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Electronic and Technology),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湖南省教育厅主管的具有独立颁发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是国家紧缺高技能型人才培养院校、全国电子科技重点院校。
学校前身是湖南职业专修学院,2007年2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2022年,学校入选湖南省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单位。2024年,学校入选工信部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实施单位。11月,学校通过湖南省教育厅“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试测评估”。
截至2025年4月,学校设5个二级学院,开设32个高职专业,馆藏图书140万册。截至2025年2月,学校有望城和浏阳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387.56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137.7万元;学校有教职工1070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4746人。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前身是湖南职业专修学院。
2007年2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2014年,湖南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批复同意设立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普通话培训测试站。
2021年3月26日,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党性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在湖南党史馆举行揭牌仪式。
2022年,学校入选湖南省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单位。
2023年9月,湖南省教育厅核准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举办者由赵小年变更为“湖南沁园春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办学地址由“长沙市望城区旺旺西路158号(望城校区)”变更为“长沙市浏阳经济开发区金阳大道3050号(浏阳校区)、长沙市望城区旺旺西路158号(望城校区)”。
2024年,学校入选工信部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实施单位。11月,学校通过湖南省教育厅“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试测评估”。
2025年5月9日,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与永州九嶷工业学校“3+3”中高职衔接“预征班”合作办学签约仪式举行,标志着湘南地区职业教育服务国防建设迈入体系化、制度化新阶段。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4月,学校设有5个二级学院,开设32个高职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2月,学校有教职工1070人;2024年,学校有专任教师67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53人,占专任教师的22.57%;硕士研究生学位以上的教师301人,占专任教师的44.39%;“双师型”教师250人,占专业课专任教师的51.87%。学校有湖南省“楚怡”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2人、国家和省级技术能手6人、省级优秀教师5人。立项培育校级“楚怡”教学名师6个。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2024年,学校4门课程认定或立项为湖南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50多门课程认定或立项为校级精品在线课程。学校建设校级“楚怡”高水平专业群5个,“楚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3个;有湖南省“楚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立项培育“楚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个,“楚怡”名师大师工作室3个,“楚怡”工坊1个。截至2025年2月,学校有长沙市特色产业学院1个。
教学成果
2024年,学校2个教学团队在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一等奖,5个教师团队获二等奖,11个教师团队获三等奖。学校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科研竞赛中获奖100余项,其中,湖南省“楚怡杯”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1项。学校与企业联合创新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说明书)式、融媒体式等新型教辅材料共18部。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2月,学校与省内外企业合作建设了“汽车服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计算机软件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会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机电一体化智造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五大创新创业孵化基地;2024年,学校与湖南天成新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长沙誉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湖南四方同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等53家公司签约,合作开展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入驻项目54个。学校与泰国格乐大学校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就人才培养模式和职业教育“走出去”等方面进行探索;学校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由国家商务部主办、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湖南)基地承办的国际施工技术培训班,为学校与尼泊尔、巴基斯坦、尼日尔等国家的工程技术专业人士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
科研成果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2月,学校近两年共立项各类科研课题150余项,取得国家专利、软件著作权140余件。其中1项成果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截至2025年1月,学校有2篇论文被SCI数据库收录。2024年,学校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20余件。学校教师主持参与国家、省级课题30余项,获批专利10件,软件著作权90余项,横向技术服务到账经费380余万元。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有馆藏图书140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