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十一中学(Beijing No.11 High School)是一所由北京市东城区教委主管的全日制公立完全中学,也是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先后荣获全国首届校园文化建设金奖、北京市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首批北京市创建学习型学校先进单位、首都文明单位等荣誉。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创办于1950年9月,首任校长是中国著名中等教育专家傅任敢先生。2016年后,十一中附属精忠街小学、附属定安里小学相继挂牌,2021年,十一中学南校区建立;2024年,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教育集团成立。
截至2024年9月,集团校在校师生近4500人,四校五址办学。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分金鱼池校区、东晓市校区、南校区。
1950年2月25日,时任北京市市长的聂荣臻同志在第二届北京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上做“北京市政府1950年度工作计划”的报告时,宣布了北京市政府于1950年度“拟在劳动人民聚居而没有市立中学的外城增设市立中学1所”。同年6月1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文教局决定在南城增设普通中学一所,校址选在南城药王庙内。同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在北京建立的第一所公立中学诞生,时任北京市副市长、历史学家吴晗同志亲自参加建校的开学典礼,并亲笔为学生图书馆题名“五一堂”,建校初期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只有6个教学班(初中4个,高中2个)师生员工总计不到300人。
1954年,北京市第十一中学被教育局定为分配教学仪器较多的十九所中学之一。
1960年,上级再次拨款为学校建起了一栋5层教学楼,共有29间教室,各科实验室齐备,图书馆藏书仅次于汇文中学,十一中的校园面积又扩大了两倍多,总面积达11600多平方米。
1995年3月,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开始正式运行“学校国有、校长承办、经费自筹、办学自主”为特征的“国有民办”制办学体制改革。
2001年,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在北京市率先提出和实施学习型学校发展战略。
2016年开始,北京市第十一中学与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实验学校、北京市第十一中学附属精忠街小学实施三校一体化管理,开展K12贯通培养实验。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分东西两个校区,东校区古朴典雅,西校区现代恢宏。学校建有现代化、多功能的图书馆及学习活动中心、学习实验室;建有室内乒乓球馆、篮球馆、跆拳道场及特色独具的楼顶操场;建有包括北京城市与区域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组培实验室、气垫导轨实验室在内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类实验室和专业教室33间;建有P4学生机房和现代化的数字语音实验室;还有能容纳500人的礼堂等;学校教室内都装有电子白板、实物展台、音响等多媒体设施;学校办公系统现代化。
截至2021年,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建有现代化多功能图书馆、学习活动中心、室内篮球馆、北京城市与区域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气垫导轨实验室等各类专业教室。
2021年,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有高中教学班22个,初中教学班25个,小学教学班13个,在校生共计2100多人。
截至2021年,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有教职工318人,其中党员教师166人、市区骨干36人、高级教师90人,中高级教师占70%以上。
学校先后涌现出了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教师、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市“紫禁杯”班主任特等奖、市师德榜样等一大批先进教师。中高级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0%以上,市区骨干教师近百名,平均每班中有4科次区级以上骨干教师任教,占比居东城区前列。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教师先后荣获新中国首批特级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模范教师、北京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北京市“紫禁杯”班主任特等奖等称号。
2003年,北京市第十一中学被北京市教委誉为“开学习型学校建设之先河”。
2004年,北京市第十一中学评为北京市高中示范校。
2008年,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成为首批“北京市学习型学校创建先进单位”。
2020年4月26日,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入选北京市第二批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达标学校。
2020年10月11日,加盟“傅任敢教育思想实践联盟”。
2022年4月,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团委获得“北京市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直接与食堂经理联系,将节省中介费1~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