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学
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中学校
2025-07-14 10:306
信息概况
  • 区域:四川宜宾市
  • 地址: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沿江路313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6
  • 学校电话
学校详情

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中学校(NO.1 High School Of Yibin Sichuan),位于宜宾市翠屏区。是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中学校,其前身为公元1481年创建的翠屏书院,曾用名有“尚志学堂”、“叙州府官立第一中学堂”、“四川省立宜宾中学”、“川南宜宾高级中学”、“四川省宜宾第一中学校”等,1959年,更名为“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中学校”。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发布的数据显示,学校占地面积170.27亩,共有高中班级120个,在校学生7000多人,有在编教职工502人

办学历史

宜宾市第一中学校其前身是叙州府翠屏书院。据《宜宾市志》(1959年版)记载:“翠屏书院,为府书院,设立的地方原在翠屏山下,因此,以翠屏得名。

1482年(明成化十八年),(注:实际修建为1481年,即明成化十七年,1482年是建成迁入年代)移建山的腹部,是由一个禅院真觉寺改建的……旋迁入城区大南门正街,名称依旧。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改办为尚志学堂,书院这个名称才废掉。”“自清政府废科考,改为学校的‘诏令’发出后,翠屏书院即改为尚志学堂”。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尚志学堂奉令改称“叙州府官立第一中学堂”。时崇报寺尚有叙州府第二学堂。二校并立,经费皆不充裕。

宣统元年(1909年),二校奉令合并,仍称“叙州府立第一中学堂”,以崇报寺为分校。

民国元年(1912年)因废府制,“府立中学堂”改为“叙州联合县立中学堂”,简称“叙联中”。由宜宾、南溪、兴文、长宁、高县、庆符、珙县、筠连、屏山、富顺、隆昌十一县,雷波、马边两厅,从契税附加中捐资办学。主持学籍的监督从此改称校长。

民国五年(1916年),崇报寺分校毁于兵。民国九年(1920年),配修府文庙为分校,校址益宏,容纳学生益多。

民国二十年(1931年),叙联中更名为“叙属共立中学校”,简称“叙共中”。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叙共中奉令更名为“叙属联立中学”。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因避日本侵略军空袭,学校迁往李庄镇张家大院,高初中均在一起。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划归省管,更名为“四川省立宜宾中学”。

民国三十二年(1944年),学校从李庄迁回宜宾旧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学校更名为“川南宜宾高级中学”,停招初中。省政府任命宜宾地委书记陈林同志兼任校长,划拨土地百余亩,新建校舍,购置设备,由城内大南门迁至西郊泥灏口(即现老校区)。

1953年1月,学校奉令更名为“四川省宜宾第一中学校”。是年,四川省人民政府确定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的第一批省属重点中学,宜宾一中名列其间。

1959年8月,奉上级通知,学校更名为“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中学校”。

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宜宾市一中沦为全市有名的“重灾区”。学校停课,党政瘫痪,工作停滞,不少教职工受到错误的批判、斗争。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期间,原宜宾市革命委员会于1978年6月下达(1978)046号文件,确定宜宾市一中为宜宾市重点中学。

1982年,四川省教育厅再次确定宜宾市一中为四川省重点中学。

2002年,四川省教育厅确定宜宾市一中为首批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2003年,为支持学校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宜宾市政府在沿江路中坝划拨120、9亩土地用于修建新校区。学校修建地下通道将新老校区连为一体。

2004年1月,四川省教育厅确定宜宾市一中为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2006年6月,经宜宾市政府批准,学校租借老校区给宜宾黄冈实验学校,创办宜宾黄冈实验学校宜宾市一中分校,开办私立初中,宜宾黄冈实验学校委托宜宾市一中管理。

2012年,宜宾市政府在沿江路中坝A2-1-04地块划拨16、7亩土地给学校。学校将修建地下通道与现有校区连为一体(规划中)。 

2013年6月,经宜宾市政府批准,学校租借老校区给翠屏区龙文实验学校,创办翠屏区龙文实验学校宜宾市一中分校,开办私立初中,翠屏区龙文实验学校委托宜宾市一中管理。

2013年11月,四川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发布的数据显示,学校占地面积170.27亩,共有高中班级120个,在校学生7000多人。学校另有宜宾黄冈实验学校宜宾龙文实验学校两所民办分校。

