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实验中学是大同市政府2005年7月1日审批成立的一所高起点、现代化、示范性的寄宿制公立寄宿制完全中学,坐落在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美丽的文瀛湖畔。新成立的大同市实验中学,重新选派校长、组建机构、招聘教师、招收学生。同时比照大同一中和大同二中的建制,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高质量的要求来创办学校。学校定位为市内一流、省内名校、全国知名。 毗邻大同市气象局,开发区工委。
大同市实验中学是大同市内唯一一所具有招收高中宏志班资格的学校。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环境教育示范学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学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国家基础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全国高等院校优质生源基地学校、山西省绿色学校、山西省“三育人”先进集体、山西省创建平安校园先进单位、大同市文明校园、大同市德育示范基地、大同市优质教育学校、大同市平安校园等称号。
学校位于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坐落在美丽的文瀛湖畔,与山西大同大学隔湖相望,东临大同云冈机场,东北、东南有得大高速公路和京大高速公路。
校园占地面积200亩,绿化面积达60%,校园内绿树红楼交相辉映,喷泉石景相映成趣,白杨守护红墙,雪松庇荫长廊,丁香簇拥楼宇,花团锦簇,翠柳成荫,步移景异,令人心旷神怡。充满绿色和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乐园。
校园内有高标准初高中教学综合楼各一幢、实验楼一幢、电教楼一幢、教师公寓两幢;学生公寓三幢、立体餐厅两幢。每个教学班都装备84寸智能交互式教学一体机,高清教学展台,音响系统等多媒体教学设施。高三年级的每个教室都配备日常教学常态化录播系统。每位教师配备办公电脑,师机比达到1:1。千光校园局域网接点配置到每个教师办公桌和教学班级;一幢实验楼,内有3个化学、3个物理、2个生物实验室及足量的准备室、库房和办公室;一幢电教楼,2个多媒体教室、1个精品课堂录播教室、4个计算机室、图书馆有可供240人同时阅览的电子图书室、一座高标准的天文台和一个可容纳570人的多功能学术报告厅;投资近1500万元的400米塑胶跑道的标准操场1个,足球场1个,篮球场7个和5000平方米的体育馆;医务室、洗浴中心各1个;学校建有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校园广播音响系统,学校安全监控,为日常教育教学、安全保卫需要提供了保证。
前身为大同市第二中学分校,建造之初仅有高中教学楼,电教楼,实验楼,平面食堂,三幢学生公寓和一个简易土操场,由于原学校为公私合营,持续时间并不长。后来在大同市政府于2005年7月1日审批,在原大同市第二中学校分校基础上扩建成立了一所高起点、现代化、示范性的寄宿制公立完全中学——大同市实验中学。
学校以“笃学、尚德、博爱、致远”为校训,秉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让每个学生都走向成功”的办学理念,坚持“依法治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文化铸校”的发展方略,坚持“创名校、出名师、育名生”的办学目标。 [11]
力求使学校成为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实验性、示范性的大同教育之窗。力求使学校在办学环境、教育理念、管理模式、教学改革、办学成果等诸多方面跨入山西省优质学府的行列。
打造一支精品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学养丰厚、热爱学生的教师,推出一批学者型、专家型教师;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构建开放性的育人体系,注重培养过程,培养一批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优秀学生。
建校以来,学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办学行为日益规范,教育教学质量和中、高考成绩飞跃攀升,其中2017年高考二本B类以上达线人数327人,2018年高考二本B类以上达线人数421人,2019年高考二本B类以上达线人数517人,2020年高考二本B类以上达线人数551人(不含艺术、体育),办学水平位居大同市优质教育学校行列。
学校面向全国选调优秀教师,现有在职教师275人,本科以上学历达100%,有24人获国家级荣誉和奖励,省级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达30多人。在各级政府关怀下,学校从筚路蓝缕到初具规模,经历了十五载的风雨洗礼,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嬗变。
学校现有教职工291人。其中,男101人,女190人,硕士研究生32人,大学本科259人。特级教师2名,正高级教师1名,副高级教师88名,中学一级教师108名。获“全国五一劳动奖”教师1名,省级骨干教师2名,市级骨干教师68名,学术带头人5人,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3人。现有退休教职工9人。
学校是寄宿制中学,对学生实行全封闭管理模式,钢性制度柔性管理。公寓温馨如家,派有专职生活班主任,实行准军事化管理。食堂伙食营养配餐,课外活动丰富多彩。
2020年9月25日,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
2023年6月,入选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名单。
2024年1月,入选教育部公示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
直接与食堂经理联系,将节省中介费1~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