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学
太谷中学
2025-07-16 10:043
信息概况
  • 区域:山西晋中市
  •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新建西路北侧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3
  • 学校电话
学校详情

山西省重点中学

太谷中学是一所公立高中,成立于1952年, 1980年被命名为山西省首批重点中学。太谷中学现有专任教师367人,其中特级教师、省地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等83人,中高级职称教师134人。教学班83个,在校学生5500多名。学校占地面积110亩,环境优雅,景致宜人,底蕴深厚。2014年,太谷一中综合实力位居晋中市第一位;山西省第三位。这也是太谷中学自1994年评比以来,连续第20次位居晋中市第一,连续第10次位居山西省第三位。

历史沿革

太谷中学成立于1952年,当时只招收初中生, 1956年增招高中生,成为完全中学。1976年改为高级中学,1980年被命名为山西省首批重点中学。太谷中学是山西省文明学校、山西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山西省群众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山西省中小学计算机先进集体、山西省创新教育试验学校、中国语文学会创新作文试验基地、山西省档案管理一级单位、山西省新课程试验样本校、研究型学习试验基地。该校以研究性学习为中心的素质教育在全省带了头,起到了榜样、示范作用。新课程试验受到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表彰,获山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试验先进学校奖,晋中市劳动竞赛委员会荣记二等功,获晋中市课程改革成绩显著奖和教育教学质量成绩显著奖

新校区搬迁

太(金)谷中学项目是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2020年度标志性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位于晋中市太谷区水秀镇程家庄村(农谷大道、箕城街西延、108国道交汇处)。项目总投资约4.1亿元,占地约224亩,其中太谷中学建设用地约114亩,金谷中学建设用地约110亩,总建筑面积约9.9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含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主体建筑及围墙、道路等附属设施。建成后,可容纳120个班共6000人同时就读。

2023年4月26日上午,太(金)谷中学新校区启用仪式在新校区文化广场隆重举行。晋中市委常委、副市长、太谷区委书记刘伟,晋中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邓继杰,太谷区委副书记、区长郁效军,区委副书记周晓瑜,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武亚民,区政协主席武正梅等区四大班子领导及法、检两长应邀出席。老干部代表,部分两代表一委员,各乡镇(城区)、区直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教育系统代表,企业家代表,太(金)中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千余人,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共同见证太谷教育发展史上这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辉煌时刻。

历史发展

1948年7月太谷县解放。1949年2月,根据华北人民政府决定,晋中第三中学(原名省立一联中,1940年2月成立,先后迁校于阳城、垣曲、神池、乡宁、韩城、隰县、祁县等地,1947年6月迁人太谷,校址在县城小沙河。1948年9月改称晋中第三中学)和原太谷中学(1945年8月创立,校址在城内南寺)合并,创建太谷师范学校。这样,太谷县就没有了中学,太谷的小学毕业生升学需到祁县、榆次就读。

为了方便群众子女就近上学,适应教育事业发展需要,1952年春,太谷县党政领导决定将城关一初小、三初小扩建为完全小学,在县立高小的基础上创建新的太谷中学,校址仍在县立高小旧址﹣﹣孙家巷蒋氏宅院,校园面积为8400m2,有民房1536.5m2。太谷县政府委派郭向胜同志任教导主任,主持筹建工作。当时,学校没有校长,没有党的组织,党员只有郭向胜一人,属县教科党支部领导。1953年2月,省教育厅派乔云台任校长,张留文任总务主任。学校于1952年9月正式开学,学生400人,教职工21人。首批学生主要来源于本县,还有由徐沟中学迁来的一个班,共八个班。首批教师除徐沟中学随班调来的八位教师外,其余均从全县优秀高小教师中选拔。

学校创办之初为初级中学,学制三年,按照中央教育部颁发的教学计划,课程开设有: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历史、地理、生物、生理卫生等十门课。建校之初,虽然工作条件差、生活待遇低,但大家都朝着一个目标,满腔热情,忘我工作。每天早晨集中学习政治、文化,晚上辅导自习、批改作业、备课,一直工作到深夜,从无一人叫苦叫累。

