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科技职业大学(Hainan Vocation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坐落于海南省海口市,是海南省教育厅主管的民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入选全国首批职业本科试点改革院校、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示范校、教育部规建中心“产教融合应用型课程改革实验学校”、海南省高水平职业院校。
学校创办于2008年;2018年12月升格为全日制本科高等院校;2019年5月更名为海南科技职业大学。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江东校区和云龙校区,占地面积2103.9亩,建筑面积60.8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94亿元;设有二级院部18个,开办本科专业26个、专科专业50个;有专任教师1415人,在校生26776人;馆藏纸质图书246.04万册,电子图书183万册。
历史沿革
2008年,海南科技职业学院在中央美术学院海口校区基础上扩建而成。
2018年9月,智慧教室正式启用;12月18日,学校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2019年5月,学校更名为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同年10月,学校入选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12月,学校通过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评审。
2020年4月,入选首批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名单
2021年7月,通过海南省第一批高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达标校验收;同年10月,被授予“海南省先进社会组织”称号。
2022年1月,被评为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同年4月,获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同月,入选海南省高水平职业院校;10月,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获批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航运发展与物权数字化重点实验室成立;12月,获批海南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2023年4月,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获批立项建设海南航运产业学院。
2024年4月,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和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建海南省文旅融合产品设计和产业发展研究基地授牌成立。2024年11月,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召开第六届中国自贸智库论坛暨海南省旅琼哲学社会科学家联合会成立大会。
2025年3月26日,海南省老年病医院与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举行产教融合实践基地签约揭牌仪式。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设有二级院部18个,开办本科专业26个、专科专业50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省级特色重点学科3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415人,兼任教师5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36人,占比30.81%,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886人,占比62.61%,“双师型”教师712人,占比50.32%;教师入选全国首批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典型案例、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培养计划等,获得“南海工匠”“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海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海南青年五四奖章”“海南省优秀教师”“海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海南省高层次人才”等称号。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骨干专业2个、全国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1个、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07项、省级骨干专业2个、省级高职校企合作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2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8门;建有校内实训实验室293个(383间),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71个;共建设了750门职业本科产教融合型课程,其中获批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MOOC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共享课程8门。
-合作交流-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技术与教育TAFE西南悉尼学院(TAFENSW)、堪培拉大学、英国爱德华健康管理研究中心、美国国际教育协会、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韩国大真大学、韩国新罗大学、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加拿大卡莫森学院等国际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海南汉地阳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海南呀诺达圆融旅业股份有限公司、东方傲立石化有限公司、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海医第二附属医院、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等271家海南省内外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6月,学校有省级技术研究中心(筹)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筹)1个、省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1个、石油化工产品检测中心1个,有海南省特种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等3个中央财政支持的石油化工技术专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研究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信息工程学院彭金莲教授主持的联合国计划开发署(UNDP)-全球环境基金(GEF)“海南农业生物多样性参与式原生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项目”成果通过验收;2023年获批省委首届“南海新星”人才项目立项3项,省自然基金项目5项,省社科规划项目7项,教育厅科研项目9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5项;近3年来,学校教师主持各级纵向科研课题267项,其中省级课题166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00多篇,其中中国国内外核心期刊收录316篇;出版专著69部,获国家专利授权217项,完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咨询报告20多篇。
-学术资源-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46.04万册,电子图书183万册、中外期刊100余种,图书馆有深图ILAS借阅系统、知网、维普考试平台、超星等学术平台瀑布流电子显示选书预阅屏4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