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商学院(Wuha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黄家湖西路3号,是湖北省首家转设后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民办高校。由湖北省教育厅管辖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武汉工商学院创建于2002年,2003年,学校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2004年,学校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2011年 ,学校更名为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成为全国首批由独立学院成功转设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成为第45届、第46届、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AACSB国际商学院协会会员、湖北省首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湖北省2011年计划”)单位、湖北省转型发展试点本科高校、湖北省文明校园。 2014年 ,学校更名为武汉工商学院。 2014年12月23日,学校被中宣部办公厅确立为中宣部舆情信息直报点和学校“湖北网络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被湖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确立为湖北省舆情研究基地。 2022年2月10日,被武汉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武汉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是湖北省同类院校中唯一入选的学校。
据2024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83.5万平方米,校舍面积37.05万平方米。学校设置有12院1部,48个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在校生1.7万余人;。图书馆馆藏图书265万余册,学校设置有12院1部,44个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在校生1.7万余人。现有专任教师800人,教授、副教授占40%,硕、博士教师占80%。
历史沿革
2002年7月24日,经国家民委同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中南民族大学弘博学院作为中南民族大学的二级学院正式成立。中南民族大学弘博学院由中南民族大学与武汉弘博高校设施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举办。
2003年3月,经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湖北省教育厅批准,中南民族大学弘博学院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
2004年2月4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确认,中南民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正式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
2005年9月,新校区第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完工,05级新生入住新校区。
2010年5月19日,启动拟转设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工作;9月20日,湖北省高校设置委员会专家组一行5人对学校申请转设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进行了考察;同年,学校通过湖北省教育厅组织的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
2011年4月7日,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同意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转设为武汉长江工商学院的通知》,正式批准学校转设为普通本科高校,转设后校名为“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成为首批12所成功转设的院校之一。
2012年5月31日,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2014年4月,更名为武汉工商学院 。
2015年,入选湖北省转型发展试点本科高校。
2017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改革示范高校。
2018年2月,成为湖北首家转设后通过教育部教学评估民办高校。7月,被教育部评为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12月,学校被中国图书馆学会评为2017年全民阅读优秀组织。
2021年5月15日,武汉工商学院合和会计与审计行业学院正式成立 ;5月16日,武汉工商学院生态环境产业学院正式成立。
2022年6月20日,武汉工商学院与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武汉工商学院工程训练中心揭牌。
2023年4月19日,从武汉工商学院获悉,该校成立创业校友联盟,51名优秀创业校友现场受聘担任学校“大学生成长导师”。
2024年8月,武汉工商学院人文馆暨生活·实践教育馆揭牌。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据2024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置有12院1部,48个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
学科建设
据2024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2个“十四五”湖北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群),2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
师资力量
根据学校官网2024年12月数据显示,学校聘请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中央大学等高校知名教授及企业界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一批国内高等教育专家学者、校长、政界和企业界管理专家等组成学校专家咨询委员会。学校现有5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有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2名、湖北青年岗位能手3人、湖北省荆楚好教师3人。现有专任教师800人,教授、副教授占40%,硕、博士教师占80%。学校聘请一批高等教育老专家、校长,政界、企业界管理专家组成学校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武汉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高校知名教授及企业界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还聘请了200位企业导师来校任教。
教学建设
据2024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2门;获批湖北省高校改革试点学院1个;获批国家级人才集训基地4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3个,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1个,省级创业学院1个;省级高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5个,省级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3个,湖北高校硕士研究生联合学位计划项目1个。近三年,主持完成2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25项省级教改项目。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包括,英国北安普顿大学国际项目、韩国大真大学交流项目、瑞士HTMi酒店旅游管理学院国际项目、爱尔兰国家学院国际项目、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斯托特校区国际项目、英国北安普顿大学国际项目。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4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现代物流与商务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培育)”获批湖北省首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湖北省2011计划),成为武汉市“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湖北网络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获批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直报点。
研究成果
据2024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主持各类科研项目55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60余项,承担社会服务项目100余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商务部发展研究奖等科研奖项6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85部;发表论文2600余篇,其中SSCI、SCI检索论文40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180余项。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武汉工商学院学报》(原《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学报》)是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武汉工商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该学报于2008年创刊,登记地在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刊号:湖北省内部资料准印证第0270048号,16开本,中文季刊。《武汉工商学院学报》秉承弘扬学术为宗旨,立足于反映民办高校科研与教学成果,致力于学术精品的推广和交流,打造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为民办高校教学科研服务,为发展地方经济服务。
馆藏资源
截止2023年底,学校图书馆储存各类纸质文献共175.8万册,电子书108.4万册,涵盖经济、管理、法学、工学、文学和艺术等六大门类学科及相关领域。购买数据库28个:有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超星学术视频库》、《读秀》、《百链云图书馆》、《起点考试网》、《起点考研网》、《51CT0学院》、《百度教育云平台》及《中国数字图书馆》、《汇雅电子图书》、《中容电子书》、《超星电子书》、《畅想之星电子书》、《中文在线电子书》、《圣才电子书》、《田田阅读》、《云图有声数字图书馆》、《盈科千信外文电子期刊》、《新工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丰富的数据库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