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学院(Baoshan University,BSU)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位于云南省保山市,实行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
保山学院历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创办的“永昌师范学堂”,1978年成立的保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云南省最早成立的四所师专之一。2009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由云南省人民政府举办。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建筑面积261267.36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48244.22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6748.03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513.42万元;设有12个二级学院,开设48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672人,其中专任教师648人(含外返聘),全日制在校生13113人。
历史沿革
时间 | 历史沿革 |
---|---|
1905年 | 永昌师范学堂创办,从腾越、永平、镇康、龙陵、保山招收学生50名。 |
1913年 | 永昌师范学堂迁址永昌文庙办学,更名为省立第五师范学校,此后更名为第六师范学校、云南省保山高级正则师范、五属(永平、镇康、龙陵、保山、腾冲)联合师范省立第四师范中学、省立第四中学师范部、省立保山师范中学等。 |
1950年1月 | 省立保山师范中学师范部与保山县立中学、远征中学等合并成立保山第一中学,内设师范部,共有中师、简师各一班。 |
1956年 | 师范部与中学分开办学,成立德宏州保山师范学校。 |
1963年 | 更名为保山师范学校。 |
1978年4月 | 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保山师范专科学校,在保山师范学校内合并办学。 |
1984年3月 | 保山师范专科学校与保山地区师范学校分开办学。 |
2009年4月1日 | 经教育部同意,在保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保山学院,同时撤销保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建制。 |
2013年 | 学校通过审核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
2014年 | 学校获选为云南省首批两所 “国门大学”基础能力建设高校之一。 |
2015年 | 学校获选为云南省十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试点改革学校”之一,云南省食品安全研究院保山分院落户学校。 |
2016年 | 学校获选为云南省“创新创业改革试点学院”。 |
2017年 | 学校获选为云南省首批六所“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院校”之一,经国务院侨办批准为云南省两个“华文教育基地”之一。 |
2018年4月 | 学校成为全国首批21所高校社会工作对口扶贫示范项目组成员。 |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2年6月,学校设有12个二级学院,开设48个本科专业,涉及文、史、理、工、农、法、管理、教育、艺术9个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云南省高校一流学科(B类高原学科)1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教职工672人,其中专任教师648人(含外返聘),博士99人(含在读),具有硕士学位教师385人,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4.45%;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云岭教学名师” 3人,“云岭学者”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1人,云南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3个,“兴保人才奖” 1人;担任外校博士、硕士生导师30多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云南省专业综合评价C类专业29个,1个国家级、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实习实训基地与技术创新服务中心2个,有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1个、有国家级创新创业平台1个、省级创新创业平台(众创空间)3个。与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等实践基地176个。
-合作交流-
截至2022年6月,学校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首都经贸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云南大学等云南省内外高校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与韩国明知大学、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以及印度、孟加拉、泰国、缅甸、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地区多所大学建立了教育交流合作关系;开展了“中缅文化周”“滇台高校学术文化交流周”等品牌活动;与缅甸珠宝总商家协会在缅甸密支那建立“中缅珠宝人才培训基地”,为缅方培养宝玉石专业人才,为缅甸北部地区培养华文教育师资600余人次,承办和协办“中华寻根之旅夏(冬)令营”多期,接待营员数百人。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校地共建研究中心14个,校级科研平台6个。
-研究成果-
截至2022年6月,2009年以来,学校获国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艺术基金项目22项,省部级项目61项,地厅级项目318项,横向项目45项,获批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科研平台建设项目18项,总经费达3820余万元;出版学术著作107部,发表学术论文4474篇,其中高水平学术论文438篇;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2022年获云南省社会科学奖一等奖。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图书馆有纸质馆藏文献122余万册,电子资源包括正式数据库33个(中文数据库29个,外文数据库2个,自建特色库2个)、试用中外文数据库40余个、电子图书104.4万余册。
学术期刊
《保山学院学报》主要发表校内外、省内外专家、学者和高等院校师生的学术研究论文;属综合类学术理论刊物。2002、2004、2006年、2008年均获得中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称号;《哀牢文化研究》栏目获得云南省第三届期刊评选优秀栏目奖。
《永昌珠宝》2018年4月发行第1期,设有资讯、文化、行业、品牌、工艺、名人、旅游、教育、鉴赏等九大版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