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学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
2025-06-24 09:592
信息概况
  • 区域:北京西城区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赵登禹路8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2
  • 学校电话
学校详情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Beijing No.35 High School)是一所由北京市西城区教委主管的全日制公立完全中学,是北京市西城区重点中学、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六校联盟成员

学校始建于1923年,前身为京师私立志成中学校;1945年改名为“北京市私立新生中学”;1952年更名为“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

截至2012年3月,学校占地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1万平方米,高中36个教学班

2018年10月,入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质生源基地。2020年4月26日,学校被认定为北京市第二批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达标学校。2020年5月,入选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名单。


历史沿革

1923年,九位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生创建“京师私立志成中学校”,李大钊等任志成中学建校董事,校址选定在机织卫3号。

1925年,学校设立广宁伯街分校。

1926年,学校与邵章金问泗先生所办民正中学合并,学生二十余人分别编入第三、四两班。

1927年,因机织卫3号校舍房租昂贵,无力缴纳而致拖欠,学校不得已全部搬至机织卫2号,即原民正中学校址处。同年,学校又迁至宣武门外储库营四川会馆

1928年,学校又迁址于西城二龙坑小口袋胡同19号路南

1931年,学校参加“北平私立中学联合抗日雪耻会”,并致电国民党政府要求对日宣战

1932年,学校添办女部,选址丰盛胡同5号(原河北工商厅旧址)

1936年,学校开设军事实习、女生救护及汽车维修、通讯、公安、政治训练、公民、史地课等,并由学校购置无线电报机,聘请军事教官直接教授。

1937年,“七七事变”,北平沦陷,学校校长吴鉴及部分教师来到四川重庆,创办志成中学四川分校

1949年,学校改名为“北京市新生中学”,合并五所学校,即志成男校、志成女校、中大附中、法勤中学、惠童女职。

1950年,学校拆分成三校,即新生中学(原志成男校)、新生女中(原志成女校)、新英中学(原中大附中),各校分设组织领导机构,分别进行管理。

1952年,学校正式定名为“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

1978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学校被北京市教育局认定为北京市西城区首批重点中学。

1988年,建校六十五周年,学校举办了第一次校庆活动

2001年,学校与北京市第一一二中学合并,形成一校两部办学格局。

2005年,学校被北京市教委认定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2007年,学校志成楼被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文物局列入《北京市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第一批)》

2012年,学校成立国际部。

2014年,学校由小口袋胡同迁入赵登禹路8号新址,在新校园内按原貌复建了“志成楼”

2022年4月26日,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被选作2022-2024年度英才计划中学培养基地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截至2012年3月,学校占地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1万平方米,高中36个教学班

硬件设施

据2019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高中部建有三大教育平台——十大探究实验室、鲁迅书院和北京金帆音乐厅。初中部整个教学楼35个教室、实验室,开设了35个学科主题教室。国际部教学综合楼共有28间主题学科教室如文综主题教室、理综实验主题教室、数学主题教室以及英语主题教室等,配套多媒体设备,还设有多功能厅、健身房、教学图书资料库、心理职业生涯教育室、室内中庭等功能室。

十大探究实验室包括大数据与科学计算实验室、纳米与化学可视化实验室、航天科学与技术实验室、空间信息技术实验室、信息化生命科学实验室、天文大数据实验室、航空科学与技术实验室、风洞实验室、人工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和智能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大数据与科学计算实验室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所支撑创建,为九个实验室的数据存储及计算提供服务,实验室建有小型高性能计算集群,集群同计算数学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集群无缝对接。为培养数学英才,实验室陆续开发了高中数学建模、微积分、线性代数、实验室数据处理基础课程、数学与自主招生等多门数学专业课程

师资力量

据2019年5月中国教育信息网显示,学校有市级骨干教师6人,区级学科带头人18人,市级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60余人,研究生学历8人


食堂介绍
第一食堂
第二食堂
第三食堂

食堂介绍:

联系方式

直接与食堂经理联系,将节省中介费1~4万!

食堂地图
扫一扫访问当前网页
关闭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