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理工学院位于辽宁省营口市,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院校。
学校是在营口大学园基础上设置的本科院校。2009年1月,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营口市人民政府与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科技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合作建设营口大学园。历经四年合作办学,营口大学园各项办学条件达到了教育部规定设置本科院校的基本标准和要求。2013年4月,教育部批准建立营口理工学院。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占地面积约1152亩,建筑面积29.89万平方米;设有8个院部,开设本科专业26个;有专任教师361人,在校生近8000人
办学历史
历史渊源
1958年,营口工学院、营口医学院、营口海水化学工业专科学校相继成立。几经周折,至1963年三所高等学校全部停止办学。
1978年,辽宁师范学院营口分院在营口师范学校开始招生。此后,营口教育学院、营口市职工大学等成人高等专科学校相继成立。
1983年至1984年,营口师范专科学校、营口大学、熊岳农业专科学校相继成立,开始举办普通高等专科教育。
改革开放后20多年中,营口的高等学校多次被调整。到2000年,坐落在营口区域内的高等学校仅有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省属普通专科高校)、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市属普通专科高校)两所。
2003年,营口请示省政府商请教育部,将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升格为辽宁理工学院。但由于教育部“近期不再受理审批中职院校升格为高职院校,不再受理审批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的政策限制,辽宁理工学院未被批准设置。
筹备建校
2008年5月,营口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专程到省政府,向省长和教育厅主要领导汇报,请求省政府帮助营口建设本科大学。省长指示,营口要高标准建设本科大学,要抓紧推进建设进程。此后,营口市政府先后起草了《营口市建设高等本科教育工作基本方案》,《营口大学园建设实施方案》
2009年1月,辽宁省政府召开营口大学园筹建工作会议,原则通过了《营口大学园建设实施方案》,决定成立营口大学园,由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科技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到营口大学园设置教学区,支持营口举办本科教育,为营口建设独立设置本科院校奠定基础;9月,营口大学园顺利开学
建校历程
2012年1月,营口市政府向辽宁省政府递交请示,申请设置营口理工学院。8月20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申请设置营口理工学院的函》(辽政〔2012〕209号)上报教育部。
2013年1月,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六届二次会议经过审议,表决通过了营口理工学院设置申请。4月18日,《教育部关于同意建立营口理工学院的函》(教发函﹝2013﹞37号)中,同意建立营口理工学院,首批设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物流管理5个本科专业。
2013年8月3日,营口理工学院完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物流管理5个专业、600人的招生录取计划,录取考生分数平均分高于二批本科控制线21.1分;第一志愿报考考生平均占76.1%。
2013年9月6日,来自辽宁、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山东、四川、内蒙古8个省区591名新生到校报到,报到率为99%,初步实现了“报到率高、生源质量优”的既定目标,打好了开局初建的第一战役。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4月,学校设有8个院部 ,开设本科专业26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专任教师361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99.16%;有辽宁省本科教学名师6人、省优秀教师4人、省先进工作者1人、省优秀共产党员1人、省高校优秀辅导员1人;入选“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27人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4个,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1个、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1个;学校与企业共建167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其中9个获批为“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有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现代产业学院2个、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个;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44门。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4月,近五年,学校获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获优秀教材9部,主持省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等61项。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建有辽宁省重点实验室2个、辽宁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1个、辽宁省科技创新智库研究基地1个、辽宁省技术转移示范中心1个、辽宁省备案众创空间1个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4月,近五年,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1项,承担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5项。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7项,专利172项。转化科技成果198项,其中省内转化科技成果170项。获得省级领导批示的资政建议2项,市级领导批示的资政建议2项。
截至2021年9月,学校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承担省部级及以上课题148项,承担横向课题132项,获批营口市“企业•博士双创计划”项目31项、营口市社科类项目80项;出版著作、教材196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65篇;荣获辽宁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4项;申请和授权专利282件。
2014-2015学年度,学校组织进行了科研类奖励评审活动,获奖科研成果共110项,其中,科研获奖类4项,学术论文类92项,学术著作类14项,奖励金额合计236550元。
2015年3月,学校王惠德教授主持的科研课题《试论党外人士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优势与作用》在辽宁省委统战部2014年统战理论研究优秀成果评比活动中获二等奖。
截至2014年10月,学校共获得省级科研项目20项,共获得81.8万元科研经费;获得市级科研项目7项,获得0.6万元科研经费;横向课题获得3项,获得15万元科研经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图书馆有纸质图书为79.1万册,2024年订购期刊130种报纸21种。拥有各类电子数字资源平台14个,含56个子数据库,电子图书167万种,电子期刊37.8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