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武汉音乐学院

  • 区域:湖北武汉市
  • 学校电话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解放路255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0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武汉音乐学院(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由湖北省教育厅管理,是中国9所独立设置的音乐学院之一,也是中国中部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高等音乐学府,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首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中俄音乐联盟成员,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机构。

武汉音乐学院的建校起点是1953年由中南文艺学院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和广西省立艺术专科学校的音乐部分组建而成的中南音乐专科学校,上述三校之音乐部分的各自前身:中南文艺学院的前身中原大学文艺学院及其在1949年接管的武昌艺术专科学校和在1950年并入的湖南大学文艺学院;组成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的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和香港中华音乐院;广西省立艺术专科学校的前身广西省立艺术师资培训班等。1958年,中南音乐专科学校与武汉艺术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湖北艺术学院(1972-1978年用“湖北艺术专科学校”名)。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5年改建定名为武汉音乐学院。学校曾获省直单位定点帮扶考核“好”等次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奖;全省共青团工作“竞进提质奖”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滨江校区、解放路校区和司门口校区,校园面积117869.8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16700.01万元,图书总量480477册,电子图书4150000册;设有13个教学机构,开设10个本科专业,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职工638人,其中专任教师441人,全日制在学生5114人。

历史沿革

湖北艺术学院

1953年,中南文艺学院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和广西省立艺术专科学校的音乐部分合并组建中南音乐专科学校。

1956年,中南音乐专科学校开始招收本科生。

1958年,中南音乐专科学校与武汉艺术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湖北艺术学院。

1972年,学校易名为“湖北艺术专科学校”。

1978年,学校恢复湖北艺术学院校名。

1979年,学校开始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

武汉音乐学院

1985年,学校正式改建定名为武汉音乐学院。

1999年,学校通过“法学”门类的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并正式招生。

2003年6月,学校被定为湖北省“人文社科基地”。

2013年11月,武汉音乐学院举行建校60周年校庆庆典大会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设有13个教学机构,开设10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9月,学校有湖北省首批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音乐与舞蹈学;有艺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音乐、舞蹈专业学位类别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总数638人,其中专任教师441人。外聘(含返聘)教师126人,高级职称178人,占比40.36%,具有硕士以上学位398人,占比90.25%;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教育部音乐与舞蹈学类教指委副主任委员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5人,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2人,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人,讲座教授1人,楚天学子5人,湖北省舞台表演艺术青年英才培养计划首批培养人选3人,湖北省舞台艺术人才培养工程人选12人,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3人,“楚天园丁 奖”获得者1人,湖北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人。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总数638人,其中专任教师441人。外聘(含返聘)教师126人,高级职称178人,占比40.36%,具有硕士以上学位398人,占比90.25%;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教育部音乐与舞蹈学类教指委副主任委员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5人,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2人,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人,讲座教授1人,楚天学子5人,湖北省舞台表演艺术青年英才培养计划首批培养人选3人,湖北省舞台艺术人才培养工程人选12人,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3人,“楚天园丁 奖”获得者1人,湖北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人。

截至2024年9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

交流合作


截至2024年9月,武汉音乐学院已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家的音乐艺术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与这些学校进行相互往来,举办讲学、演出等交流活动,每年学校还会派出一些师生出国留学进修、访问讲学、演出比赛;学校还主办了两届“武汉国际编钟研究学术会议”、两届“全国和声学学术报告会”、两届“全国中、青年作曲家新作交流会”和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的视唱练耳、长号、圆号、单簧管学术会议。 2023年3月,武汉音乐学院加入武昌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盟。

学术研究

研究平台

截至2024年9月,学校有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长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音乐创作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9月,武汉音乐学院承担并完成了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如编撰《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的部分条目;完成《聂耳全集》和《冼星海全集》部分作品定谱录音的工作,编写《全国中、小学生音乐欣赏曲库》音带32盒及《曲库欣赏指南》2册等;在计算机与作曲、演奏的结合,多媒体音、像、谱的自动生成、转换,作曲技术理论课程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开发,作曲技术理论学术数据库、民族音乐文化与宗教音乐的研究方向已出版专著12部,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40余篇。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12月,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实体馆藏总数为图书总量480477册,电子期刊种类13978册,学位论文154790册,音视频15664小时,生均实体馆藏纸质图书86.41册,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种数电子图书427.38万册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