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首钢工学院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首钢工学院(首钢技师学院)(Shoug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位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领导管理、首钢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 

学院成立于1978年,前身为北京钢铁学院分院;199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首钢工学院1999年以前,学院以培养本科生为主,主要面向首钢分配。1999年以后,学院确立了培养有鲜明特色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开始举办高等职业教育。2016年,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学院挂牌“北京市安全生产管理学院”,同年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学院挂牌“北京市安全生产管理学院”。2019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定学院为“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2024年6月,首钢工学院恢复本科招生。 

截至2025年4月,学校占地面积16.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32万平方米,实验实训基地建筑面积3.24万平方米,配套设备7000余台套,实训间132个;图书馆纸质图书33万余万册,电子图书13万余册;学院下设8个教学单位,开设6个本科专业,20个高职专业;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74人;截至2024年8月,有全日制在校生2498人。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建校初期

1978年底,北京钢铁学院第一分院、北京钢铁学院第二分院建立。北京钢铁学院一分院由北京钢铁学院与北京市冶金局合办,分院未挂牌,首届招收400余人。北京钢铁学院二分院由北京钢铁学院和首都钢铁公司合办,首都钢铁公司主管,在北京冶金机电学院院内办学,首届招收200余人。

1979年,北京钢铁学院一分院与北京钢铁学院第二分院招生人数较少,两个分院共招生80余人。

1982年,分院的首届学生面临毕业,北京钢铁学院于11月15日召开党委常委会,决定钢铁学院一分院与北京钢铁学院第二分院的学位证书由北京钢铁学院授予。12月,北京市发文调整大学分校,钢铁学院一分院、钢铁学院二分院不在拟保留的13所大学分校之列。按照文件精神,原则上在现有学生毕业后停办,或主管部门认为确实还需要办的,在报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后,改为由主管部门自办。 

调整合并

1983年4月,依据(83)高教字第026号和市高教计字(83)第051号文件精神,钢铁学院一分院与钢铁学院第二分院合并为北京钢铁学院分院。合并后,北京钢铁学院分院由首都钢铁公司自办和管理。同年,北京钢铁学院分院在原北京钢铁学院第二分院附近的石景山区西黄村开始基建,建设新校舍。

1985年,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北京钢铁学院分院对办学体制、专业设置和办学规模进一步调整,对外仍沿用分院校名,对内称首钢大学。

1986年,石景山区西黄村新校舍一期工程完成。北京钢铁学院分院迁入西黄村办学。分院对内称首钢大学,对外仍称北京钢铁学院分院。

1992年9月11日,北京市政府在关于市属高校布局调整方案中指出,北京钢铁学院分院暂时挂靠北京联合大学。 

更名发展

1994年,按照国家教委教计文件,北京钢铁学院分院更名为首钢工学院。 

1999年以前,学院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具有机械设计与制造、钢铁冶金、金属压力加工、工业自动化、建筑工程和工业贸易六个专业的学士学位授予资质,主要面向首钢分配。 

1999年以后,学院确立了培养有鲜明特色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开始举办高等职业教育。之后,位于学院西北角的北京钢铁学校并入首钢工学院,学院办学面积扩大。 

2016年,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学院挂牌“北京市安全生产管理学院”。 

2019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定学院为“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同年,学校成为教育部应急与安全产教融合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2024年6月,首钢工学院恢复本科招生。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8个二级学院,开设6个本科专业和20个高职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196人,专任教师174人,其中“双师型”教师比例为81.2%,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比例为39.66%。据2025年1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教师获“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荣誉称号2人,获“北京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4人。 

-师资力量-

  •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有北京市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建设项目1个、北京市特色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个,实验实训基地建筑面积3.24万平方米,配套设备7000余台套,实训间132个。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建有校政企共建实训基地1个。 

  •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4月,2014至2018年,学校获北京市高等院校综合教学成果奖6项、中钢协微课比赛奖5项,获北京市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奖项15个。在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等竞赛中,学校获得全国一等奖8个、全国二等奖20个、北京市一等奖10个;学校护理与学前教育学院先后出版教材、著作20余部;2024年,学校开发人社部职业和技能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有北京市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建设项目1个、北京市特色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个,实验实训基地建筑面积3.24万平方米,配套设备7000余台套,实训间132个。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建有校政企共建实训基地1个。 

  •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4月,2014至2018年,学校获北京市高等院校综合教学成果奖6项、中钢协微课比赛奖5项,获北京市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奖项15个。在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等竞赛中,学校获得全国一等奖8个、全国二等奖20个、北京市一等奖10个;学校护理与学前教育学院先后出版教材、著作20余部;2024年,学校开发人社部职业和技能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

  • 学生成绩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学生在2024年北京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5项;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银奖1项、铜奖4项;在2024年北京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二等奖4项,《上甘岭之战》三维角色动画制作项目获三等奖。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先后与7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走访企业107家。护理专业与首钢医院签订校企协议,开展定向培养;计算机媒体与艺术学院与新大陆公司开展现场工程师订单班培养,通过遴选,确定28名学生进入该班学习。学校与企业成立校企联合培养管理和教学团队,与企业共同开发基于实际工作的学习任务,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共同实施教学。

科研成果

-研究成果-

2025年2月,学校承担的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提质培优行动计划项目“深化新首钢融通式校企合作,培育新时代创新型旅游人才”已通过验收结项。截至2025年4月,学校工程学院承担市级教科研课题13个、出版教材8本、申报专利8个、发表核心论文16篇。护理与学前教育学院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5年4月,学校图书馆藏书33万册,电子图书13万余册。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