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第四中学(Nanning NO.4 Middle School),简称“南宁四中”,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是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校、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一级学校、广西壮族自治区范性普通高中、广西基础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实验校、广西壮族自治区级乒乓球项目体育传统学校、南宁市首批教育品牌创建学校。 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34年的“南宁私立尚实初级商业职业学校”。1946年,更名为“南宁私立尚实中学”。1949年12月,学校成为公办学校。1952年,更名为“南宁市第二中学”。1954年,更名为“南宁市第一初级中学”。1956年8月,更名为“南宁市第四中学”。2018年9月,正式启用五象凤凰校区。
截至2022年7月,学校建筑面积10298平方米,图书室藏书10万册;有五象凤凰校区(高中部)、五象凤凰校区(初中部)、民主校区(初中部)三个独立的校区;五象凤凰校区规划用地约205亩,高中部办学规模为42个班,初中部办学规模为30个班;有在职教职工357人
1934年,学校创办,原名“南宁私立尚实初级商业职业学校”。
1936年2月,改办初中,名为“南宁私立尚实初级中学”。
1946年,改为完全中学,更名为“南宁私立尚实中学”。
1949年12月,南宁解放,学校由南宁市人民政府接管成为公办学校,是南宁市教育局直属完全中学。 [3]
1950年,南宁市人民市政府将“南宁私立尚实中学”更名为“南宁市第二中学”。
1951年3月,南宁市人民政府将西江学院附中并入南宁市第二中学。
1952年,南宁市人民政府又将南宁市第二中学高中部并入南宁市一中,初中部迁至原华侨中学旧址(即现南宁市民主路37号校址),名仍为“南宁市第二中学”。
1954年,更名为“南宁市第一初级中学”。
1956年8月,改为完全中学,更名为“南宁市第四中学”;同年南宁四中“耕耘文学社”创建。
2001年,学校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乒乓球项目体育传统学校。
2003年,学校被评为广西普通高中一级学校。
2004年,学校获批“南宁市首批教育品牌创建学校”。
2014年3月,南宁文学院(《红豆》杂志社)对口帮扶南宁市第四中学,南宁文学院(《红豆》杂志社)与南宁四中签订《关于创建特色校园文化品牌的帮扶协议书》,为“文学新苗培育基地”揭牌,共同在南宁四中图书馆和耕耘文学社开设“南宁作家作品图书专柜”,所有图书均由南宁文学院(《红豆》杂志社)征集和捐赠,学校依托南宁文学院(《红豆》杂志社)的专业平台,整合南宁四中的教育资源,加快南宁四中耕耘文学社的建设,从而促进南宁市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打造南宁文化新品牌。
2016年,学校耕耘文学社开始与《红豆》杂志社合作,举办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同年,获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立项建设市级储备学校;同年4月,学校成为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
2018年9月,五象凤凰校区正式启用;12月21日,学校开展了建校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南宁市第四中学校史馆正式揭牌。
2019年6月,学校正式获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立项建设学校。
2021年1月,学校通过广西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评估,获评“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同年7月,学校成为第一批广西基础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实验校。
2022年6月,学校的数学、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5个学科成为南宁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学科基地
截至2022年7月,学校有标准400m天然草运动场、300m人工草运动场、室内球馆和室外运动场;室内球馆有1个篮球场、2个排球场及4个羽毛球场;室外运动场有跳远、跳高及铅球等场地,还有10个篮球场、6个排球场、1个灯光网球场及 9个羽毛球场,即将建设室内恒温游泳馆和羽毛球馆;教学区配备有图书馆、阅览室、计算机室、录播教室、移动教室、数理化数字实验室、通用技术教室、心理咨询室、校园电视台、音乐室、美术室等各种现代化的功能室及教育教学装备,新校区所有教室均配有全市最先进的智能一体机;所有教室、宿舍以及食堂均配备空调
截至2022年7月,学校的建筑面积为10298平方米,有图书室藏书10万册;有三个独立的校区。
独立校区:五象凤凰校区(高中部)、五象凤凰校区(初中部)、民主校区(初中部)
截至2022年7月,南宁四中在职教职工总数为357人,教师当中有市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等100多人,更有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坛明星为领军人物
2020年,学校学生在南宁市青少年无线电测向、定向竞赛活动中,1名同学获百拼电子世界电路拼装初中组第二名,1名同学获百拼电子世界电路拼装初中组第五名,1名同学获百拼电子世界电路拼装初中组第六名,1名同学获百拼电子世界电路拼装初中组第七名,1名同学获短距离定向初中女子组第三名,1名同学获短距离定向初中女子组第四名,1名同学获短距离定向初中女子组第六名,1名同学获短距离定向初中男子组第三名,1名同学获无线电测向初中女子组第八名。
2021年,学校学生在南宁市航天航模竞赛活动中,获得一等奖6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的“感党恩 跟党走 共话民族团结进步”征文活动中,获得一等奖2名,三等奖1名; 在南宁市中小学校园花样跳绳比赛中,女子组在4x45秒交互绳单摇接力中获第一名,在30秒双摇跳中获第二名,在4x30秒单摇接力中获第三名,在30秒交互绳速度跳中获第四名,在30秒单摇跳中获第六名,男子组在个人绳花样自选初级中获第二名,在4x45秒交互绳单摇接力中获第二名,在30秒交互绳速度跳中获第三名,在4x30秒单摇接力中获第三名,在30秒单摇跳中获第五名,混合组在30秒交互绳速度跳中获第二名;在南宁市中小学“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中,获一等奖1名,三等奖2名。
2022年,学校学生在南宁市青少年健身操舞、啦啦操比赛中,学校啦啦操队获特等奖。
截至2022年7月,近年教师在教学竞赛中获全国奖55人次、区级奖121人次、市级奖227人次。
2012年—2022年,学校教师在各级各类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比赛中,获得市级奖励有126人次,自治区级奖励66人次,国家级奖励41人次。
2021年,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的“基础教育精品课”征集活动中,学校有2名老师的课例获区级精品课;在南宁市中小学“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中,获得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
2022年,学校教师在南宁市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2名,三等奖4名
2019年,获2018——2021年南宁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2000—2020年,学校连续21年获得南宁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班工作优秀奖。
2020年—2021年,学校连续2年获得南宁市毕业班工作“卓越学校”。
2020年,学校获得南宁市普通高中常规管理优秀学校等称号。
2022年4月,学校获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共迎未来”姊妹校牌匾;同年7月,在2022年度广西教育信息化优秀案例(基础教育)评审工作中,学校的案例《基于大数据监测实施精准教学的实践研究》被评为自治区级优秀学校案例
直接与食堂经理联系,将节省中介费1~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