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学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
2025-06-24 14:423
信息概况
  • 区域:北京西城区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后孙公园胡同37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3
  • 学校电话
学校详情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是一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中学,创建于1947年6月19日,前身系北京私立惜阴中学。初建时校址在和平门外西琉璃厂八角琉璃井3号,占地6.25亩。创办人王耀庭为惜阴中学第一任校长,由当时的社会名流和军政要员,医学科学专家组成了校董事会,确立了“救济失学青年,普及中等教育”的办学宗旨。


历史沿革

1949年1月31日北平解放,人民政府接管了惜阴中学,成立了新一届董事会,推举张长序为第二任惜阴中学校长。1952年9月23日,北京市政府将惜阴中学收编为国有市立中学,并颁名为“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当时的彭真市长亲自任命张长序为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校长。

当年的四十三中学办学条件很艰苦,三幢平房教室,一座二层小楼,楼上是办公室,楼下是教室,中间是一块小操场。然而在党的领导下全体师生员工,艰苦奋斗,白手起家,同心同德,共建家园,学校得到了发展,教育教学质量飞速提高。

1956年7月初三年级8个班340名学生参加全市统考数学平均成绩92.6分,名列全市第一,为此四十三中学数学教研组受到全市的通报嘉奖。杨开英(杨开慧烈士之堂妹)为该校教导主任。

1959年首届高中毕业生高考成绩位居全市第14位,100%通过一级劳卫制。

1960年四十三中学被评为“北京市红旗单位”,万德琦老师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校长张世龄应邀参加了国庆招待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北京日报》以“教育跃进之花——北京四十三中在成长”为题对四十三中学的办学成绩进行了专题报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广大教师继承和发扬了四十三中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工作不断进取,1978年被确定为北京市田径、篮球传统校。

从1979年开始,学校首先抓初中工作,健全教学过程管理,稳定提高质量,从1982年至今,初中中考成绩始终保持了同类学校先进水平,不少学科成绩超过了一些市、区重点学校。1983年校长梁心彝在北京市校长会上介绍“我们是怎样抓好初中工作的”,并刊登在当年的《北京教育杂志》上;1984年我校代表北京市唯一一所普通中学参加全国普教工作会议。1988年英语中考成绩全区第一,俄语全市第一。在初中稳步发展的同时,1985年开始高考成绩一直稳定在宣武区前几名,超过一些区重点学校,升学率稳定在90%以上。

1987年被确定为全国德育大纲试点校,同年学校红十字会被评为全国优秀红十字会,94年被评为北京市红十字会标兵校。

90年代,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各项工作均走在各校前列;《北京电视台》《北京晚报》《北京教育电台》《光明日报》《北京青年报》先后报道学校德育特色、为贫困山区失学儿童、内蒙希望工程捐款、献爱心、拾金不昧、主题教育等活动;91年市教育局授予我校“北京市‘四校’教育标兵校。93年3.4.北京日报《雷锋精神永驻四十三中》为题,报道我校学雷锋活动;我校被评为宣武区学雷锋先进集体。

1994年4.7.北京电视台采访杨福来校长,并在《七色光》栏目中播放学校办学思想《坚持“四全”原则,全面贯彻方针,争创一流水平,办出普校特色》。

2001年4月被市区政府外事办确定为“北京市重点对外参观单位”。

2002年被宣武区政府定为“宣武区优质资源校”。


发展现状

2003年7月,教育资源调整,北京市梁家园中学合入四十三中学。合并后的四十三中学坐落在宣武区古文化街琉璃厂附近,分南北两址,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一座实验楼,三座教学楼,一座办公楼,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一个塑胶操场,一个沥青操场。

现任校长陈利华,书记杨洸;现有校级干部4人,中层干部6人。目前学校设有德育处、教学处、总务处、办公室三处一室,是教研组、年级组双轨制‘建制’,设有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理综、体育、艺术、技术八个教研组,初一至高三6个年级组。共有2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约800人,教职工168人。

目前学校教学设备已经日臻完善,闭路电视、校园网、宽带进入每一个教室,且教室内都装备了多媒体投影教学设备。学校有现代化的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专用教室,学生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电视演播室,多功能厅,教师电子备课室、数字实验室、通用技术专业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备。

