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Aks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简称阿职院,是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由阿克苏地区行政公署举办,阿克苏地区教育局主管,接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业务指导。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阿克苏地区农业学校和阿克苏地区卫生学校、1972年建立的阿克苏地区农业机械学校、1974年建立的阿克苏地区文化艺术学校、1979年建立的阿克苏地区财贸学校和1988年建立的阿克苏地区体育运动学校。2002年3月,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合并上述6所中专学校,成立了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2月,阿克苏地区体育运动学校和阿克苏地区艺术学校正式并入学院。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占地面积1162.86亩,建筑面积26.77万平方米,资产总值10.66亿元;有10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13个专业大类的6个职本衔接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39个高职专业,8个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贯通专业;有教职工661人,专任教师570人,校外教师157人、行业导师183人;共有全日制在校生11654人;生均图书90.38册。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阿克苏地区农业学校
1958年,阿克苏专区合作干部学校创建。
1970年,阿克苏专区合作干部学校更名为阿克苏地区农业学校。
阿克苏地区农业机械学校
1972年,阿克苏地区农业技术工人学校创建。
1974年,阿克苏地区农业技术工人学校创建阿克苏地区农业机械学校。
阿克苏地区财贸学校
1979年,阿克苏地区财贸学校创建。
阿克苏地区卫生学校
1958年,阿克苏专区人民医院医士班创建。
1962年,阿克苏专区人民医院医士班停办。
1972年,阿克苏专区人民医院医士班复办。
1985年,阿克苏专区人民医院医士班更名为阿克苏地区卫生学校。
阿克苏地区文化艺术学校
1974年,阿克苏地区文艺班创建。
1989年,阿克苏地区文艺班更名为阿克苏地区文化艺术学校。
阿克苏地区体育运动学校
1988年,阿克苏地区体育学校创建。
1998年,阿克苏地区体育学校更名为阿克苏地区体育运动学校。
合并发展
2002年,阿克苏地区财贸学校、阿克苏地区农业机械学校、阿克苏地区农业学校、阿克苏地区体育运动学校、阿克苏地区卫生学校、阿克苏地区文化艺术学校合并升格为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
2004年,学校被教育部等国家六部委指定为西北五省首批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培训基地。
2008年,学校以优秀等次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2014年,学校以优秀成绩评为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 2月,阿克苏地区体育运动学校和阿克苏地区艺术学校正式并入学校。
2018年,阿克苏地委、行署投入8.5亿元,将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整体迁建至温宿县,实现与新疆理工学院、阿克苏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院校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2020年,经阿克苏地委、地委教育工委相关工作安排,将学校教育类专业(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体育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学生和教师划转至阿克苏教育学院,学生被录取后注册学校学籍,在教育学院校区就读,录取通知书和毕业证书由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发放; 10月,学校立项为自治区优质高等职业学校。
2024年9月,学校顺利通过自治区第二批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期满验收。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设有10个院部 ,开设12大类34个高职专业,中高职五年一贯制贯通培养专业10个,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本科专业7个。
学院教职工714人,其中专任教师531人,具有“双师”素质教师131名,具有硕士学位的224人,博士学位的4人,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126人,其中教授12人,国家行业指导委员会教学名师3人,自治区高层次人才3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人,自治州优秀专家5人,专家人才库专家8人。
-师资力量-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有专任教师405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123人,高级职称94人,中级职称164人,“双师型”教师178人。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2021年,学校医学院新增1门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2022年4月,学校新增1个自治区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2024年12月,学校新增自治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已建成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1门、自治区级在线精品课程5门、地区级在线精品课程3门、校级51门,参与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主持4门课程建设,建成自治区级一流核心课程1门、校级一流核心课程3门。 截至2025年4月,学校建成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国家“1+X”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试点专业30个,建有自治区特色专业5个、自治区“优质校”重点建设专业群3个、自治区精品课程7门、自治区在建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院级精品课程39门;已建成中央财政支持的3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项提升服务产业能力建设项目,自治区财政支持的2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7个校内“理论实践一体化”实训基地,1个汽车机械加工实训中心,1个美育教育实训中心,有校内实验实训室221个。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参编出版《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草食家畜生产》等6部国家、省级规划教材。 截至2025年4月,学校获自治区级及以上技能大赛奖项209个、教学成果奖4项;近五年,学生在自治区及以上技能大赛获奖227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加入丝绸之路亚欧院校(职教)联盟、中国—中亚职业教育合作联盟、中国—东盟交通运输职业教育联盟,与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教育机构、高校建立合作,共同探索国际交流活动,联合承办中国—白俄罗斯智能影像与计算医学学术研讨会;组建全国棉纺织数智印染行业、棉花加工全产业链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2个并举办成果推介会,参与20个全国各类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新增3个校级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专业,联合北京翔宇、陕西金宇、吉利汽车集团、华孚色纺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合作开办“订单班”,在校“订单班”学生达500余人,新增与2所中职学校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现共有4个专业与疆内6所职业学校联合开办“3+2”模式中高职贯通培养,在校生1287人。 截至2025年4月,学校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建立156个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3月,学校入选自治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4月,近五年,学校累计承担国家级、自治区级等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40余项,其中,立项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科研课题3项,厅局级科研课题64项,院级科研课题72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获得专利38项;承接横向课题3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生均图书90.38册,生均年进书量57.2册/生;百名学生配备计算机17.95台;职教云、学习通在线教学平台全覆盖开通使用,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资源校内全开放,各类音视频资源超过40万小时,资源总量约400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