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红河学院

  • 区域: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学校电话
  • 地址: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红河大道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5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红河学院位于中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府蒙自市,是一所云南省省属公办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实行“省州共建共管,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78年的蒙自师范专科学校,1992年,蒙自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由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云南广播电视大学红河分校合并组建而成。

截至2024年7月,学校拥有里仁校区和明德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190亩,建筑面积36.8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为6.82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为1.45亿元。学校设有13个二级学院,开设46个本科专业;有在编教职工923人,全日制在校生12989人。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58年,云南省蒙自第一中学并入蒙自师范学校。


1961年,蒙自师范学校(附属中学,原云南省蒙自第一中学)独立办学并改建为云南省蒙自第一中学。


-蓬勃发展-

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由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云南广播电视大学红河分校合并组建为红河学院。

2004年12月,红河学院越南留学生开学典礼举行。

2007年,学校获学士学位授予权。 

2008年6月,红河州越南研究中心在红河学院挂牌成立。

2011年9月,红河学院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合作办学项目暨2011级新生开学典礼在越南太原大学(太原校区)举行。 

2012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

2018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 

2023年10月10日,发起成立“云南过桥米线”产教融合共同体。 

2024年5月17日,由建水县与红河学院共建的建水紫陶产业学院在建水县崇正书院揭牌。

2025年4月18日,红河学院产教融合基地正式揭牌。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3月,学校设有13个二级学院,开设46个全日制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5月,学校现有省级一流立项建设学科2个,省级专业硕士学位培育建设点3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在编教职工总计923人(其中:专任教师682人),有外聘教师197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139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20.38%;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教师495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72.58%;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265人,占专任教师的38.86%。学校目前有“国贴”专家3人、“省贴”专家4人、“省突”专家2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云岭教学名师2人,省部级教学团队4个;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9人、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人、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人。2024学年新增教授3人、副高职称8人、中级职称8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支撑产业升级重点专业群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冶金工程、农学、数学与应用数学3个专业列入云南省本科高校一流专业备案名单,学前教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育、小学教育4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7月,学校建设有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见证签署的斯里兰卡科伦坡大学孔子学院、斯里兰卡兰比尼孔子课堂、孟加拉国山度.玛丽亚姆-红河孔子课堂共3个国际中文教育项目;获批“2021年亚洲合作资金项目”1项,面向GMS五国语种实现专业全覆盖;“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国门大学’东南亚语种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实践项目”荣获第八届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越南语专业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与越南太原大学合作开展境外办学项目,开创了云南高校境外本科办学的先河,学校顺利通过留学生教学管理第三方评估。2016-2024年,累计招收留学生达到1199人;搭建了红河流域大学校长论坛、中越红河流域社会发展论坛、中越文体交流三个中越合作交流平台,促进中越文化交流,推动文明互鉴;高质量承办斯里兰卡、越南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训班,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人才培养。

截至2024年7月,学校建设有红河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建水紫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红河流域乐舞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与省州各级单位合作共建了云南省正能量网络文化传播实训基地、红河州边疆财政经济研究中心、参政议政智库、红河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暨边疆党建研究所、红河州边境管理研究中心等平台;与蒙自市、河口县、建水县、金平县、屏边县、绿春县等市县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学校与蒙自市合作共建红河学院附属学校落地运行,与建水县合作共建红河学院建水紫陶产业学院,“建水紫陶文创产业-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成功获批国家工信部立项建设,与科大讯飞共建人工智能工程中心和研究院,红河-科大讯飞人工智能产业学院获批省级立项建设,开展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新高考9门学科送教活动,服务边疆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省级科研平台8个,云南省高校工程中心和实验室14个,校地共建研究平台8个;建设有当代越南与滇越关系研究创新团队、云南国际哈尼/阿卡文化研究创新团队等省级创新团队和智库3个,云南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8个。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7月,“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级科研项目6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18项,获省级科研获奖24项,获授权知识产权700项,获云南省自然科学奖12项(含一级行业协会奖1项)、社会科学奖13项。在国家安全、国际贸易、边疆治理、乡村振兴等领域的518篇研究报告被各级政府部门采纳或批示;在农业、冶金、商贸、文化旅游等领域合作开展横向项目525项;在稀贵金属回收利用、农作物育种等方面的成果推广产生经济效益40余亿元。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1年10月,红河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12万余册,电子图书127万余册,自购数据库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优先出版期刊、单刊发行、基础教育期刊库、中国学术辑刊全文数据库、维普考试服务平台、维普期刊数据库、学习通平台、汇雅电子图书库,自建数据库有滇南古彝文在线学习资源。 

  • 学术期刊

《红河学院学报》主要刊登文、史、哲、经济、法律、教育、管理、理、工、农、医等各大学科方面的论文;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哈尼文化研究、滇越合作研究、红河流域文化研究、民族文化研究、社会政治学研究、历史研究、文学研究、语言学研究、红河作家评论、教育学心理学研究、学科与经济建设、经济与法律研究、计算机与网络建设、物理、数学、化学、生物等栏目。

《红河学院学报》1980年创刊,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来源期刊;2001—2003年成为《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遴选)》收录期刊。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