1962年,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科学技术学校恢复为四川省成都市第十二中学校名。

1963年7月,四川省成都市第十二中学迁至九眼桥原纺校校址。

  • 四川大学附属中学(2003年始)

2003年,成都市第十二中学合并成都市第二十九中学,恢复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校名。因成都十二中与成都二十九中仅一墙之隔,九眼桥校址位置不变,整体门牌变更为太平南新街68号。

2006年,川大附中划拨武侯区直管。

2008年,川大附中合并成都市第五十中学,同时高中部与初中部分校区进行教学。高中校区于九眼桥原校址不变,初中部迁至成都市武侯区航空路16号。

2009年,川大附中与新津华润高中签约互动发展联盟协议,形成川大附中教育集团。

2012年,川大附中与新津华润初中结为互动发展联盟学校。

2013年,川大附中与广安二中结为互动发展结对帮扶学校。同年12月,经四川省教育厅复核,川大附中正式批准为“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2016年9月,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川大附中正式晋升为“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截至2016年9月,川大附中现有科华校区(初中部)和望江校区(高中部),占地面积42373平方米 ,建筑面积41107平方米,有99个教学班,师生共计4000余人。 

川大附中还与川大附中初中部、川大附中西区学校、川大附中新城分校、新津华润高级中学、南江中学、广安二中等形成川大附中教育集团。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9月,学校望江校区(高中部)在职在岗247位专任教师,全部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拥有博士、硕士学位者10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正高级教师4人、特级教师6人,市级学科带头人6人,省市优秀教师9人,高级教师120人,省级骨干教师52人,市级骨干教师66人,获得区级以上荣誉的优秀教师189人

硬件设施

截至2016年4月,川大附中拥有独立的室内体育馆、2个可容纳400—900人的学术报告厅,拥有高标准配置的教室、高标准现代化的校园网络、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新型语言实验室、理化生史地实验室、生物标本室、通用技术实验室、劳动技术实验室、天象馆、天文馆、美术室、音乐室、形体健身房、排练厅、学生社团活动室、全塑胶运动场、游泳池等。

截至2016年9月,川大附中图书馆藏书11万余册,报纸50余种,杂志240余种,图书馆馆舍1200平方米左右,内设藏书库、教师资料室、学生阅览室等。学生阅览室设座420个,教师资料室设座70个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 艺体成绩

2016年12月,在成都市体育局主办的成都市第九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足跑比赛中,获得团体二等奖。

2016年11月,在成都市体育局主办的成都市中小学生艺术体操锦标赛中,获得高中组集体一等奖。

2016年11月5日,在四川省国家级青少年俱乐部健身操比赛中,学校健身操代表队获得第一名。 

2016年9月,在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的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总决赛中,获得有氧舞蹈4级高中组全国冠军和有氧舞蹈5级高中组全国冠军。 

2016年9月,在成都市教育局主办的2016年成都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赛品汇杯”跳绳比赛中,获得1个单人第二名、2个第六名和团体一等奖。 

  • 学科竞赛

2016年10月,在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图杯”全国青少年环境地图竞赛中,6幅获得全国二等奖。 

2016年10月,在成都市人民政府和澳大利亚珀斯市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六届“我和珀斯合个影”暨第一届“珀斯职场实习计划”颁奖典礼中,1人获得一等奖,1人获得二等奖,2人获得三等奖。

2016年8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第三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1人获得全国一等奖。 

2015年12月,在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图杯”全国青少年环境地图竞赛中,3幅获得全国一等奖,5幅获得全国二等奖。 

2021年12月,在全国第十八届中国青少年环境地图竞赛中,13名学生的六幅作品夺得6个一等奖,并受邀参加珠海教博会展览活动。9名学生的作品获得全国二等奖。 

  • 英才计划

2020年,学校作为全国唯一的中学代表在全国做经验分享,并被评为全国英才计划先进学校。 

2021年,川大附中有7名学生入选,入选总人数位列全省第二,仅次于成都七中的的8人入选人数。

2022年,川大附中共有5名学生入选四川大学,成为了成都市五城区所有学校中入选人数最多的学校。 

2023年,川大附中共有6名学生入选2023年四川省“英才计划”。

教师成绩

2016年10月23-27日,在第十届全国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暨教学观摩研讨会中,英语教师朱芹芹代表四川省参赛,获得“优质课展评现场说课一等奖”、“优质课展评一等奖”、和“现场说课“最佳教态奖” 。 

2016年10月17-18日,在“2016年四川省普通高中英语优质课”展评活动中,英语组苏萌老师获得高二组一等奖。 

2016年10月,成都市2015-2016年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论文(报告)评选结果揭晓,1篇论文获得一等奖、5篇论文获得二等奖、14篇论文获得三等奖。 

2016年9月,“2016年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课题研究阶段成果评审和四川省第十七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审”结果揭晓,米云林等7位老师完成的研究成果获得一等奖,熊文俊老师完成的研究成果获得二等奖。 

2022年12月,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2022年成都市高中语文‘新课程·新教材’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中,语文组任志恒老师荣获特等奖。


食堂介绍
第一食堂
第二食堂
第三食堂

食堂介绍:

联系方式

直接与食堂经理联系,将节省中介费1~4万!

食堂地图
扫一扫访问当前网页
关闭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