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NO.1 MIDDLE SCHOOL OF QIQIHAR)简称齐市一中,是齐齐哈尔市唯一一所完全中学,创办于1908年,以其辉煌的办学成就走过了建设发展的100多个春秋。建校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第一中学历任领导班子带领全校教职员工以振兴一中为己任,以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为目标,发奋图强,励精图治,创造了齐齐哈尔教育史上一个又一个辉煌,齐市一中的名字已享誉省内外,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校园占地面积1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3700名,教师248人
1908年(晚清光绪三十四年),创办“黑龙江省中学堂”。
1946年8月3日 ,成立“嫩江省立联合中学校”,学校迁至伪满时期日本的宫前小学校址(即老一中原校址)。
1947年7月20日 ,学校正式更名为“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
2006年,搬迁至齐齐哈尔市南苑开发区新校区。
2009年,齐齐哈尔四十二中合并成为学校初中部,成为齐齐哈尔市唯一一所完全中学
现有在校68个教学班,3700名学生,教师248人,其中特级教师4名,高级教师109人,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65人,师资力量较强。同时开展国际交流,面向韩国木浦大学和北美、荷兰开展留学业务,积极引进齐市北三区唯一“全球雅思培训基地”等。
学校坚持“崇尚科学,体验成功,以生为本,促进发展”的内学思想,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以优化教育环境为基础,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以打造全国一流示范性高中为目标,促进了全校师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使百年名校焕发出勃勃生机,先后荣获了全国绿色学校,全国群众性体育运动先进学校,全国美育先进实验校,省“双全”学校,省教育科技先进单位。
新校舍占地面积1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可容纳60个教学班,3000多学生。校园的整体规划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创建现代化、网络化、园林化、生态化的教学环境为目标,努力适应2007年新课改,充分满足全体学生学习、成长的需要。
注重传帮带,治学严谨、师风淳朴,有一批德才兼备的好教师,在国家及省市级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均获佳绩。
学校有一座实验楼,一座信息搂,一座综合楼,一座报告厅,并且有国内领先的实验室,通用课程教室,天文台等先进教育教学设备供师生使用,学校分别设置图书馆和阅览室,均位于图书楼内,学校有一座宿舍楼,宿舍楼中央有一大型自习室,学校的每个年级各有一座教学楼,每层教学楼都有电话方便学生与家长沟通,教学楼每层还设有阶梯教室,机动教室等供全校师生使用,该校还设有人文书院,为学生社团活动提供支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校还设有扩展训练场,还有一座体育馆,馆内设有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场地,室外有400米标准环形塑胶跑道、草坪运动场及数十个篮球场地,可供学生健身、训练及比赛使用。为该校运动员的平时训练提供优质的条件,学校餐厅菜式丰富,种类齐全,每天的菜谱都不同,学校特别注重餐厅食品的安全,营养和卫生,获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学校每年冬天会为学生浇建冰场,并鼓励师生参与冰上活动,学校参与了我国的GLOBE计划,是我国“有益于环境的全球性学习与观察计划GLOBE学校”之一。
2000年学校实现了百兆光缆接入贯通全校各教室和各部门的校园网络,还为全校47个班配备了多媒体电脑,大屏幕投影仪和实物展台。2003年又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电脑笔记本。学校坚持生态与环境教育,发展绿色课程,提升绿色理念。
历代一中人都始终坚持人文办校,把学生和教师的成长放在第一位,把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的职业幸福作为办学目标。
走过了百年的光辉历程的一中,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 “以生为本,体验成功,崇尚科学,促进发展”的办学思想,本着“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让每一个学生都成长”的育人原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营造和谐育人环境,全体教师把“教学管理高质量,教育管理高层次,科研管理高水准,文化管理高品位,政务管理高效益”作为共同价值追求,全力打造“市内一流、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的办学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示范性高中,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学校的教学质量一直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培养了大批学科尖子生。全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一中学子多次摘取全省理科桂冠。近几年来,学生在各类奥林匹克竞赛中,省级获奖的就有上百人。1998年,高三学生刘铭钊在第30届国际奥林匹克化学竞赛中,以总分第一的成绩争得金牌。为一中争了光,为黑龙江争了光,更为祖国争了光。该校金华同学曾被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首届中国正泰品学奖特别奖。
美术、音乐能人辈出。培养出大批的国家级运动员,获得了“全国体育红旗学校”殊荣。该校男排在省中学生排球锦标赛中获得冠军,这是该校男排的七连冠。‘
由于学校占地面积限制了学生发展的空间,省教育厅、市委、市政府决定重建一中,2006年一所全国一流的学校在南苑开发区拔地而起。
1980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首批重点中学,2000年学校又被定为黑龙江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先进单位,全省第一所GLOBE学校,全国现代化教育技术先进学校,全国高中数学教材改革先进集体,全国传统美德教育先进学校,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省德育先进学校,省课改先进学校,省科研先进学校。1998年该校被联合国正式命名为GLOBE学校,经过几年的探索活动,学校形成了以课堂渗透为主,以课外活动为辅,发挥环境教育隐性作用的育人功能特色,形成了充满绿色文明的校园文化。
2025年5月,被授予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多年来,学校牢牢抓住教学质量这条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确保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在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中,初步完成了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形成了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民主化管理、市场化用人、多元化分配、制度化保障、社会化发展的管理格局和用人机制。使全校教师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人思进取,谋发展,促提高,一支出类拔萃、教有名气的名牌教师群体已形成。
探索新课程改革,开创教学新局面。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近几年来,学校在新教材研究、教学模式的构建、新课程的开发、教学评价的更新等方面,都在积极的研究探索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该校自1998年以来,积极探索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使教学成绩显著提高,其经验已在全市推广。
制定的主体性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改革,曾多次面向省市做教学汇报课,受到专家和同行的好评。该校建立了以“网络系统评价平台”为依托的反思式教师评价体系,通过评价,调动了教师寻求发展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提高。通过师生诚实的评价,也提升了他们的精神境界。
2021年10月,入选黑龙江省2021年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公示名单。
学校领导班子把“永远追求职工生活的高品味、永远追求学生发展的高素质、永远追求教育的高质量”做为座右铭,学校上下牢固树立“领导为教职工服务、行政为教学一线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观念。抓住机遇,科学筹划,负重奋进,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乘势而上,以奋发向上的干劲开拓进取,永铸辉煌。
直接与食堂经理联系,将节省中介费1~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