四十三中学拥有一支勤奋敬业、业务精良、梯度合理的教师队伍,严谨的校风建设、稳定优良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得四十三中虽为普通校却跻身于北京市百所名校的行列。目前学校的市、区、校骨干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多人、多次在全国、北京市、宣武区教学评优课、教学基本技能大赛中获奖。其中七个教研组先后被评为市、区优秀教研组;有20位教师曾荣获“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称号,其中一人获特等奖。

近年来学校一直在研究探索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市区班主任基本功大练兵、主题班队会(年级会)的实践考核、德育科研引领等形式有步骤推进着对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的培训。“志愿奥运、服务奥运”的三年成为我们将奥运文明礼仪系列教育与学校养成教育优良传统结合,从而彰显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的新亮点。出色完成建国六十周年庆典背景表演任务再次成为历练、打造学校强劲的德育队伍,进一步继承发扬德育优良传统的重大验证。

稳定优良的教学质量使得四十三中拥有较高的办学效益,长期以来,学校中高考成绩一直稳居区同类校前列,我们曾两度培养出宣武区的中考状元和一届探花。近三年来考上市区重点高中率约35%,高考本科率约60%,上线率95%。四十三中优良的教育教学质量,良好的校风,受到全区的肯定,得到社会的认可。

学校坚持务本求实、研以致用的原则,明确了校本科研不能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要为课堂教学改革服务的主旨。针对现在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和厌学现象较普遍,学校引入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学习型社会中友善用脑研究和实验》,在初中进行试验研究,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有了显著变化,通过三年的试验研究,教学质量有令人信服的提高。中央教育电视台也报导了我校友善用脑课题的实验效果。

为了不断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学校引入《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高中女生学习物理的障碍及解决措施》等市区级课题。目前,各课题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且均取得一定成果。《提高中学生学习质量整体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获宣武区“十五”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并收录《北京市宣武区“十五”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集》一书。

四十三中是北京市艺术特色学校,学校在初中开设了声乐、管乐和艺术特长班,为学校的艺术特长培养奠定了基础;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校园活跃着一支管乐团和我区唯一的“男子汉合唱团”,《中国军魂》、《红旗飘飘》等十余首曲目,曾参加新年音乐会和学生艺术团专场演出,在全面发展的今天,学校每年都有自己的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美育奇葩正绚丽绽放。学校师生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已经成为学校对内凝聚人心、人气的载体、对外彰显学校的特色业绩的重要窗口。

多年的办学实践形成了四十三中严格而又富有人情化的教育教学管理,科学而又严谨教风与学风,并形成了四十三中人“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勤奋睿智、不懈追求的拼搏精神;敬业爱岗、竭诚爱生的奉献精神;严谨治学、务本求实的钻研精神”的“四种精神”。这是四十三中人思想的基础,是四十三中立校之本。

近年学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实验学校、中国和谐校园-信息化校园、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首都精神文明单位、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北京市共青团达标创优竞赛五四红旗团委、《友善用脑》课题研究优秀实验校、首都先进少年军校、北京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北京市特殊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北京市优秀教职工之家、先进党支部等近三十多项荣誉称号;学校坚持两全的教学指导思想,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坚持教育、教学过程的规范管理,创设了教育、教学的良好氛围,走上了严谨治学的道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风格。

区政府已规划三年内在现校址上重建一所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具有现代化教学设备,功能齐全的新四十三中学。


学校荣誉

从1979年——2003年学校获得“全国红十字先进集体”、“全国少年队报金奖学校”等国家奖四项。

获得“五讲四美北京市文明单位”、“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北京市红旗团委”等市级奖20项。

获得“宣武区文明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宣武区行为规范达标校”、“宣武区先进党支部”等区级奖91项。

2004年被中国教育协会,中国教育报命名为“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同年被授予“宣武区文明单位”“宣武区教育系统食品卫生安全先进单位”;

2004年、2005年学校共青团委两次被授予“宣武区五四红旗团委”学校教工团支部两次被授予“宣武区五四红旗团支部”。

2005年被评为“宣武区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同年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


食堂介绍
第一食堂
第二食堂
第三食堂

食堂介绍:

联系方式

直接与食堂经理联系,将节省中介费1~4万!

食堂地图
扫一扫访问当前网页
关闭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