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隆昌市公立高中
四川省隆昌市第二中学创建于1939年,校址系原禹王宫所在地,原名为楼峰中学。1951年8月,以楼峰中学为基础,合并了南华中学和兴国中学,定名为“隆桥中学”(私立)。1953年9月“隆桥中学”由县人民政府接办,改为公立,更名为“隆昌县初级中学”,1954年再更名为“隆昌第一初级中学校”。1959年5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高完中,同时命名为隆昌县第二中学校。2017年因隆昌撤县设市,改名为隆昌市第二中学。1993年,晋升为内江市重点中学;2002年,晋升为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隆昌二中现有116个教学班,6000余名学生。在编在职教职工 369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2人。学校现占地约160亩。学校拥有高清全自动录播教室、设施完备的心理辅导中心,一座双层独栋建筑的食堂等硬件设施。
隆昌市第二中学创办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2月,时名楼峰中学,学校校址系原“蜀楚承灵”的禹王宫所在地。
1951年,楼峰中学合并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创办的渝洲南华中学(初办时校址在重庆,1948年9月,迁隆昌城南中坝子)和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创办的兴国中学(系云顶寨郭氏宗族所办,校址在云顶寨),初名为私立隆桥中学。
1953年9月,学校由人民政府接办,改为公立学校。
1954年,学校更名为四川省隆昌市第一初级中学校。
1959年5月,学校被批准为高完中,被四川省政府命名为四川省隆昌市第二中学。
1970年,该校创办隆昌玻璃仪器厂,系国家教育部教学仪器生产定点厂,其生产的"全封闭有毒物质反应装置"获第二十六届布鲁塞尔尤利卡世纪发明博览会金奖。
1993年学校晋升为内江市重点中学。
1997年被确定为“中央电教馆电化教育科学研究实验试点学校”。
1998年确定为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实验中学”。
2002年,晋升为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2007年,学校获“四川省示范学生食堂”称号,并达国家A级食堂标准。
2013年12月23日,学校被四川省教育厅批准为“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2015年11月,学校成功通过“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校”验收。
2017年,因隆昌撤县设市,改名为隆昌市第二中学。
截至2021年3月,学校共有占地160亩(现有84.7亩,新区建设75.221亩),建筑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教学班101个(初中27个,高中74个),在校学生5200余名。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321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2人,正高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105人,中级教师101人,初级教师81人,职员工人29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9人 。截至2012年8月,有国家级青年骨干教师2人,四川省学科带头骨干教师9人,内江市知名教师5人,隆昌市知名教师30人。
截至2012年8月,学校建有远程教育地面卫星接收系统、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室、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及多媒体电教室系统等;拥有校园有线广播设备,各班教室都配有液晶电视、投影仪等;学校图书馆共有藏书室、教师及学生阅览室,其中藏书达15万册,杂志达300多种。学校有学生公寓五幢,可供3000多名学生住宿,学生食堂3800多平方米,可供4000人同时就餐,为国家A级食堂标准
2014年11月,在四川省地理教科所举办的高中地理教师课堂展评活动中,隆昌二中教师缪秀丽代表内江市参加比赛获省二等奖。
2015年9月28日,由内江市教育局、内江市总工会、内江市教育工会联合举办的全市中小学青年教师多媒体技能比赛中,该校蒋忠辉老师获内江市中小学青年教师多媒体技能比赛高中组一等奖,王婧老师荣获内江市中小学青年教师多媒体技能比赛初中组三等奖。
2015年11月,该校教师参加隆昌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其中王琴、刘登荣、梁燕、陈晨、吴成刚、蒋忠辉、侯智勇、林正英、兰叙章、刘友素十位教师荣获市一等奖,李贝、余敏老师荣获市二等奖。
2015年12月,在内江市总工会、市教育局、市教育工会联合举办的“内江市中小学青年教师多媒体教学技能比赛”中,隆昌二中蒋忠辉获高中组一等奖。
国家级:全国中小学实验室与仪器工作先进集体。
省级:四川省二级示范性高中、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四川省卫生先进单位、四川省环境友好型学校、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校、四川省文明校园、四川省招收空军飞行学员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劳动技术教育优秀学校、四川省川惠杯中小学学生艺术节先进学校、四川省示范性标准化学生食堂。
市级:内江市园林式单位、 内江市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优秀学校、内江市传统体育项目学校。
学校连续九年被评为内江市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学校。学校党总支系内江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直接与食堂经理联系,将节省中介费1~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