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第二中学滨江校区(Hangzhou No.2 High School of zhejiang Province)是杭州最早的现代班级授课制学校之一,前身为1899年由美国传教士甘惠德创建的私立蕙兰中学和1940年由原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先生创办的国立浙江大学附属中学。1951年两校在“蕙兰”原址合并,改称“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 2001年学校实施跨江发展,二中在钱塘江南岸滨江区建成新校区,滨江校区位于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东信大道76号。
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创办于1899年,其前身为私立蕙兰中学和国立浙江大学附属中学。1951年8月,两校在“蕙兰”原址合并,改称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1953年,学校被列为杭州市重点中学;1963年,成为浙江省教育厅直属实验中学;1978年,被定为浙江省重点中学;1980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确定为浙江省首批办好的十八所重点中学;1995年,被认定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2001年,学校顺应从“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的城市发展战略,跨江发展。2004年10月经杭州市教育局批准,成立“杭州二中教育集团”,是杭州市首批市属教育集团。2014年被评为浙江省首批一级特色示范学校。杭州第二中学拥有滨江和东河两个校区,是杭州第二中学教育集团(成员主要有杭州第二中学、杭州国际学校、树兰实验学校、江南实验学校、白马湖学校、桐庐中学)的龙头学校,滨江校区位于杭州市滨江区东信大道76号。
杭州第二中学前身为私立蕙兰中学和国立浙江大学附属中学。
蕙兰中学创办于“戊戌变法”的翌年(1899),创办人为美国基督教北浸礼会差会传教士甘惠德(W.S.Sweet),历任校长(监督或主任)为:甘惠德(美)、密拉特(美)、慕珥(美)、葛德基(美)、葛烈腾(美)、徐钺、王嘉范。浙大附中创办于八年抗战的颠沛流亡途中(1940),创办人为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竺可桢,历任校长(或主任)为:竺可桢、胡家健、朱正元、胡哲敷、朱希亮、沈金相、陈立、王鸿礼、张生春。两校名师荟萃,治校严谨,学生学习勤勉,思维活跃,达到了很高的教育水准。其中,浙大附中的爱国民主传统,蕙兰中学的体育运动精神,尤为各界瞩目。
1951年8月1日,两校合并,在蕙兰中学原址成立杭州第二中学。1953年,杭州第二中学被定为杭州市重点中学;1963年,又被浙江省教育厅定为直属实验中学。历任校长(或主任)为:张生春、郭人全、黄怀仁。
“文革”期间,学校成立“革委会”,历任主任为:俞叶根、叶传根、章文英。其中,1969年5月,一度改名为“杭州玻璃厂五·七学校”;至1971年12月,学校恢复“杭州第二中学”原名。
1978年,学校取消“革委会”,实行校长领导体制,杭州第二中学再次被列为省、市重点学校。1980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杭州第二中学被定为浙江省首批办好的十八所重点中学之一。1995年9月,经省教育委员会评估,杭州第二中学被认定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历任校长为:黄怀仁、虞震明、邵思忠、周理镛、郦眉若、徐承楠。
1998年,杭州市政府斥巨资在钱塘江畔动工兴建与六和古塔遥相辉映的杭州第二中学新校区,新校区按国家级重点示范高中标准建设,主要设备设施及配置达到国际水准,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流的办学条件。
2001年4月,杭州第二中学顺应从“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的城市发展战略,跨江发展来到滨江新校区。
在学校办学一个多世纪的历程中名师荟萃——有历尽千辛万苦创办了国立浙大附中的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竺可桢院士,有曾在国立浙大附中兼课的著名数学家苏步青院士、有曾在私立蕙兰中学兼任物理教师的著名化学家赵承嘏院士,有作为蕙兰中学第一位华人校长从严治校享誉杭城的徐钺老师,有带领刘长春代表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的著名体育教育家宋君复老师,有作为蕙兰校董在校任教、后又因倡导“好学力行”学风而获江泽民同志亲笔题词肯定的赵传家老师,有中华文明源头之一钱山漾遗址发现者、著名考古学家慎微之老师,有创作了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后不久赴蕙兰任教的著名诗人蒋海澄(艾青)老师,有在民族危亡之际以音乐之声激荡赤子之心的袁箴华老师,有为浙大附中首届毕业生赋“江城子”一曲的诗人周本湘老师,有在浙大附中任教美术的画家柴扉老师,有在奥运史上首次篮球决赛中被誉为“奥运篮球第一哨”的国际篮球裁判舒鸿老师,有曾担任建国后的国立浙大附中首任校务委员会主任、获得中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的著名心理学博士、杭州大学百岁老校长陈立教授……
在蕙兰和附中两校合并之后,一大批优秀教师汇聚在杭州第二中学校园,由杭州市教育界“四大金刚”之一的黄怀仁校长领衔,形成了各学科的教师骨干队伍,总结出学生学习“三认真”、教师教学“五认真”经验,强调“重视双基”、“一以贯之”,促成了50、60年代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不断涌现。这中
间的优秀教师代表有,骆匡畴、程其坚、丰宁馨、文曼魂、王维贤、马成生、俞永昌、林炜彤、王文昭、李婉卿、周有之、胡辛年、朱济劭、张俊德、沙桂芳、魏喜娴等。
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杭二中的教师队伍再次焕发出惊人的活力,在推进“自主发展教育”的改革实践中,涌现了又一批优秀教师,如王天成、来健、蔡仲泮、郦眉若、沈芝兰、冯福昌、冯德炳、姚忻康、徐承楠、袁业涵、闻乾、毛湘笙、陈惠根、周文楠、韩福富、瞿国敏、俞晓兰、施储、龚金根、刘向东、林肃浩、黄建民、周瑜、顾来等。
从2000年开始,学校分别从全国各地引进大量优秀教师,并通过华师大联合举办“未来教育家学校”研究生课程班的形式培养教师,全校近百名教师已完成第一期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近年来,又有多名海外留学归来的英才加盟。一个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高学历教师团队已焕然成型。
全校现有教职工员工283名,其中正教授级高级教师3名(全市共22名),特级教师9名,高级教师141名;有省教坛新秀14名,市教坛新秀43名;有杭州市第一批一、二层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7名;杭州市第二批名师3名,学科带头人11名;有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3名,全国教育系统劳模、全国优秀教师以及杭州市“十佳校长”、“十佳杰出青年”各1名。
教师中担任市、省、国家级各学会理事的有10余名;部分教师积极著书立说,并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他们分布在各学科,发挥了骨干作用。特别是几年来学校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坚持鼓励并表彰先进,涌现了一个以林肃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省劳动模范)、金永生(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杭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照片014-金永生)、张永久(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为代表的先进教师团队,他们教书育人,人品好、业务精,在师生中树立了当代二中教师的新形象,成为二中教师的带头人。
截至2016年4月,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共拥有两个校区(滨江校区、东河校区),其中滨江校区占地85052平方米,建筑面积45990平方米;东河校区占地面积28211.67平方米,建筑面积17867.67平方米;共有教学班60余个,学生2891人。
此外,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建立了以自身为龙头学校,由杭州第二中学国际部(杭州国际学校)、杭州二中树兰实验学校、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杭州江南实验学校、浙江省桐庐中学组成的“杭州二中教育集团”。
直接与食堂经理联系,将节省中介费1~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