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学
砀山二中
2025-07-16 10:202
信息概况
  • 区域:安徽宿州市
  • 地址: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砀郡路与中原路交叉口东南角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2
  • 学校电话
学校详情

安徽省砀山第二中学肇始于教会学校私立晨光中学,1951年由人民政府接管。2013年5月被批准为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学校现有教职工250多人,教学班60个,在校学生3300人。新校区占地面积240亩,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有教学楼、实验楼、图文信息楼、行政办公楼、体育馆、学生宿舍楼、学生餐厅、运动场等设施,可以满足30轨90个班的教育教学需要。


学校荣誉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安徽省五四红旗团委”、“安徽省标准化考试示范校”、“安徽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安徽省电化教育一类达标学校”、“安徽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学校”、“安徽省家长学校先进单位”“安徽省环保节能示范单位”、“宿州市文明学校”、“宿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宿州市师德师风建设先进集体”、“宿州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宿州市园林学校”、“宿州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宿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砀山县十佳单位”等光荣称号,并被砀山县人民政府记“集体三等功”一次。学校特色人才不断涌现,素质教育成绩斐然,受到砀山县人民政府和宿州市教育局嘉奖。学校体育运动队在市、县中学生运动会夺得男团、女团和总团奖牌,成绩优异;学校文艺演出多次参加县大型活动赞誉连连;学校参加爱国主义读书演讲比赛,多次获得市、县大奖,代表安徽省中学生到人民大会堂参加演讲比赛,今年又有一名同学代表宿州市参加安徽省遴选;学生机器人兴趣小组,获得华东赛区一等奖,代表宿州市参加了安徽省学生教育机器人大赛获得殊荣。两位教师获得省级优质课大奖,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比赛,分别获得全国一、二等奖,这是宿州市历史上最好成绩。2019年学校先后被宿州市文明委和安徽省文明委命名为“宿州市文明校园”和“安徽省文明校园”。


办学思想

在办学中,学校坚持“立人先立德,成才先成人”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把生动活泼的各种实践活动和养成教育、缓慢行走教育与价值观的形成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爱他人,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的崇高品质。学校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同时,大力实施科研兴校战略。通过造就一流的师资队伍,技术先进出素质教育的第一品牌。课堂教学,观念新,方法活,效果好,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如鱼得水,心情遨游。连续三年,学校实践疒部考取省市示范高中的人数居全县第一。高考本科上线,三年三大步,三年上了三个台阶;应届生上线曾以90%的增幅列全市重点和示范高中之首,2004年,高考本科上线应届生增幅在该市再次名列前茅,受到县委、县政府,市教委的通电表彰。


硬件设施

为了抢占素质教育的挤占,近三年来,学校共投资2000余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层次。学校先后建设了综合楼、公寓楼、学生餐厅,改建了大门;装备了高档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生物标本室,多媒体语音室,微机室,电子备课室,多媒体合班教育;建成了可容纳600人的学生阅览室和教师阅览室、教师资料室;购置了近二十万册图书和丰富的电子图书;各处室配备了电脑;班级配备了投影仪、电视机、教学专用录放机;餐厅装备了金龙卡售饭系统;宿舍楼装备了IC电话;建成了我市学校唯一的室内体育活动中心;建设了雕塑、喷泉和花架;栽植了花草树木,铺设了草评。办学条件的改善,为学校创建省示范高中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媒体关注

砀山二中的发展吸引了一些媒体的关注。《拂晓报》以《砀山二中以德治促发展》为题,全面报道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成功经验;2002年7月18日《中国教育报》以《迎难而上,纪实工作,以实绩的打造素质教育的第一品牌》为题,报道了学校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胆略与做法;2003年5月17日,《安徽科技报》又以整版篇幅刊专访《凝心聚力绘新图》,表现出对砀山二中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肯定。


发展前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砀山二中的广大师生,志存高远,务实求真,不甘人后,团结拼搏,一个崭新的现代化示范高中正如璀璨的明珠闪耀在砀山大地上!


