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China Fire and Rescue Institute)是按照党中央跨军地改革部署,以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种学院为基础组建,是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院—部系”两级管理,应急管理部直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南雁路4号。 

学院前身为1978年9月成立的黑龙江省森林警察总队教导队。2000年5月,由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森林警察学校合并组建武警森林指挥学校。2003年6月迁京办学。2004年9月开办本科教育。2006年9月,由武警黄金技术学校、武警森林指挥学校和武警水电技术学校合并组建武警警种指挥学校。2011年8月,更名为武警警种学院。2018年9月,按照党中央、中央军委跨军地改革部署,转隶应急管理部。同年中国消防救援学院挂牌成立。2020年,学院基础部应急救援教研室被评选为第五届全国119消防评选先进集体。2023年,中国消防救援学院6个党支部被命名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强”党支部。 

截至2023年12月,校园占地面积1100余亩。学校建有48间基础和专业实验室。学校设有8个教学单位,8个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308人,外聘教师28人,折合教师总数为322人,全日制在校生5159人。学院有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9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6部,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80余项,列入北京市新增硕士学位授予规划建设单位。获批多省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开办资格,承办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网络学院。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学院前身为1978年9月成立的黑龙江省森林警察总队教导队。历经武警森林警察学校、武警森林学校、武警森林指挥学校、武警警种指挥学院、武警警种学院五个发展时期。 

2000年5月,由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森林警察学校合并组建武警森林指挥学校。

2003年6月,迁京办学。

2004年9月,开办本科教育。

2006年9月,由武警黄金技术学校、武警森林指挥学校和武警水电技术学校合并组建武警警种指挥学校。

2011年8月,更名为武警警种学院,由原来的武警森林指挥部领导管理转隶为武警总部统一领导,承担武警黄金、森林、水电、交通分队指挥专业培训任务。

2018年9月,按照党中央、中央军委跨军地改革部署,转隶应急管理部。同年12月29日,中国消防救援学院挂牌成立。 

2020年,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基础部应急救援教研室被评选为第五届全国119消防评选先进集体。 

2023年,中国消防救援学院6个党支部被命名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强”党支部。 

2024年7月8日,中国消防救援学院新疆校外教学点挂牌成立。 

2025年3月,中国消防救援学院红十字会成立。 

2025年4月,中国消防救援学院与山东英特力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暨资金捐赠协议。

-蓬勃发展-

内容。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据学院官网显示,截至2024年5月,学校设有8个教学单位,学院以依托法学、工学2大学科门类和政策支持及内外资源,开设有消防指挥、消防工程、火灾勘查、航空航天工程、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抢险救援指挥与技术、思想政治教育、消防政治工作8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据学院官网显示,截至2024年5月,学院有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9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教案)6部。列入北京市新增硕士学位授予规划建设单位,获批北京、黑龙江、云南等省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开办资格,承办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网络学院。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学院有专任教师308人,外聘教师28人,折合教师总数为322人。聘请于全、曹湘洪、闪淳昌、曲国胜等国内应急管理领域知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院现有20余名教师担任国家森防指、全国消防标委会、北京市应急专家库、消防救援局科技评审委员会专家,2人荣获北京市“科技新星”。现有北京市优秀本科育人团队1个,北京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3个,北京高校教学名师3名,北京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名师3名,北京市优秀教师1名。

-教学建设-

  • 基础设施

据学院官网显示,截至2024年5月,学院建有专修教室、智慧直播录播教室、学术报告厅等多媒体教室90余间,现有物理、化学、消防燃烧学、林火基础理论等48间基础和专业实验室,消防体能、消防技能等基础训练场12个,消防救援技战术、森林灭火技战术和无人机综合测试等综合实训场3个。

  • 质量工程

据学院官网显示,截至2024年5月,学院建有应急管理部森林草原防灭火研究中心,森林草原火灾风险防控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工业与公共建筑火灾防控技术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无人机应急救援技术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创建中),与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共建的应急与防灾研究中心、应急救援应用技术研究中心,与北京市文物局共建的文物安全研究院。牵头或作为主要参与单位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课题)80余项,参与研究的翼龙Ⅱ长航时大型无人机应急通信系统等成果在应急救援实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合作交流-

据学院官网显示,截至2024年5月,学院先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及白俄罗斯民防大学,上海消防研究所、天津消防研究所共同开展科研攻关。2023年10月29日上午,中国消防救援学院政治工作系教学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龙岩支队古田消防救援站举行,标志着龙岩市消防救援支队与中国消防救援学院政治工作系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研协作、党建联创共建等方面合作机制正式建立。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森林草原防灭火研究中心是中国消防救援学院聚焦解决森林草原防灭火领域重大问题而建设的科研实体单位,是应急管理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森林草原防灭火领域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研发、培养优秀科研和教学人才、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森林草原防灭火研究中心实行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下设有1个综合办公室和5个研究室,建有“森林草原火灾风险防控”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成果-

据学院官网显示,截至2024年5月,申请国家专利40余项,学院陆续参与国家《森林草原防火条例》《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工作机制》等制度法规编写;参加国务院四川林火专项整治督导和山西榆社、四川冕宁森林火灾扑救辅助决策;组建无人机实战测试分队,多次赴四川、云南、江西、新疆等地,开展无人机集群灭火实战、空地协同预警、火场航测勘察等测试工作,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科技助力。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据学院官网显示,截至 2023年9月30日,学院拥有纸质图书25.1262万册、数据库25个,包含各类子库37 个,电子图书1228045册、电子期刊218382册、学位论文3748623篇、音视频39920小时;2022年度共投入纸质资源建设经费 186.84 万元,增加纸质图书54567册,折合在校生数5256.8人,生均年进书量为10.38册,满足年进书量达生均3册的要求。2022年度,全年借阅量为50974册/次,电子资源总访问量共计768.1139万人次,共下载电子文献29.9537万篇。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