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Yunnan Communication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简称云交院,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大学城,是云南省首家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建设类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试点高校、国家汽车运用与维修类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院校、云南省高水平高职院校项目院校、云南省优质高职建设院校、云南省单独招生院校之一,为中俄交通大学联盟、中国-南非职业教育合作联盟、金砖国家职业教育联盟成员高校,获得全国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等称号。
学院前身为1952年创建的云南省交通学校,2001年,云南省交通学校、云南省公路局职工大学、云南省交通干部学校、云南交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合并组建为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10月,云南省化工学校正式并入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截至2024年8月,学校有呈贡、普吉、吴井桥、龙城校区,另租用学生实习实训基地495亩;设有12个二级学院,开办68个高职专业,本科专业1个;有教职工892人,全日制在校生23700余人。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云南交通学校
1952年4月20日,昆明交通技术学校创建,校址在昆明市西郊小团山。
1953年,云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更名为云南省昆明交通学校。
1956年6月,更名为云南省公路工程学校,设公路桥梁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四年。
1959年7月,云南省公路工程学校更名为云南交通学校,设公路与桥梁、汽车技术使用与修理两个专业,学制分为四年和两年。
1961年9月,云南省交通学校、云南省建筑工程学校合并组建云南省第二工业学校,校址在昆明西郊小团山。
文化大革命后,学校被迫停办,教职工下放到思茅劳动,校舍被云南汽车厂占用。
1978年8月,恢复建学,在昆明市西郊观音寺重建,云南省第二工业学校更名为云南省交通学校。
1980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省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7月,学校由小团山迁往昆明西郊观音寺新建校舍。
1989年,学校改招初中毕业生。
-蓬勃发展-
2001年,云南省公路局职工大学、云南省交通学校、云南省交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合并组建升格高等职业院校—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004年12月,学院优秀通过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2007年8月,学院成为云南省首所国家重点支持的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学校。
2009年9月,学院主体搬迁至呈贡大学城新校区。
2010年,学院国家示范高职建设项目通过了国家教育部、财政部验收,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2012年4月,学院举办了建校60周年庆典。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了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借用德国促进贷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2013年5月,学院特色通过了云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第二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2015年,学院成为云南省高水平高职院校项目立项学校之一,获2015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过验收(共建单位)。12月,学院加入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联盟—中国轨道交通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联盟。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8月,学校设有12个二级学院,开办68个高职专业,云南省高本“3+2”贯通培养项目1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有教职工892人。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1个;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云岭学者1人、教学名师7人,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名师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省级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1人;获云南省第一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3项。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教育部认定骨干专业8个、省级骨干专业9个,交通运输部等五部委确定的交通运输示范专业4个;获云南省第一批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在线精品课程8项;有国家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认定生产实训基地3个;主持申报国家教学资源库3项。
截至2022年5月,学校有国家重点专业5个,国家级骨干专业8个,云南省级重点(示范、特色、骨干)专业9个;国家财政支持建设的专业3个、交通部支持建设的专业1个、省财政支持建设的专业2个;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云南省级精品课程23门,云南省级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2个;国家级双师基地2个,国家级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云南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云南省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2个,云南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6个,云南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主持的道路养护与管理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合作交流-
校企合作
截至2024年4月,学校与科大讯飞、联想、中兴、南方测绘、实力集团等企业成立了5个产业学院。
截至2022年5月,学校与康明斯公司合作建立了康明斯培训中心,与丰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实施了T-TEP培训项目,与云南省公路投资公司、广西柳工机械有限公司、玉柴重工(天津)有限公司、苏宁电器、七彩云南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对口支援省内高职院校2所,培训教师450多人次。
对外交流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在泰国设立了两所分校,入选教育部“国际合作交流百千万计划”,成为首批“中国—东盟双百职教强强合作旗舰项目”。在万(荣)—万(象)高速公路建立了境外生产性实训基地。
截至2022年5月,学校入选国家教育部“国际合作交流百千万计划”,成为首批“中国—东盟双百职教强强合作旗舰项目”。在老挝万(荣)-万(象)高速公路建立了境外生产性实训基地,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墨西哥国立大学、美国ACC职业教育集团、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等进行访问学习,在泰国开设中国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泰国邦帕空分校、中国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泰国班赛分校,在老挝设立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土木检测中心老挝分中心,学院被清华大学列为外国留学生自主招生推荐单位、浙江大学校长推荐资格学校,被浙江大学选为浙江大学国际学生生源基地。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4月,学校设有5个省级科研经济实体;有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入选云南省教育厅工程研究中心(培育)1个;有云南省科技创新团队(培育)1个,云南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1个。
-研究成果-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教师共公开发表论文119篇(核心刊物25篇,其中第一署名SCI4篇,通讯作者SCI1篇,第二署名SCI3篇),专著8部,取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7项。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立项208项,其中,国家级厅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4项,厅级课题立项60项,院级课题146项;教职工公开发表论文1117篇;出版学术专著10部;获云南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云南交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2项。
2018年,学校年度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位居全国高职院校第4名,为7977万元;2018年度科研社会服务总经费排名全国高职院校第9名,为8040万元。
2020年,学校取得学术专著3部、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软件著作权43项。其中2017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于2020年度获得授权。
2012年,学院在陕西省职教学会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得一等奖1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10篇,优秀奖6篇。学院莫翼翔教授主持的《陕西省地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高吉仁副教授主持的《高职学生低碳生活习惯的调查与研究》和许红叶老师主持的《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3项科研课题获得了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立项证书。
-学术资源-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图书馆馆舍面积为14053.2平方米,拥有藏书约114万册(包含电子图书)、阅览席位1300余个、电子阅览室200多个席位;开通使用包括超星、维普、博看等多个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