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昆明艺术职业学院

  • 区域:云南昆明市
  • 学校电话
  •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海源北路1268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3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昆明艺术职业学院是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实施专科学历教育的普通高校,前身为聂耳音乐学校。学院地处滇池之滨,校园占地143.35亩余亩,建筑面积7万多平米,学校有滇池校区和呈贡校区,滇池校区(老校区)地处滇池之滨(昆明市官渡区环湖东路),呈贡校区(新校区)地处呈贡大学城祥瑞路1号,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现设有聂耳音乐学院、工艺美术学院、设计与传媒学院、舞蹈、应用外语等院系;有来自25个省、区30多个民族的在校生7000余人。2020年,为积极响应国家对滇池生态治理和保护的生态保护政策,师生自 2019 年起先后搬迁到海源北路、嵩明杨林、呈贡马金铺、黑林铺前街、黑林铺昭宗社区、卧云山中学等多个校区过渡办学。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下设6个二级学院,开设20余个高职专业。


历史沿革

学院汇聚了一批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学者和素质过硬的“双师型”中青年骨干教师。中西合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有力保证。

在多年办学实践中,创立并实践了“投资—回报”教育理念(视学生为“衣食父母”,视人才培养为教育服务),探索出了“严”与“爱”并举的教学管理体制。在教学改革中全面实施学年学分制和全程质量监控制度,在管理上打破传统院系设置模式,代之以“教学部—学区”的二元一体教学管理模式,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满足学生学历提升愿望,增加就业竞争力,学院构建了高等教育的“立交桥”,与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教育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云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马来西亚世纪学院、俄罗斯别尔格罗德文化艺术大学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学分互认、专本连读的合作关系,为毕业生继续深造和出国留学提供了便利通道。

2025年4月15日,昆明艺术职业学院与云南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举行共建文旅产业学院合作备忘签约仪式。

2025年4月17日,昆明艺术职业学院与云南昆越文化签署校企合作协议。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在其学科建设上,尤其是民族性、民俗性学科上充分利用和发挥出云南各民族优秀的、独特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特色教学,从而有机的结合与理论和实践教学当中。

-师资力量-

学院汇聚了一批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学者和素质过硬的“双师型”中青年骨干教师。中西合璧、结构合理、专业配套、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有力保证。

舞蹈系倡导创新的精神和知识管理的学习理念。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具备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形成了一支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合理、富于创新、适应教学和科研需要的教师队伍。主课教师均由专业院校(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毕业教师执教,业务过硬、经验丰富。在教学中本校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启发和引导学生对舞蹈的感悟,理解自信、优美的教学宗旨把学生带入艺术殿堂。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最终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成(包括零基础)。系部制定了一套适合本系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团队理念。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及学习计划;每班配备专职班主任,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上的问题,从而实现育人的目的。


-教学建设-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近几年来,师生先后荣获国家级奖项49个、省部级奖项150个;艺术设计获中央财政支持,被国家财政部、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职业教育实验实训示范基地”;传媒 “综合实训教学中心” 被云南省教育厅批准为“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省级示范实习实训教学基地”;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授予学院“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赛培训基地”;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杨丽萍将学院列为“国家级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 的人才培养基地。

-合作交流-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学院致力于培养一专多能、德艺双馨、专业技能好、动手能力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等艺术人才。多年来为各类专业文艺团体、传媒机构、部队、企事业单位输送了大批优秀艺术人才,同时为国内外更高层次的院校提供了优质生源。2006年10月顺利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为满足学生学历提升愿望,增加就业竞争力,学院构建了高等教育的“立交桥”,与中央音乐学院现代远程教育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云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以及马来西亚双德科技大学、马来西亚世纪学院、俄罗斯别尔格罗德文化艺术大学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学分互认、专本连读的合作关系,为毕业生继续深造和出国留学提供了便利通道。

-研究成果-

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塑造了学院同心协力、百折不挠、甘于奉献的团队精神。

◆培养了上万名各级各类实用型人才

◆率先在普通高校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实验教学

◆学院自主编撰《专家传略教学经验丛书》,首批音乐艺术家和教育家阳亚洛杜丽华赵履珠黄虹黄琼英余群田智周等传略已经出版。《丛书》编撰期间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历时4年又4个月,先后参与者多达280余人,涉及文献资料浩瀚,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共计7个系列300余万宇。《丛书》实现了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创举。

◆学校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誉:

云南省省长和志强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原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李德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雷洁琼、吴学谦和全国政协副主席杨静仁等领导为学校题赠了字、词,云南省省长徐荣凯、云南省政协副主席和占钧李先猷先后到本院进行调研,对学校教学理念、定位、学生就业、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师资力量的培养及提升给予了充分肯定。

学院被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命名为“明星文化企业”,并授予“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赛培训基地”。

◆师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荣获国家级奖项33个,省部级奖项105个。

◆设计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级职业教育实验实训示范基地

◆传媒学院“综合实训教学中心”被云南省教育厅批准为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省级示范实习实训教学基地。



-学术资源-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