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河口区第一中学迁址成立于1985年(前身始于1958年创建的沾化县第三中学),坐落于黄河三角洲新兴城市河口区驻地,占地120亩,生均占地面积为38.12平方米,是东营市重点高中、省级规范化学校。
1958年4月6日惠民专区下放中学管理权限,战化县委、县政府决定建立沾化县第三中学,校址位于沾化县义和区义和庄东侧,校园占地3.73公顷。8月26日沾化县第三中学(沾化三中)开学,第一届招收初中4个班,208名学生。1958年11月,沾化、利津两县合并,沾化三中改称沾化县第五中学(沾化五中)。
1960年,义和公社划归垦利县,沾化五中改称垦利五中。
1961年9月,义和公社划归沾化县,垦利五中复称沾化三中。
1972年,初中部分离,学校开始只招收高中班。
1977年,12月13~14日根据国务院指示,高校招生停止推荐选拔,恢复中断11年的高校统考招生制度,沾化三中往届和应届毕业生300多人参加高考,30多人考入大中专学校。
1978年暑假起,学校初中学制由二年制改为三年制。
1983年10月, 沾化三中随义和公社划归河口区,并更名为义和高中。
1985年3月20日东营市人民政府批复河口区“关于成立河口高中的申请报告”,同意河口区建立高中学校,并定名为河口区第一中学(简称河口一中),原义和高中改为农技中学。
1990年8月11日学校招收初中班,翌年,实验小学初中部并入河口一中,河口一中成为完全中学。
2003年,河口一中被山东省高校工委、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教育工会评为“山东省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
2006年5月,学校投资100余万元,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教室、宿舍内全部安装空调。
办学条件
截至2005年,学校占地81855平方米,省级规范化学校、东营市重点高中。学校现有教学班41个,在校生2481人。
截至2005年,学校有多媒体教室46个,实现“班班通”。区政府和学校先后投资5千余万元,建起了教学楼、办公楼、综合实验楼、学生公寓、教师宿舍楼,并建有塑胶操场、体育看台、多功能报告厅及学生洗浴中心、校内超市等基础设施,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校园地面全部绿化、硬化。教师办公电脑人手一机,共210台。
截至2005年,学校有在职教职工203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高级教师37人,中级教师48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省优秀教师2人,省特级教师1人,市级教学能手24人,市、区优秀教师32人。
学校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办学理念;贯彻落实“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育人目标;坚持“用一流管理,建一流师资,创一流环境,育一流人才,办一流学校”的原则,与时俱进,精心筹划,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从常规入手,追求精致卓越,积极建设“规范一中、人文一中、青春一中”,倾力打造“齐鲁名校”,努力创建“书香校园”,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内涵进一步提升。
近几年,学校先后荣获山东省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卫生先进单位、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省级定点联系学校、山东省十大影视文化教育基地、山东省高中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国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重点课题实验校、和谐中国·首届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百佳创新学校、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理事学校,是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理事单位。
2020年6月17日,获得2020年度“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称号。
2021年1月,入选“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名单”。
2021年9月,被评选为2021年度“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
直接与食堂经理联系,将节省中介费1~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