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第二中学是随州市教育局直属公办高级中学 ,简称随州二中。
随州二中创建于1981年,当时称随州一中,1983年,随县、随州市(当时为县级市)合并后,更名为随州市第二中学,成为市重点高中,市级示范高中,省级文明单位,现已成为省级示范高中。在2006年,经教育局、市编委批准,学校加挂了“随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1986年搬迁至现址,上世纪末经过两次征地扩建占地77788.8平方米。
2005年获得由市教育局颁发的“2004年度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湖北省卫生厅颁发的“食品卫生A级单位等证书”。
随州市第一中学时期
1981年秋,随州市政府、市教育局出资180万元买下了汉丹铁路以东约1公里的国防科委驻随820科研所的全部房产,成立了随州市第一中学。1983年,随县与随州市合并为县级随州市,学校更名为随州市第二中学。当时的随州二中占地约40亩,办学规模不大,教师较少,学生不多。
随州二中时期
建校初期
1986年,随州市制定发展规划,随州二中搬迁到东城八一大队,当时市教委征地约60余亩,建起了一栋教工宿舍,两栋学生宿舍,一栋教学大楼,从随州三中、随州四中等地抽调优秀教师组建了新的随州二中。1987年按每个年级八个班的规模开始招生,1989年随州二中高考上省线达100人。
扩建校园
进入九十年代,学校经过两次征地扩建,占地约120亩,兴建了综合楼、教工住宅楼、科教大楼,又在草店子居委会征地约12亩兴建了三栋教职工住宅楼,平整了学校运动场,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教师队伍
教师也不断增加,有毕业分配而来的大学生,从随州三中、随州四中调来的优秀教师,从各乡镇中学选拔的优秀教师,这支队伍踏实肯干,勤奋学习,善于钻研,乐于奉献,为随州二中的快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教学管理模式
学生人数急剧攀升,班级增加,班额增大,教师的工作量也增大了。学校大力推行“高密度、快节奏、大容量”的课堂教学法,教学质量迅速提高。教学管理逐渐规范,建立了四项指标评价体系,用量化方式管理评价教师。办学效益日渐提高,随州二中的文科升学率位居鄂北地区榜首,90年代末,随州二中文理并重,文科理科科科硕果累累,北大清华校校榜上有名。
升市直属重点高中
2000年,地级随州市成立后,随州二中同时升为地级市直属重点高中。
学校为副处级建制
2001年5月,随州编委以随发[2001]35号文件明确随州二中为副处级建制。
评为安全文明校园
2002年5月,湖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评为安全文明校园。
评为市级示范高中
2003年6月随州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评估确认随州二中为市级示范高中。
评为文明单位
2003年——2004年度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评为文明单位。
评为先进单位
2004年6月湖北省气象局与湖北省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评为先进单位。
评为随州市普通高中示范学校
2004年8月随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评为随州市普通高中示范学校。
立创建省级示范学校为主要工作目标
2004年9月,随州二中正式把创建省级示范学校列为学校主要工作目标,掀起了创建高潮。
加挂外国语高级中学校牌
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与创新,于2006年加挂随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校牌。
成为省级示范学校
2008年6月,学校正式通过湖北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办学水平评估组的综合督导考察,成为湖北省示范学校。
办学规模
学校先后投入2800多万元改造校园,校园占地140亩,建筑面积10万方米。现有教职工258人,6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约5000人,其中城区走读生近2000人。
教学设施
实验室
学校现有理化生实验室10个,保管室和准备室6个,还有一个品种比较丰富的生物标本室。2012年,学校不断加大投入,重新装配了17个标准理化生劳技实验室、1个生物标本室。
多媒体设施
新建了3个多媒体展示厅、2个电子备课室;武装了7个微机室,装机数量达到280台;现有音乐、美术教室各1个,劳技室2个,科技活动室1个,计算机教室2个,电子阅览室3个,多媒体教室3个,学术报告厅1个,优化配置,拓展空间。学校信息技术装备先进,现有计算机467台,电视机52台,投影仪5台,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7月底落实到人)。
图书馆
扩容了图书馆,纸质图书达到10万册,电子图书达到30万册,面向全校师生开放。
校园网
闭路电视教学系统、校园局域网、国际互联网、高校招生卫星接收信息网(随州仅此一家)、流动语音室的开通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了无限的资源。
师资力量
随州市第二中学深厚的文化底蕴铸就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培养造就了一支爱岗敬业、学识渊博、教风严谨的教师队伍。
全校258教职工中,专职教师216人,其中特级教师5人(在职特级教师随州第一),高级教师134人、省级骨干教师7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2人,市级骨干教师30人,硕士研究生8人,35岁至45岁教师占80%。他们中有全国、省、市级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有青年标兵和岗位能手;有全国、省、市教育学会理事长、理事、会员;有省市教研室兼职教研员;有多人参加湖北省八市联考和随州统考命题;有多人参加高考阅卷并担任题组组长;有多人参加省内外高考备考、命题研讨会,并作主题发言。特别是以特级教师邱学知、林斌鹏、杜建功为代表的一批名师倡志实施的“导师制”,培养青年教师活动、教学大比武活动,持续有序地提升着教师业务水平。
短短几年间,15人获得省优质课大奖,90余篇论文见诸报刊,100余篇论文获得教育主管部门奖励,10余种专著陆续出版,特级教师杜建功主持的省级教研课题顺利结题,还有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正在有序研讨。
学校挑选班主任更是优中选优,实行竞争上岗,动态管理,量化考核,造就了一支过硬的班主任队伍。
后勤设施
后勤保障
学校后勤工作的目标是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吃得好、睡得香”。学校先后投入巨资,改造、新建了学生公寓,使之宽敞明亮,设施齐全;建成了全省一 流的学生食堂,该食堂可同时满足5000余人就餐的需要,提供物美价廉的多样化的安全食品,学校食堂先后获得“随州市标准化食堂”、“湖北省食品卫生A级单位”、“随州市食品安全质量诚信企业”。
设施齐全
校内商场、书店、医务室一应俱全,购物就医非常便利;购物消费“一卡通”的配套,大大方便了学生生活;IC电话、国际互联网沟通学校内外联系,方便学生生活。
直接与食堂经理联系,将节省中介费1~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