学校简介

“多元”增活力 “特色”促发展

——安徽省砀山第二中学改革发展掠影

安徽省砀山第二中学是安徽省示范高中,安徽省文明校园。

近年来,学校紧追教育改革发展步伐,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多元教育、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重点突破,全面提升,改善了校园生态,为“三新”改革奠定了基础。

学校以活动“立德”,以责任“树人”。德育网络完整,活动具体,任务刚性。政治素质、社会责任、文化素养、生活习惯、待人接物都是育人的内容;学校领导、学科教师、级部长、班主任、职员,都是育人的主体;学习、运动、就餐、就寝、班会都是育人的时段。

军训,强化国防意识,练意志,练品质;主体活动,培养爱国情怀、担当意识;主题团日、团课活动,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

抓党建带团建,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站位,保彰学校“为谁培养人”的大目标不偏离航向。

学校把学习陶行知、做新时代的“大先生”作为涵养师德、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育品质的重要支撑。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情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追求和“教学做合一”理念,与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要求和新课程改革相通相融。

学校专门建设了“行知文化广场”,布置了“行知文化长廊”,并承办了全国行知文化示范区建设研讨会。

习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砀山二中正是依照这个标准,打造负责任、有担当、爱学生、乐奉献的优秀教师队伍。

砀山二中是省级传统体育项目学校,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学校体育活动项目多,水平高,普及度高,竞赛成绩突出。足球赛、篮球赛、韵律操、军体拳、五禽戏、运动会,各项活动蓬蓬勃勃,吸引了正值青春期的莘莘学子。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素养决定着国家的文明程度。面对办学中普遍存在的“美育”虚化问题,学校从补齐“短板”入手,从“软”“硬”两个方面发力,“内”“外”兼修,艺术教育多姿多彩,精彩纷呈。

学校精心打造艺术文化广场:“紫轩”飞檐,“红山”矗立,“丹峰”叠翠,“墨池”沉璧,“兰亭”雅致,“青云”欲飞;“德馨亭”古意盎然,“陶然亭”意味深长;校园明星大道,更是为学生高擎起成长的路标。

为抓好特色教育,学校专门建设了艺术馆,占地2600多平方米,拥有10个“工作室”,涵盖了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播音、主持、印染、陶艺等多个门类;同时,还引入了国家级非遗“四平调”以及地方特色文化“唢呐”“武术”等进校园。

每周三下午,是社团活动时间。音乐厅琴声悠悠,练功房舞姿曼妙,美术厅丹青吐翠,书法室墨色飞舞。

印染工作室,靛蓝氤氲成迷人的画意;陶瓷工作室,炉火将创意定格成永恒;戏曲工作室学员表演,唱念做打,不输专业。

学校艺术教育影响了学生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温润了人的心灵,激励了人的精神。多元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制度保证;以美育为突破撬动发展短板,带动了全局,拓宽了学校育人路径,一大批全面发展、特色明显的学生脱颖而出。

新学期开始了,“班主任节”、“家长节”、“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劳动节”陆续开幕,学校办学思路越来越明晰,发展越来越趋向科学、规范、和谐。

在刚刚结束的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第一届梨花大课堂”公开教学活动中,砀山第二中学与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江苏省丰县中学六个学科的十八位老师携手,为来自省内外的500多名教师“同课异构”,聚焦核心素养,聚力高效课堂,上演了“三新”改革背景下不一样的精彩,它是学校致力于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的最好例证。

砀山二中教室的前面是鲜艳的国旗,两侧的标语特别醒目:国际视野,家国情怀——这就是砀山二中的孜孜追求。

用有温度的教育,培养有情怀的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多元教育,特色发展,努力使学生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食堂介绍
第一食堂
第二食堂
第三食堂

食堂介绍:

联系方式

直接与食堂经理联系,将节省中介费1~4万!

食堂地图
扫一扫访问当前网页
关闭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