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学
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2025-06-19 16:065
信息概况
  • 区域:北京海淀区
  • 地址:志新路36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5
  • 学校电话
学校详情

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是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主管的一所公办完全中学,是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无线电测向活动重点单位、全国学校体育机器人联盟副主席单位。 

1960年4月,学校创办,时称“北京钢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201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15年,学校加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校牌。 

截至2019年7月,学校占地51.8亩,共有36个教学班,高中、初中分别为18个班,有在校学生近1300名(含40名外籍学生)。 


办学历史

1960年4月,学校创办,时称“北京钢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学校的干部、教师均由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选派。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爆发,学校停课,工作基本停滞。 

1967年,开始复课。 

1968年,开始招收初中生,与北京钢铁学院脱离了隶属关系,被移交给海淀区教育局。 

1972年,恢复两年制高中,成为五年制完全中学。

文革结束后,学校开始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初,学校恢复三年制高中教育,修砌红砖围墙,建起正式的大门,同时还建了东教学楼

1995年,在志新村建立“东校”区。 

2003年,外电职高校园并入该校。 

2005年,开始启动重建工作。 

2007年9月,新校舍正式投入使用。 

2011年,学校成立国际部。

2013年,学校更名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2014年,学校成为中国教育学会海淀教育改革试验区基础教育国际化试点研究项目学校。 

2015年1月16日,该校被国家环保部和国际环境教育基金会授予“2014年度国际生态学校绿旗”称号,同年,学校成为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对口支持单位,加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校牌。 

2019年,在海淀区教委总体规划下,学校进入“海淀进修教师学校教育集团”。

2020年5月,入选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名单。 

2024年4月12日,纳入清华附中教育集团。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截至2019年7月,学校占地51.8亩,共有36个教学班,高中、初中分别设置18个班,在校学生近1300名(含40名外籍学生)。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7月,学校共有教职员工150余名,其中特级教师4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区级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29人、兼职教研员15人,硕士以上教师42人,高级教师58人。 


合作交流

  • 校际合作

2014年5月16日,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与学校签署对口支援框架协议。同年8月31日,区教工委与北京科技大学签署了北京科技大学支持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发展的协议。学校为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对口支持单位,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学院路研修中心落户科大附中,区教研员带班上课,指导教师备课与教研活动

2018年6月,学校参加了北京市“1+3”试验项目,设有"1+3"项目班,从初三到高三实施贯通培养,引入北京科技大学生化学院、机械学院、院系课程、外语学院、文法学院等八个院系的课程,该项目班的学生每周五下午进入北科大物理、化学实验室,完成实验操作课程。北科大高工学院为该校的机器人竞赛项目提供技术的支持,成立“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化生学院提供生物科技训练营项目,为中学生提供与大学生一起做实验的机会,定期参观并在大学物理实验室内做实验,参观校史馆,参加国际文化节等活动。 

  • 对外交流

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是学院路地区唯一具有招收国际学生资质的学校,该校国际部成立于2011年,2016年实行奖学金制度。 

2014年6月3日下午,芬兰第一副议长拉维及夫人道该校进行参观交流。 

2018年3月28日上午,“一带一路”俄罗斯、爱沙尼亚两国中学校长教育交流访问团进入该校参观交流。 

2018年10月18日上午,马来西亚师生和该校学生志愿者进行交流。

2019年1月10日下午,该校接待来自韩国启明大学孔子学院校长团一行17人参观访问。 

截至2019年5月,该校与芬兰约恩苏高级中学为友好学校。


食堂介绍
第一食堂
第二食堂
第三食堂

食堂介绍:

联系方式
支付查看联系方式

直接与食堂经理联系,将节省中介费1~4万!

食堂地图
扫一扫访问当前网页
关闭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