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竹中学(MIANZHU MIDDLE SCHOOL SICHUAN),简称“绵中”,位于四川省绵竹市,是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学校前身为始建于1316年(元延祐三年)的紫岩书院;1907年改办新学;1949年12月四川省教育厅命名学校为四川省绵竹中学。
据2017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150亩,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有教职工220人,教学班55个,学生3199人
四川省绵竹中学前身为紫岩书院,始建于1316年,系追念南宋抗金名将张浚(紫岩先生)而由元帝赐名。1907年改办绵竹县初级中学堂,迄今已有110余年办学历史。
学校为一校两部格局,老校区为初中部,高中部坐落于城东新区,系5.12特大地震后迁址重建,初高中独立成校。高中部占地面积达186亩,总建筑面积65625平方米,总投资约28000万元。有教学班52个,在校学生2600余人,在职教职工226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90人,研究生32人,大学本科毕业186人,各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64人。
在立身教育文化的引领下,学校获得:全国创新型学校、全国优秀高中、全国教育网络示范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全国模范职工小家等荣誉。
1316年(元延祐三年),学校前身紫岩书院创建。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停科举建学堂,书院停办。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书院改办新学。
1927年(民国十六年),县举人黄尚毅倡议就原紫岩书院复办县立初级中学。
1928年(民国十六年),学校按当时学制办为三年制的单设初中,时年春招收第一班学生。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学校每年都招一个班。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学校开始春秋两季都招收学生,在春季招一个班,秋季招两个班,每年所招学生全是男生。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学校在城内立善堂内招收高中一个班,男女兼收。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学校并入县中,经上级批准绵竹初级中学为绵竹中学(完中)。
1949年12月,四川省教育厅命名学校四川省绵竹中学。
1982年,学校被命名为四川省首批省级重点中学。
1985年,学校被命名为四川省文明学校。
2002年,学校被命名为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2013年,学校确认为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据2017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150亩,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有教职工220人,教学班55个,学生3199人。
据2017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150亩,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有天文图书馆、阅览室、室内体育馆、实验室、学生餐厅、教室、阅览室、宿舍、操场、食堂等设施。
据2017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220人,专任教师186人,其中四川省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18人,正高级教师3人。四川省骨干教师12人,德阳市学科带头人 、骨干教师38人。
素质成绩
2014年11月,在2014年德阳市第二届中小学生音乐节合唱比赛中,学校合唱团获中学组一等奖。
2015年4月,在四川省第3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校学生两个项目参加答辩并获得一等奖。
2016年4月,在第11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总决赛中,学校一名学生获本届大赛全国一等奖、“恒源祥文学之星”提名奖和“文学之星最佳表现力”三个奖项。
2016年11月,在德阳市第十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中,学校一名学生的作品《安倍力定量探究仪》获德阳市科技创新市长奖表彰。
2014年,在德阳市第二届高中中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中,学校教师朱鹏飞荣获一等奖。
2015年5月,在“2015年四川省中学主题班会优质课展评暨教学研讨活动”中,学校教师唐辉的主题班会课——《我光明,中国就不黑暗》获一等奖。
2016年1月,在2015年中学物理新课程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中,学校教师樊琳的课题《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闭合回路的欧姆定律》获高中组一等奖。
据2017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首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示范单位、省校风示范学校、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省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省绿化示范学校、省心理健康教学示范学校、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省“模范职工之家”等称号。
40余年来,从1982年首批四川省重点中学、2002年四川省国家级示范高中、2013年四川省一级示范高中,2023年5月,再次被省教育厅命名为“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引领型)”,绵竹中学一直保持四川省普通高中最高荣誉。
2020年12月28日,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表彰为“第二届四川省文明校园”。
直接与食堂经理联系,将节省中介费1~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