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学
北京一零一中学
2025-07-01 16:093
信息概况
  • 区域:北京海淀区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宝钞胡同12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3
  • 学校电话
学校详情

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简称:北京一零一中,英文名:Beijing 101 Middle School)位于北京市,是由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公办完全中学,是北京市重点中学,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学校、北京市首批实行高中自主课程实验样本校,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北京市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的前身是1946年组建的张家口市立中学 ;9月,与市立女中、回民中学合并 ;11月,命名为晋察冀边区联合中学。1948年,迁至石家庄市郊柏林庄村;8月,与行知学校中学部合并为华北育才中学。1949年,迁入北平,后与北平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合并为师大附中二部 。1950年,在圆明园遗址非主体区域建立新校址。1951年,迁入圆明园新校址。1953年,更名为北师大二附中 。1955年,定名为北京一零一中 。1978年,被确定为北京市重点中学。2004年,成为北京市高中示范学校。2007年,成为北京市首批实行高中自主排课和自主会考的学校 。2011年,国际部成立 。2019年,成立英才学院;5月,成立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2023年,设立丘成桐少年班 。2024年,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加盟 ;11月,与丹江口市一中结成共建学校

截至2024年9月,学校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拥有圆明园本部、温泉校区、双榆树校区等22个校区,在职教职员工一千多人,有正高级教师27人,特级教师29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72人,教育集团学段涵盖K12,学生总数过万。


历史沿革

创立背景

1945年秋,张家口解放。为了与抢占平津的国民党反动派争夺青年,接收投奔解放区的学生,以及对张家口新解放区的青少年进行革命教育,培育革命后备力量,解决干、烈属子女入学问题,培育革命接班人,晋察冀中央局派郝人初到张家口负责筹建张家口市立中学,校址建立在过去日军的军马场马棚用地上。

初创成立

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的前身是中国共产党组建的1946年3月20日开学的张家口市立中学,郝人初任学校书记兼校长。学校共有教职工共83人,学生519人,学生来源一部分是从延安和各解放区来的干部子女,一部分是市民子女,还有从平津国统区投奔解放区的青年学生,另一部分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地方青年干部。成立初期学校教学设备一无所有,郝人初组织教职员分头搜集,采购图书、仪器。曾两次派人去延安购回马列主义著作、毛主席著作及其他社会科学和文艺书籍一千多册。并派专人到平津等地采购自然科学书籍及医药器材。就这样学校有了图书馆(藏书6000多册)、阅览室、科学实验室、卫生所。同年6月,国民党破坏“双十协定”从东、西、北、三面围攻张家口市,学校师生被迫撤离张家口,撤至老解放区农村继续办学 

1946年9月,张家口市立中学与市立女中、回民中学共同撤离张家口,抵达河北省建屏县(今平山县)西柏坡黄坭村后三校合并, 学校以为前线、后方培养各种中级干部为主,设有地方干部班、文艺工作班、长短期师范班、文化补习班、文教班。同时也为一些十三、四岁的小学毕业生或初中毕业生开设普通初中、高中班。11月,合并后的学校命名为晋察冀边区联合中学,军队编制与学校班级有机结合,实行三八制:坚持学习8小时,睡眠8小时,体育、军训锻炼、休息文娱、社会活动、生产劳动8小时。1947年3月,边区工业交通学院预科和部分农业专校的学生并入联中 

1947年至1948年,一些同学调离学校参加了党、政、军各部门的工作和解放区政权建设工作,并有三次成批的参军,共一百多名师生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行军中,只要有一个星期的休整时间,便开始上课,没有教材,教师自己编印。课程的设置除了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重点科目外,还设有英语、历史、地理、生物,体育,美术等课程。 

1948年1月,学校迁至石家庄市郊柏林庄村。同年8月,与行知学校中学部合并,更名为华北育才中学。1949年3月8日,华北育才中学迁入北平,后与北平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合并,成为师大附中二部。 

壮大发展

1950年,经周恩来批准,学校在圆明园遗址非主体区域建立新校址1951年9月,迁入圆明园新校址,并接收军、干、烈属子女入学。1953年9月,更名为北师大二附中。1955年9月,定名为“北京一零一中”,隶属北京市教育局,扩大招生范围,除干部子弟外,工农子弟,高级知识分子子弟也可入学。 郭沫若题写校名,并释其含义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学校以此为校训。1956年秋,开始招收进城后的第一届女生。学校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要求,革命传统教育更计划性与系统化,并把学校校史教育列为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 

1965年,学校率先在全日制中学进行半工半读班试验。1978年9月,被确定为北京市重点中学。1996年9月1日,一零一远程教育教学网建成。1998年,经海淀区教委批准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创建北京市上地实验学校。2002年,原双榆树二中由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承办,为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双榆树校区。同年,学校本部恢复初中招生。2004年,学校成为北京市高中示范学校。2007年,成为北京市首批实行高中自主排课和自主会考的学校。 

2010年9月,人文实验班获北京市教委批准后首度招生。2011年,北京一零一中国际部成立。2012年,经北京市教委批准,开设中美合作办学项目。2014年8月,怀柔校区于建成并投入使用,地处怀柔科学城的核心区,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2015年,创建温泉校区。同年,和平小学成为温泉校区合作办学学校。2016年,西苑小学加挂北京一零一中实验小学校牌。 

