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十七中学(Beijing No.17 Middle School)是一所由北京市朝阳区教委主管的全日制公立完全中学,是北京市朝阳区重点中学,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始建于1946年。
据2019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4个校区,其中高碑店校区占地近60亩。
办学规模
十七中创办于1946年。七十多年的校史积淀和浓郁的办学特色让整洁而又优美的校园突显出厚重的文化色彩及人文精神。学校总共分为高碑店校区、陶家湾校区、赛洛城校区和百子湾校区。高碑店校区为十七中最早建设的校区,紧邻朝阳区东部定福庄边缘集团,是朝阳区快速城市化农村地带。学校占地100亩,总建筑面积21540平方米,现有高中、初中班51个,学生2000余人,教职工近200位。十七中现有两个校区,西校区占地60亩,2005年12月被正式认定为市级高中示范校。每年可招生10—12个班,满足北京市、朝阳区发展优质高中的需要。
学校校训是“求真创造,爱满天下”;办学培养目标定位于“做长久的现代中国人”。
硬件设施
近几年来,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大力支持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下,十七中又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德育方面,学校德育工作始终贯穿一条“爱满天下”的红线,不断研究学生思想的变化,探索德育工作的新特点,科学确立各个年级的分层德育目标;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校鲜明地提出:教育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要让学生在十七中受到的教育能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成为其生命链条中重要的一环;依据“爱满天下”的校训,学校紧紧抓住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一切真善美事物的思想在学生中形成和发扬。九十年代以来,涌现出了金帆奖获得者、革命烈士曾卫东,救火小英雄杨小松,奋勇救人的区优秀共青团员谢开等一批优秀的学生代表。学校积极开展“科研兴校”工作,推进素质教育。
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JIP实验在该校扎实进行,探索了丰富多样的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管理模式”、“课外活动模式”,该校的典型经验在山西太原、河北唐山召开的全国JIP评估会上代表北京地区交流。“九五”期间,政治学科袭普良老师科研专著《教学再创造》获2002年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十五”市级重点课题“政治学科能力培养研究”进展良好。该校的市级重点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验”在北京市处于先进水平;该校于瑞利老师的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模式获第四届全国计算机与网络物理教学成果大奖赛一等奖。《汽车维修与驾驶》、《计算机构造与原理》、《植物栽培》等已成为较有特色的学校课程。科研促进教学,教学也取得了优异成绩,连续多年,获区初中、高中教学优秀奖。十七中是朝阳区农村地区唯一优质教育资源。学校体育、美术、科技都有显著成绩。每年有200多人次在市、区组织的表演、绘画、书法、车模、舞蹈、生物、计算机等竞赛中获奖。
体育方面,在保证全体学生体质提高的前提下,积极参加竞技体育,连续七年获区中小学生运动会农村组团体总分第一。连续五年获区跳绳比赛总分第一名。为国家队、北京市、广州军区等专业队输送射击、射箭运动员。
十七中的办学成绩多年来得到人民群众特别是朝阳区农村广大群众的肯定和赞誉。学校重视学陶、师陶活动,营造一个有利于实现培养目标的“陶味”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为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教育学生,建造了“行知亭”、“陶行知塑像”、“行知楼”,开办了“陶行知展室”,通过各种形式宣传陶行知先生先进的教育思想。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开展了多方面的改革实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以及学校的发展。
师资力量
十七中现有正式教职工200余人,其中任课教师105人,硕士5人,本科75人,大专22人,其它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34人,中级职称53人;区级骨干教师13位,区优秀青年教师12位,北京市骨干教师5位,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1位,全国优秀教师1位,引进省级数学学科带头人1位、地理学科省级骨干教师1位、特级教师1位,进入朝阳区特级工作室、列入特级培养计划的教师5位;已有19人完成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有4位在读硕士研究生。
光荣的历史传统
十七中始创于1946年,建校56年间,一代又一代的十七中人,艰苦创业,形成了不怕吃苦,肯于奉献,勇攀高峰的优良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由于成绩显著,影响广泛,1964年被朝阳区政府授予“红旗学校”的光荣称号。1978年,被北京市教育局批准为朝阳区重点中学。在历史新时期,十七中发扬光荣传统,创造新的成绩,先后被评为“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北京市电教优类校”、“朝阳区文明校园示范校”等。原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北京市委书记李锡铭同志为该校题词“团结、勤奋、文明、求实”,肯定学校的校风,鼓励学校的师生。
较好的办学条件
学校校园大,绿化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环境优美,文化气氛浓厚;现代化教学设备齐全,信息化程度高,设有计算机房三个,586以上计算机200多台,专用多媒体教室二个、语言教室二个、劳技专用教室三个,配备有现代信息化设备的理、化、生实验室九个,已建成千兆校园网,170多个节点;还有一支事业心强、肯钻研、讲奉献、理论水平较高、信息技术掌握较好的教师队伍;还有全区为数不多的400米标准运动场。
鲜明的陶行知研究特色
十七中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她的前身是“高碑店工学团”,是为继承和发扬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而创办的,1952年被市政府命名为“北京市第十七中学”。十七中人非常珍视这一宝贵的资源,在各个历史时期,根据不同时期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学陶、师陶,继承和弘扬陶行知精神,创造性地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1999年被评为全国“实践行知思想,推进素质教育”先进集体。
地域优势
十七中地处朝阳区城乡结合部,一直有为当地百姓服务,为地区经济文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的优良传统。如朝阳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及农村各乡都有十七中的毕业生,他们分别担当着重要的领导职务和专业技术人员。进入新世纪后,朝阳区农村快速城市化,十七中可以为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及整体素质,发挥教育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的作用。如已为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和乡村干部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等。
直接与食堂经理联系,将节省中介费1~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