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第十七中学是山东省的一所中学,建校于1954年,1960年确定为山东省重点中学,1961年被授予全国高教群英会先进集体,1978年恢复山东省重点中学。1996年首批通过了省规范化学校验收,成为青岛市最早一所集省重点中学和山东省规范化学校于一身的学校。荣获“全国中学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读书教育活动示范学校”、“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山东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青岛市文明单位标兵”、“青岛市教科研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1] 2020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2019年全国青少年校园网球特色学校。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教师爱生敬业、学生淳朴勤学的优良教风和校风,“求真、向善、尚美”的办学理念深入人心。学校逐步完善 “以美育人、求真求善”的学校文化、特色课程体系和育人模式,美育特色凸显。学校“福彩致明班”、“福彩班”以优质的教育教学质量赢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成为自强不息、报国为民的品牌,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宝贵资源,成为享誉岛城的优质教育品牌。学校建立完善、科学的美术课程体系和教育模式,美术班办学走上“精品化、高水平”的发展道路,培养了一大批“德艺双馨”的美术专门人才,成为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很高声誉的美术专业“精品屋”。
学校以“尚美厚德 励学敦行”为校训,注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价值追求、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科学素养与社会责任相结合。学校设备完善,在实践“低进中出、中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办学道路上,一年一个新台阶,步伐坚定,不断进取,办学水平居岛城同类学校前列,初步实现“创建岛城特色名校”的目标
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本,突出“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高质量、高素质、高水平、高效益为目标,追求“管理科学、队伍精良、素质优秀、发展特长、人格完善”的办学特色。
青岛十七中现有教工180多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有50余人获得硕士学位或研究生课程班结业,占教师数的28.9%。有全国模范教师、省市级以上特级教师、优秀教师10人,省市级以上教学能手、专业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等46人,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54人。
学校坚持以科研为先导,深入教育教学,有150多篇教师的论文在全国省、市级刊物发表、转载,并获奖。2001年,在青岛市评出的优秀教学法中,该校英语《精泛结合,整体阅读》和物理《模型覆盖式教学法》两个教学法入选。
最近二十年,青岛十七中 教育教学成绩斐然。学校毕业的合格率、升学率均属市区前三名。曾获得全国学校卫生先进单位、全国中学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山东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和青岛市文明单位标兵、青岛市教科研先进单位等一系列先进称号。在山东省办学水平督导中获优秀等级。1997年,该校刘伟锋在高考中以单科满分的成绩获全省第一名,2002年,盛维正同学在高考中获青岛地区理科状元。2006年致明班张珍林同学获得青岛地区理科状元。
学校先后获得“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基地”、“教育部普通高中特色建设项目学校”、“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职业道德先进单位”“山东省五.四红旗团委”、“青岛市文明单位标兵”、“青岛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岛市教科研先进单位”、“青岛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 “青岛市教科研先进单位” 、“青岛市中小学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市办学水平评估优秀等级学校等四百余项市级以上各级各类荣誉称号。
青岛十七中现有教职工280余人,成为一个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锐意进取、积极向上的优秀团体。全校280余名教师中,高级教师58人,一级教师80人,其中特级教师3人,省市教学教学能手10人,局级青年优秀专业人才26人。
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始终把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头戏”长抓不懈。学校提出了“以素质赢得素质”的口号,实施了三名工程(“做名师、育名生、创名校”)。对现有教师队伍分近、中、长三期培养,在教师培训、进修、读研等方面舍得投入。
“适合学生发展、让百姓满意”是学校不懈的追求。学校始终坚持“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全面育人”的教学原则和“低进中出、中进高出、高进优出”的育人目标,成功的探索出“福彩致明班”、“福彩班”、美术班、平行班等多元化的办班模式,为不同基础和爱好的学生提供了发展、提高的广阔空间,培养出一大批进入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高校深造的专业人才,造就了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行各业的合格建设者,锻造了享誉岛城的教育品牌。
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功能场馆配套,不仅有功能完善教学楼、艺术楼、实验楼、综合楼及图书馆、阅览室、微机室、语音室、演播厅、健身房、多功能厅、体育馆、各类运动场地等,学生教室全部实现多媒体化,建造了教师常态教学的自我诊断录像教室,还有独立的学生宿舍楼和餐厅,学校开通五路学生班车,为学生住校、交通和学习、生活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学校的办学宗旨是“成功学生,成就教师,发展学校”。 团结和谐、崇尚实干的优良传统,基于社会发展需要的先进的育人理念,“师德高尚、敬业爱生、争先创优”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赢得社会高度认可的基础和优势。学校通过“教研导师团”、师资队伍建设“琢璞工程”、名师与中青年教师结队培养等措施,造就了一支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师队伍。学校现有全国模范教师、省市特级教师、省市优秀教师5人,专业拔尖人才2人,市级以上教学能手、优秀教师17人,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37人,有35人获得硕士学位和研究生课程班结业,有5人赴国外进修学习。
学校以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契机,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重点,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打造“高效课堂”,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学校充分发挥名师的带动作用,成立了“特级教师工作室”, 推广“学案导学”,推出骨干教师开放课堂,进行常态化的教学研究,形成了名师和骨干教师带动、学科教师整体参与的浓郁教研风气。学校是“山东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试验基地”,多年实施“大语文观”教学,成绩优异,并在全市高中推广。英语组的“精泛结合整体阅读教学法”和物理组的“模式覆盖教学法”均被评为“青岛市十大优秀教学法”,“十一五”期间,英语、语文、物理、体育等学科承担的七个国家、省和市级重点课题正在研究之中。教研与教学同步、教与学相长,形成了教师素质与教育质量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良性循环。
学校坚持高初中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习惯、方法衔接的研究,依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分阶段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方法的指导和培训。通过建立“班级教育协作体”,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全员负责学生的教育和教学,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求知”、“做人”同步提高和发展。
2020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2019年全国青少年校园网球特色学校
直接与食堂经理联系,将节省中介费1~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