硬件设施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发布的数据显示,学校配置了功能齐全的运动场、游泳池、健身房、实验室、语音室、图书馆、艺术中心等。覆盖校园的校园网、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和演播室,每间教室均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有学生公寓和川南第一个A级学生食堂,市内第一个采用直饮水的学校

师资力量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发布的数据显示,学校有教职工452人,其中有特级教师7人,特级教师后备人选12人,国家级骨干教师5人,省市级骨干教师63人。高级教师130人,一级教师179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1人,省模范教师2人,省优秀青年教师标兵1人,市级骨干教师153人,市师德标兵8人,市级拔尖人才11人,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2人,市级以上学会理事长或副理事长11人、常务理事或理事22人。教师赛课获全国等级奖8人、获省、市一等奖22人。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2016年,在四川省中学生运动会上,该校学生获男子篮球冠军、女子篮球第四名、男子排球第五名、女子排球第八名。 

2015年,在第四届CCTV全国中小学生英语电视大赛四川赛区总决赛中,代表宜宾市参赛的该校硕翰学院高二4班学生毛若玮荣获一等奖,2班张明裕荣获二等奖。 

2015年,在第四届CCTV全国中小学生英语电视大赛四川赛区宜宾分赛区的决赛中,该校硕翰学院高二2班张明裕、4班毛若玮荣获一等奖,高一4班李兰茜等5位同学荣获二等奖,高一5班兰欣圆等11位同学荣获三等奖。 

2015年,该校男子篮球队在李宁杯全国中学男子高中组篮球联赛四川赛区中荣获冠军,该校女子篮球队则荣获李宁杯全国中学生女子高中组篮球联赛四川赛区亚军。 

2015年,在宜宾市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评选活动中,该校师生获声乐类一等奖1个,舞蹈类一等奖1个,戏剧类二等奖1个,朗诵类一等奖1个,绘画类一等奖16个,篆刻类一等奖1个,书法类一等奖2个,书法类二等奖4个,书法类三等奖2个,摄影类一等奖3个,摄影类二等奖3个,摄影类三等奖2个,教师论文二等奖7个,教师论文三等奖1个,中学组征文一等奖2个,中学组征文二等奖7个。 

2014年,范力文同学获四川省演讲比赛一等奖,颜原林、胡杰同学获四川省纸桥承重比赛一等奖,刘睿玲、李巧同学分获市软、硬笔书写一等奖;涌现出“宜宾好少年”救鹰的何彦松、扶老的郑婷等优秀学生。 

2014年,男子篮球队夺得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第九名;男子排球队、女子篮球队蝉联四川省冠军;王正同学获中国高中男子篮球联赛男子技巧大赛冠军;在全国高中女子篮球联赛(四川赛区)中,该校女子篮球队获得冠军。

2023年,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国家级奖95人次,获省级奖228人次

学校荣誉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发布的数据显示,宜宾市一中获得的主要荣誉称号有: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全国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研究实验学校,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四川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四川省绿化示范学校,四川省心理学会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四川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集体,四川省青少年儿童篮球运动训练点,四川省排球人才基地,四川省创新教育实验学校,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四川省文学新苗工程基地,四川省作协“文学新苗工程基地”的学校,西南师范大学教育实验基地,四川师范大学教育实验基地,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实验基地,四川省课程改革省级“样本”学校。学校多次获市教育局督导评估一等奖,领导班子三次被宜宾市委授予创“四好”先进集体等等。 

2021年6月,宜宾市一中2018级党支部被评为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2021年11月23日,被教育部办公厅认定为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食堂介绍
第一食堂
第二食堂
第三食堂

食堂介绍:

联系方式

直接与食堂经理联系,将节省中介费1~4万!

食堂地图
扫一扫访问当前网页
关闭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