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工学院(Wan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由江苏大业投资有限公司和无锡市大业房屋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教育部批准的普通高等学校。是马鞍山市首批“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基地”、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前身为2008年设立的河海大学文天学院。2018年11月,转设为皖江工学院。
截至2024年12月,有霍里山和郑蒲港2个校区,占地面积112.26万平方米,学校总建筑面积59.84万平方米。设有11个教学单位,34个本科专业;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特色专业、2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5个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4个安徽省“振兴计划”建设专业。有专任教师842人,“双师型”教师170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7037人。
历史沿革
2008年5月7日,经教育部批准,河海大学与江苏大业投资有限公司、无锡市大业房屋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合作举办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2010年5月,被评为马鞍山市重点建设十大功勋工程。
2011年10月,成为中国数字大学城“虚拟实训云”首批共建单位。
2012年,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被批准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5年9月,郑蒲港校区正式启用。
2018年11月30日,河海大学文天学院经教育部评审,成功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学校,更名为皖江工学院,同时撤销河海大学文天学院的建制。
2022年9月12日上午,皖江工学院校史馆开馆仪式在郑蒲港校区举行,落成开馆。
2024年8月29日,皖江工学院“劳模精神研究(传播)中心”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设有11个教学单位,开设招生专业34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842人,“双师型”教师170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20.19%;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346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41.09%;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792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94.06%,“双师双能型”教师170人,占专任教师的20.19%。有省部级高层次人才16人,省部级教学团队13个,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11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12月,省级及以上重点建设专业项目26项,其中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构建了国家-省-校三个层次的一流专业建设体系。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4个,特色专业6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5个,安徽省“振兴计划”建设专业4个。
-合作交流-
截至2019年6月,学院先后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高校开展“2+2”、“3+1”、“4+1”等本硕连读办学项目,国际生规模达720人,大部分毕业生在国外大学拿到全额或半额奖学金,其中在中国以外的大学攻读硕士比率占留学生总数的50%。学院作为国家批准的“外国专家资格单位”,聘请英、日、韩等外教授课,同时,派送校内青年教师访学、攻读学位等。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现有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河海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1个;各类实验室99个,其中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1个,市重点实验室3个、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校设研究所10个,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1个,高新技术研究院1个。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主持各级各类纵向科研课题719项,其中省级课题284项,市、校级课题435项;出版著作、教材119部;发表学术论文1799篇,其中SCI、EI、CSSCI检索论文356篇;取得受理、授权专利524件,其中发明专利222件;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经费9500余万元。
-学术资源-
截至2018年12月,学院拥有图书馆2个,拥有纸质图书1033082册,2017年新增40077册,生均纸质图书80.12册。图书馆还拥电子图书618000册,数据库4个,电子期刊395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