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学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2025-06-20 10:442
信息概况
  • 区域:北京西城区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14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2
  • 学校电话
学校详情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The Experimental High School Attached to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创建于1917年,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14号,被评为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2020年度及2021年度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等

1917年9月5日,学校定名为北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中学,并正式开学。1918年6月,校舍由东铁匠胡同迁到西单辟才胡同1931年7月1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并,学校成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1949年5月9日,华北育才中学女生部与老女附中合并。1955年9月,学校由中央教育部直接管理,并改名为"北京实验中学",校名由郭沫若题写。1964年8月,学校由北京师范大学收回,恢复“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原校名。1978年10月,学校重新归属北京师范大学,定校名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1997年3月,在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为中心的基础上,建成“北京中加学校”、“北潞园分校”。2000年11月5日,学校与东方集团卫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办的"北师大实验中学卫星学校"正式开学。2004年7月1日,教育部与微软(中国)公司合作的百间计算机教室启动仪式在学校举行2025年2月,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朝阳学校分校揭牌成立。 

截至2014年年底学校有高中32个教学班,初中2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453人;外国留学生107人。截至2022年,学校有在职研究员7人,正高级教师3人,特级教师9人,高级教师216人。


办学历史

1917年3月,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接受教育部添设附属女子中学。 

1917年9月5日,学校定名为北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中学,并正式开学。 

1918年6月,校舍由东铁匠胡同迁到西单辟才胡同,原教育用品制造所旧址。 

1924年7月,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更名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中学亦同时更名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1931年7月1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并,学校成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 

1949年5月9日,华北育才中学女生部与老女附中合并。 

1952年8月,私立文华女中、华北中学先后并入,校址迁到二龙路甲14号。 

1955年9月,学校由中央教育部直接管理,并改名为"北京实验中学",校名由郭沫若题写。 

1964年8月,学校由北京师范大学收回,恢复“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原校名。 

1966年,该校学生宋彬彬为毛泽东戴红卫兵袖章,记者采访后发文,署名“宋要武”(毛主席得知宋彬彬名字后说了句“要武嘛”),学校因此事改名为“红色要武中学”。 

1968年,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结束50年女校历史,开始兼收男生。 

1972年,学校归属北京市西城区领导,改名为“北京150中学”。 

1978年10月,学校重新归属北京师范大学,定校名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1997年3月,在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为中心的基础上,建成“北京中加学校”、“北潞园分校”。 

1998年6月,原三十七中学改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分校(即实验中学初中部)。 

2000年8月10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与香港高阳公司共同创立的"实验中学金晖网校"正式成立。 

2000年11月,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培训部与北京市物理学会、北京市物理竞赛委员会合作举办"北京物理学校"正式开学。 

2000年11月5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与东方集团卫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办的"北师大实验中学卫星学校"正式开学。 

2003年秋季,开始招收“香港英才班”学生,开班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2003年,理科实验班停办。

2004年7月1日,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来访,教育部与微软(中国)公司合作的百间计算机教室启动仪式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举行,同时在该校设立“微软实验室”。

2025年2月消息,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朝阳学校分校揭牌成立。 


学术研究

截止到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承担国家级、部委级科研项目七项,出版专著或学科教育著作近百本。学校中青年教师占63.2%。30余位教师担任市、区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和学会负责人;学校共撰写论文近千篇,其中数百余篇发表在全国或市级刊物上。在西城区教育系统优秀论文评比中,学校教师论文获奖数名列前茅。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分设本校区(高中)和分校区(初中),本部占地面积35359.26平方米,建筑面积51667.7平方米;分校建筑面积29930平方米。学校有高中32个教学班,初中2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453人;外国留学生107人。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建有计算机房10个,化学实验室9个,物理实验室11个,生物实验室5个,语音教室2个,所有教室都有一整套多媒体设备,并有多个网络接口。学校图书馆藏书约几万种,十几万册,有两个电子阅览室,可供110人同时上网阅览,电子图书千余种;期刊百余种,报纸几十种。刊杂志阅览室有600多个座位、电子阅览室有100多个座位。学校设有200平米的多媒体教室和150平米的演播厅。建有200米跑道的塑胶操场,面积为6000平米的体育艺术馆内有游泳池、体操房、室内球场及音乐、美术专用教室,运动场(馆)面积12000平方米。学生公寓楼每个房间都配有中央空调和独立的卫生间,每层楼均配有淋浴房。

师资力量

特级教师:

学科

姓名

数学

姚玉平、黎宁

英语

李艳、杨立宪

化学

崔明、张建国

生物

林祖荣、李晓辉、曹仁明

历史

王宏伟

通用技术

岳云霞

基础教育研究员 :李晓辉、陈国才、杨文芝、林祖荣、张建国、姚玉平、王宏伟、李艳

正高级教师:张瑞清、尚建军、岳云霞


食堂介绍
第一食堂
第二食堂
第三食堂

食堂介绍:

联系方式
支付查看联系方式

直接与食堂经理联系,将节省中介费1~4万!

食堂地图
扫一扫访问当前网页
关闭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