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民族第一中学是云南省和德宏州的重点中学,学校绿树环绕,四季常青。位于芒市至瑞丽的320国道旁。是最适合学生求学求知的理想场所。
1988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试点校”,1998年4月被评估认定为省一级完全中学,同年4月被云南省教委授予“云南省文明学校”称号,2000年被省科协和省教育厅认定为“云南省一级科技教育示范学校”,2002年被评估认定为“云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同年被命名为首批“云南省省级绿色学校”。2004年被省教育厅认定为“教育科研示范学校”。
2020年11月20日,被中央文明委评为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
1952年10月,云南省德宏州民族第一中学创立。
1988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试点校”。
1998年4月,被评估认定为云南省一级完全中学。
2007年8月,学校剥离初中,成为独立性的高中。
学校有1个400米标准塑胶跑道田径运动场、10块标准篮球场、8块排球场、10个乒乓球场、4块羽毛球场、1个体育馆、11万册藏书,并按标准配齐了理、化、生、地等学科仪器、教具、和挂图,多媒体(电子白板)设备进入所有教室。
学校占地面积为139473平方米(209亩),有56个教学班,学生3000人。
学校有教职工总数258人,专任教师235人,其中,高级教师107人(正高级5人)。
该校本着“打造精品,创立品牌”的理念,于2004年开始在每个年级开办奥赛班和文尖班。奥赛班(现称理科小班)的学生由全州优秀的理科尖子组成,文尖班(现称文科小班)由全级文科尖子组成。小班由学校最优秀的老师任教,提前结束课程,留出大量的时间进行高考专题复习。小班的目标是考入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等名牌大学。从近几年情况看,文理科小班运转良好,前景乐观。
作为德宏州普通中学的一面旗帜,该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目前已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现有特级教师6人,高级教师107人;国家级优秀教师5人,省级优秀教师6人;德宏州“十大杰出青年”2人。各学科均有名师把关。
德宏州民族第一中学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州直属学校,面向全州招收高中学生。每年,按州委、州政府民族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在各县市按比例招收德宏州本地的傣族、景颇族、僳僳族、阿昌族、德昂族五种少数民族学生,当地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常年保持在30%。少数民族教师占20%。
学生民族生录取情况:2007年,该校共有544名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其中当地少数民族考生共有174名(傣族128人,景颇族29人,僳僳族5人,阿昌族12人),占考生总数的31.99%。被高等院校录取381名,其中当地少数民族被录取108名,占该校考生总数的19.85%,占当地少数民族考生人数的62.10%(傣族录取87人,占当地少数民族录取人数的80.55%,景颇族录取10人,占当地少数民族录取人数的9.26%,阿昌族录取11人,占当地少数民族录取人数的10.19%)。该校当地少数民族考生中被重点本科录取6人,一般本科75人,专科15人,二级院校本科12人。
学校积极参加国家、省、州组织的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育的研究探讨活动,国家、省民委的领导多次到该校视察调研。根据边疆德宏州办学经费紧缺、办学资源少、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多的特点,积极向有关部门和团体申请办学经费。定期组织该校班主任、科任教师探讨边疆民族地区当班主任和课堂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总结边疆地区民族教育的规律。注重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教育,通过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等节日以文艺活动的方式开展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通过科技活动周加强科学观教育,通过参加州委州政府组织的民族团结月活动使德宏州民族第一中学的少数民族学生和教师融入了德宏州各民族共同建设边疆、构建和谐边疆的活动中。连续多年获州委州政府民族团结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积极组织民族学生参加州市文艺表演,开发少数民族学生的艺术潜在特长,少数民族学生成为了这些文艺活动的明星,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中学生运动会,使许多少数民族学生的体育特长得以展示,为少数民族学生考进艺术院校、体育院校打下了基础。
德宏州民族第一中学成立于1952年的金秋,是云南省一级完全中学,省级文明学校。国家级绿色学校,省一级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省教育科研实验学校,成都军区国防生源基地。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弘扬个性,分层推进,打造精品,全面提高。学校拥有年富力强的领导班子,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积淀深厚的历史底蕴,质量第一的品牌意识,享誉全国的科技活动,与时俱进的管理措施,充满温情的人文关怀,省内一流的校园环境。这里是求知的理想殿堂,寻梦就从这里起航。
直接与食堂经理联系,将节省中介费1~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