持续扩大

2019年,学校开启现代化办学新篇章。在原有组织架构基础上设立包括学校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课程教学中心、国际教育中心、后勤保障中心在内的六大中心。 同年3月,成立学术委员会,校刊《远方》创刊号编辑并出版。2019年4月,怀柔校区扩建工程开工建设。2019年5月7日,在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原有六个成员校的基础上,将石油附小、西苑小学、石油附中、矿大附中一并纳入,正式成立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同时,将石油附中更名为“北京一零一中石油分校”,矿大附中更名为“北京一零一中矿大分校”。2019年创办北京一零一中实验幼儿园,由此,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的成员学校实现了“K12”的全年龄段覆盖,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全面开启集团化办学的新篇章。 

2019年,英才学院成立,先后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所、军事科学院、腾讯、小米、字节跳动等单位合作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着力构建大中小贯通、院企校协同、家校社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同年11月,学校成为北京市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研究基地校。 

2020年1月10日,学校与北京语言大学举行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暨北京语言大学附属中学、北京语言大学附属小学揭牌仪式。石油分校正式加挂“北京语言大学附属中学”副牌,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正式加挂“北京语言大学附属小学”副牌。2020年7月,学校入选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示范校名单。作为国家级示范校,将获得国家级平台的资源和指引,承担国家教育探索项目和全国辐射示范任务,将承担新教材新课程新高考试点任务。 

2022年9月,怀柔校区扩建工程已完工投用,总建筑面积达到10.5万平方米。2020年10月,学校被遴选为首批未来智慧校园协同创新基地校。 

2023年4月3日,与清华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成为清华大学北京首家拔尖创新人才大学中学衔接培养基地,双方将合作设立“清华大学创新实验班”行政班。该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由清华大学各院系支持,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同4月,巴三中正式纳入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2023年5月22日,北京市一零一中学获得数学家、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中心主任丘成桐先生许可,正式设立“丘成桐少年班”。“丘成桐少年班”在丘成桐的指导下,从初一、初二年级开始着手,培养未来数学和物理领域的领军人物。将与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联合开展贯通课程设计开发,在国家课程体系框架内,设计一体化贯通培养的数学和物理课程,大中衔接的项目式培养科学课程,融入社会学、管理学实践课程。2023年9月,位于昌平区沙河镇的未来科学城学校正式开学,第一个学期迎来10个班级近400名学生。2023年11月16日,昌平第一幼儿园、昌平第二幼儿园正式开园,两所幼儿园均隶属于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是区教委直属的公办幼儿园。两园位于朱辛庄地铁站东侧,各开设12个班。 

2024年5月15日,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加盟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2024年7月9日,数学与人工智能青少年暑期训练营在圆明园校区举行,共有来自20多所中学的127名中学生报名参加。2024年10月6日,人工智能大模型科技英才研训营暨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科学创新人才基础培养项目正式启动。2024年11月,学校与丹江口市一中结成共建学校。 

2025年6月12日,北京一零一中呼和浩特分校揭牌成立。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截至2024年9月,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拥有圆明园本部、温泉校区、双榆树校区、上地实验学校、怀柔分校、大兴分校等22个校区,教育集团学段涵盖K12,在职教职员工一千多人,学生总数过万。 

硬件设施

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全校上百间教室全部配备了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千兆校园网,百兆至桌面,出口独享60M带宽;8个专用机房和百人电子阅览室可满足600人同时上机学习或上网浏览。图书馆建筑面积3080平方米,藏书10万余册,阅览室座位400个。数字演播中心拥有满足小型综艺节目录播的350平方米专业演播厅和150平方米虚拟演播室各一个。校园内有1500平方米科技活动实验园地,园内建有600平方米玻璃温室,室内温度、湿度、光照均可调节。学校还有高水准的学术报告厅和可供百人学生交响乐队练习的音乐排练厅。 建有多间Pad互动教室、数字化探究实验室、分子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以及16寸远程控制天文望远镜、校园气象站等设施。学校体育场地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拥有排球馆、体操馆、乒羽球馆、冰球馆等室内场地和2块足球场、4个塑胶网球场、10个塑胶篮球场等室外场地,有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田径比赛一类场地。学校学生宿舍楼,每间4人,多功能组合床,配备空调、独立卫浴。 

2025年3月,学校接入大模型企业智谱的AI Agent(智能体)系统,通过AI智能体对助教、助学方式进行全面升级。学校内设立多个电话亭大小、名叫“小智聆心”的AI空间站,“小智聆心”搭载中国国内首个心理大模型Emohaa,具备实时分析情绪状态并提供情绪引导的机制,从而对学生进行个性化陪伴和疏导。在“AI助教”方面,AI教育平台“智习势”(智谱清言教育版),内含80万个各具特色的AI智能体。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9月,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有正高级教师27人,特级教师29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72人,博士80多人,硕士180多人,占专任教师60%以上。 


食堂介绍
第一食堂
第二食堂
第三食堂

食堂介绍:

联系方式

直接与食堂经理联系,将节省中介费1~4万!

食堂地图
扫一扫访问当前网页
关闭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