学校创建之初的两年,学校着重抓了两项工作:一是师生动手,共建校园。随着教职工人数增加,住宿生猛增,县高原有条件远不能满足师生起码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要求,亟需扩建校舍。因此,几乎每天下午活动时间,均有几个班的学生在教师带领下进行建校劳动。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校园面貌大为改观。二是齐心协力,精心施教。为了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领导和教师们认真学习教育学,钻研教学计划,努力探索教学规律,开展相互听课、研讨、试教、小结等活动,对提高教学质量起了积极作用。尤其是乔云台校长到校后,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中,为建立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师的责感,经常深入到教研组和班级参加教研活动、听课,定期召开工作汇报会,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乔云台校长一直在校住宿,每早起床后,即查看学生自习,巡视校园,成为惯例。为了突出教学这一中心环节,各学科都成立了教研组,有的还分设了年级备课组,每周进行一次集体活动,开展教材教法研究。要求每节课必须有详细教案,没有教案不得上课。从而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比较浓厚的科研气氛和严谨的教风。为了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学校陆续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学籍管理、成绩考核、学生升降级、后勤管理、膳食管理、校产管理及奖罚办法等等,使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步入了正常的轨道。

办学宗旨

学校坚持“三为本”(以人为本,以校为本,以发展为本)、“三发展”(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全程发展)、三基础(为学生做人奠定人格基础,为学生做学问奠定学力基础,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创造性基础)的“三三”办学理念,把“创办现代化的一流素质教育名校,培育创新型的一代中华优秀人才”确定为学校的办学目标,使素质教育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学校规模

2000-2003年,太谷中学改扩建,学校占地面积由原60多亩增至近100亩。三年来,学校通过上拨、借、贷、赊、捐及所收学费,多方筹资5000多万元,完成了现代化改、扩建工程,拥有64个多媒体教室,4个计算机房,1个微格教室,1个可视语音室,20台阅览电子查询系统,1个能容纳600人的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和校园电视台演播厅,校园网实现了班班通、室室通、教师家家通。校园内前有古色古香的文庙院、塑胶操场、“旱式”音控彩色灯光喷泉;中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科技楼;后有百种植物文化园、学生公寓楼、综合服务楼。文庙院内有孔子像、学子碑、状元桥、千年古树,形成了一个古今相容、博大厚重的独特校园文化体系,即传统文化基地、智育文化长廊、中西文化广场、艺术文化中心、班级文化阵地、公寓文化家园、植物文化园、生活文化区、体育文化场、阳光文化栏、校史文化馆、信息文化网,一所设施精良、环境优美的花园式学校展现 在人们面前。

太谷中学文庙始建于宋崇宗三年(1105年),元代大修过3次,现存主要为明代建筑。沿南北中轴线建有:万仞宫墙(照壁)、棂星门、大成门戟门)、泮池及状元桥、大成殿

办学成果

太谷中学建校五十多年来,共毕业学生一万六千六百余人,其中升入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近一万人,据不完全统计,建校五十多年来已有200多名毕业生获得博士学位以及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1984年以来,应届生高考达线率17次名列晋中市第一,且考入清华、北大等重点大学的比率名列省市前茅,实现了成群结队上一流重点大学的目标。其中,2000年高考中,诞生了全省“理科状元”;2001年高考应届生本科达线率82.4%,考入清华、北大7名同学;2002年高考全校本科达线率稳居晋中第一,考入清华、北大5名同学;2003年高考班均达线率名列晋中所有高中学校班均达线率第一;2004年高考全校达线620人,达重点大学人数311人,全市高考前20名中,该校占9名,其中张赟同学获全市理科状元;2005年高考全校达线622人,其中应届达线286人,提高幅度居全市第一。另外,刘媛同学获山西省文科第2名(榜眼)、晋中市文科状元,邢婧越同学以626分的投档分获全省文科第8名、全市文科第3名;2006年高考首次突破800大关,达线814人,600分以上的69人,其中有三名同学达全市理科前十名,二名同学达全市文科前十名,应届生陈鸣以651的高分获山西省高考文科第2名。2012年,高考再创佳绩,达1719人,其中清华北大人数达3人。2014年,太谷中学邢成同学,以670分考入清华大学,名列晋中市第一名,山西省第三名。这是自1994年来,太谷一中第20次获晋中市第一,第10次获山西省第三(1994——2004为山西省第一)


食堂介绍
第一食堂
第二食堂
第三食堂

食堂介绍:

联系方式

直接与食堂经理联系,将节省中介费1~4万!

食堂地图
扫一扫访问当前网页
关闭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