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湟川中学位于西宁市海湖新区,是一所全日制省级标准化寄宿制高级中学,青海省、西宁市重点高中。
青海湟川中学现有45个教学班,教职工204名,其中获市级及以上优秀人才荣誉称号32名
青海湟川中学始建于1938年,最早为“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湟川中学”。20世纪初,英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作为中国教育基金,成立“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由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拨款,配备师资和图书设备,地方当局购地置材,建立“管理庚款董事会湟川中学”,简称湟川中学,由原北京大学教授王文俊博士任校长。1943年,学校移交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改名“国立湟川中学”直至新中国建立。建国之后又先后改为“青海省西宁第一中学”、“青海省实验中学”、“西宁市第二中学”。1984年,正式复名为“青海湟川中学”。
2002年,西宁市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扩大名校效应,将位于苏家河湾的原青海省电力学校整体移交给青海湟川中学,成立“青海湟川中学海湖路分校”。
2005年正式命名为“青海湟川中学”,而原南川西路的湟川中学则更名为“青海湟川中学第一分校”,加上位于刘家寨2003年新建的“青海湟川中学第二分校”,共同形成了“青海湟川中学办学集团”。
2007年西宁市政府决定,在海湖新区征地150亩,投资3亿元建设一座全新的青海湟川中学。2011年6月学校整体搬迁至新校址。校园建筑大气和谐,疏朗有致,亭阁相望,玉兰花香,拥有一流的教育教学设施,是一座市属省级标准化寄宿制高级中学。
2014年末,西宁市教育局将青海湟川中学第一分校和第二分校更名为西宁市第二中学和西宁市海湖中学,仅保留青海湟川中学本部。
自上世纪建校之初,青海湟川中学就以注重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造就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办学宗旨,被誉为“高原人才的摇篮”。据史料记载:1941年至1947年六年间,湟川中学初中毕业生188人,升入高中的有170人,占90%,高中毕业生113人,考入各地大学深造的有104人,占92%。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谓盛极一时,很快使湟川中学声名鹊起,也形成了湟川中学办学的历史传统。新中国成立以后,青海湟川中学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也有口皆碑,为祖国建设、西部开发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特别是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青海湟川中学务实谋发展,质量求先进,结合新的形势发展要求,把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校始终秉承“科学求真、人文求善、体艺求美”的办学理念,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激励下,形成了“严谨、求实、文明、创新”的校风。青海湟川中学务实谋发展,质量求先进,结合新的形势发展要求,把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为社会培养输送了一批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已成为一所青海名校,在西北乃至全国都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湟川中学肇建于一九三八年,名为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湟川中学,后改属教育部,为国立湟川中学,其间几易其名,迨至一九八四年,复名青海湟川中学。学校初创之时,国难当头,先贤以自强不息勖勉师生,遂成校训。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今湟川新校甫成,更当传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精神,以真、善、美滋养心田,让天、地、人蕴存胸中,继往业,开来学,延历史名校荣光于后昆,再造辉煌。
2023年4月10日,西宁市第一个学校红十字会青海湟川中学红十字会成立
学校现有教职工182人,专职教师175人,高级教师52名,一级教师56名,二级教师55名,三级教师12名。教师中有获全国及省、部级劳动模范称号的教师5名,青海省特级教师2名,青海省教学能手3名,西宁市名师1名,西宁市中学学科带头人12名,西宁市骨干教师9名。
常规实验室(化学实验室截至2018年5月多次进行高一、高二年级实验。)、数字实验室(数字实验室正在装配,现已投入使用。)、生物实验室(生物实验室按教学计划主要安排高一年级进行实验)(因为实验主要集中在高中生物必修1)、生态馆(生态馆已接待了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全体学生参观。)、录播教室(精品录播教室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设备状态良好,教学效果明显。)、校园电视台: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发展意识,学校成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电视台。目的在于积极促进发展学校教育、开阔学习视野,注重思想性、时代性,特别是加强同学们的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普及教育,弘扬先进文化,批评陋习和不文明现象,在全校形成崇尚高尚人格、追求高雅情趣的氛围,培养讲文明、守道德的公民意识,为广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校园媒体平台。2011年9月,青海湟川校园电视台正式开始运行,校园电视台主要由演播室、录制编辑系统组成。
多功能报告厅是学校举行大型内、外部会议的场所。自投入使用以来,举行大型会议、各类讲座、社团活动等多次。
图书馆有常规图书馆、电子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组成,有纸质图书6万零159册,50亿汉字的青少年电子图书,电子阅览室2间,有100台计算机和100台云终端。
地理实验室、心理实验室、通用技术科学技术教室、历史实验室。
青海湟川中学中学多方争取资金,在数字校园建设上投资近千万元,其中硬件建设包括:校园千兆网络系统,视频安全监控系统,数字化广播和班班通系统,校园一卡通,精品录播教室,采用云计算方式的电子阅览室,常规和数字实验室,设施一流的校园电视台及信息中心(含5间多媒体学生机房)。软件建设包括: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教学课件资源库,试题资源库和智能出卷系统,电子期刊库和电子图书馆,网上英语学习平台,还有为新课标准备的高中课程管理与评价系统,考试分析系统,网上心理健康辅导系统,理化虚拟实验室等。这些一流软硬件设施,向学生和教师全面开放,使学校管理实现现代化,使学生学习、教师教育教学更有效率,更出成果
科学求真、人文求善、体艺求美;继续发扬“严谨”“求实”“文明”“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追求“真、善、美”,促进新型师生关系和谐全面发展。
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将学校办成硬件现代化、教学高质量、发展有特色的的青海示范性高中。
严谨 求实 文明 创新
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环境教育示范校” “国防教育特色校”“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校园足球布局学校”,省级 “德育先进学校”“绿色学校”,市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直接与食堂经理联系,将节省中介费1~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