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族大学(INNER MONGOLIA MINZU UNIVERSITY)位于内蒙古东部通辽市,是一所综合型民族大学,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支持高校,入选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系欧亚-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
学校始建于1958年,2000年由原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内蒙古蒙医学院、哲里木畜牧学院合并组建而成。2006年,学校被确立为自治区重点大学,2009年,国家民委与内蒙古自治区签署协议共建学校。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霍林河、西拉木伦2个校区,占地面积3598亩,校舍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7.61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27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81.8万册;设有27个教学单位、7个教辅单位和1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开设本科专业72个;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8个;有教职工1873人,其中专任教师1182人;全日制在校生24982人,其中普通本科生、专科生22051人,硕士研究生2896人,博士研究生35人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哲里木畜牧学院
1958年,哲里木盟农业合作化学校创建。
1978年,哲里木盟农牧农机学校升格为哲里木畜牧学院。
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
1958年,通辽师范专科学校创建。
1965年,通辽师范专科学校升格通辽师范学院。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止招生。
1972年5月,学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
1980年,通辽师范学院更名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
1998年7月,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内蒙古蒙医学院
1958年,哲里木盟卫生学校创建
1978年底,教育部决定在哲里木盟卫生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哲里木盟医学院。
1979年,吉林省教育局将哲里木盟医学院改称为哲里木医学院。
1980年,内蒙古民族医学院筹备组从呼市迁到通辽,与哲里木医学院合并,成立内蒙古民族医学院。
1987年,内蒙古民族医学院改建为内蒙古蒙医学院。
合并升格
2000年6月,由原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内蒙古蒙医学院、哲里木畜牧学院三所本科院校合并组建成内蒙古民族大学。
2006年,学校被确立为自治区重点大学,被批准为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奖学金蒙古国留学生培养院校。
2009年,国家民委与内蒙古自治区签署协议共建,学校成为内蒙古第二所中央与地方共建院校。
2013年9月,学校被批准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培养院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2015年5月,学校入选首批国家“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蒙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获得批准。
2016年5月,内蒙古民族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
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2024年1月19日,内蒙古民族大学草业学院成立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设有27个教学单位、7个教辅单位和1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开设本科专业72个,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教职工1873人,其中专任教师1182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7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33人。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荣誉称号8人;有全国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2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65人次,其中院士5名、社科院学部委员3名、“长江学者”3名、国家杰青1名;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8个。 [68]截至2023年9月,学校有省部级重点和重点培育学科16个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专业1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4个,品牌专业18个;国家级一流课程9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40门,自治区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自治区课程思政示范课2门;教育部“四新”项目9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自治区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自治区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训基地1个。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9月,学校获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53项,国家民委民族院校教学成果奖12项
科研机构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有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科研平台30个,其中,国家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2个。有省部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平台21个,其中,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国家民委研究基地3个,国家体育总局研究基地1个。有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15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9月,“十三五”以来,学校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37项。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2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5项、重点项目3项。获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类奖励2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7项,自治区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获人文社科类奖励93项,其中,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2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65项,国家民委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优秀奖1项。获发明专利授权150项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9月,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有馆藏纸质图书181.8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