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机电职业学院(Henan Mechanical & Electrical Vocational College),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教育部备案,河南省管辖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中南机耕干部培训班,历经河南中牟农业机械化学校、河南省郑州农业机械化学校、郑州农业机械化专科学校、河南农学院农机分院、郑州农业机械化学校、河南省农业机械学校、河南省机械工业学校变迁;2002年1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河南机电学校;2011年4月1日,在整合河南机电学校原有资源的基础上,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正式设置。先后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等荣誉。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设有26个产业学院(现场工程师学院),下设80个高职专业;有专兼职教师1800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429人,在校生规模达30000余人。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占地面积827.34亩,校舍建筑面积58.49万平方米。有155个校内实践教学场所,设备总值14247万元。设有3个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特色专业2个。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1953年,学校前身中南机耕干部培训班建立,位于西华县孔庙。
1956年,学校更名为河南省中牟农业机械化学校,并从西华县迁至中牟。
1958年2月,学校迁至郑州市农业路,合并郑州畜牧兽医学校,并更名为河南省农业专科学校。
1959年9月,学校更名为郑州农业机械化专科学校。
1960年,学校与河南农学院合并,成立河南农学院农机分院。
1961年,学校与河南农学院分家,单独设立河南省郑州市农业机械化学校;其后,三年自然灾害,学校停课。
1964年,学校复校,由郑州市第二柴油机厂代管。
1978年12月,学校更名为河南省农业机械化学校,开始招收3年制中专学生。
1987年,学校更名为河南省农业机械学校。
1993年,学校增挂河南省机械工业学校牌子。
2002年1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河南机电学校。
2007年,学校筹备新校区建设。
2009年11月,学校主体由郑州市农业路2号搬至新郑龙湖宜居教育园区。
2011年4月1日,在整合河南机电学校原有资源的基础上,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正式设置;6月29日,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正式揭牌;9月,学校841名高职生正式报到入学。
2015年5月13日,商丘市民权县与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共建的制冷工程学院正式揭牌成立。
2017年5月,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下属二级学院航空学院成立。
2018年12月,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与中原书画院共同创办的中原美术学院成立。
2019年7月,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下属二级学院轨道交通学院成立。
2021年4月,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与河南爱乐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二级学院音乐学院成立。
2023年6月10日,河南机电职业学院韩延文中国歌剧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举行。10月29日,牵头成立全国绿色算力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郑州市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在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服装学院揭牌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
2024年10月14日,河南机电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揭牌。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学校下设26个二级学院,开设80个高职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专兼职教师18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29人,河南省高层次拔尖人才6人;河南省2019年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河南省职业教育专家3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8人。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服产业项目2个,省特色专业2个、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2个、河南省级优秀教学组织2个、国家教学创新团队2个、河南省黄大年式教学团队3个、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3个。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拥有147个1+X证书试点、12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资质、38项行业技能等级评价资质、110余工种培训资质。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2021年,学校与加拿大康尼斯托加国际教育学院签订共建河南枫华涉外职业培训学院,与芬兰应用科技大学联合开展“3+2”专本直通项目,年计划招生规模20人;与泰国曼谷吞武里大学合作,为学生去泰国进行专、本、硕、博连读提供平台;与德国ASC教育与服务机构合作,着力培养大健康行业人才;与中德企业携手共建德语培训中心,针对护理类和机电类学生开展德语培训,并输送其赴德国实习就业。
校企合作
截至2023年2月,与格力、海尔、富士康、郑州宇通、好想你公司、梦舒雅服装、世邦科技集团等百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组建了龙翔电气研究院、无人机研究院、智能驾驶研究院、明华智能系统研究院、中原国际汽车研究院、低碳技术研究中心、宇通汽车制造研发中心、HDD建筑环艺设计研究院等校企合作科研机构;同时,先后与宇通、好想你、富士康、康利达等中国国内企业共建宇通汽车产业学院、好想你乡村振兴学院、未来产业学院、智能工程学院等一批二级产业学院。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与合作企业联合建设科研平台14个;包括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1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个、市级众创空间1个,校级科研创新平台4个。
-研究成果-
2021年,学校申报省厅级项目51项,其中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项;结项43项,获奖30余项;申报专利24项;获批专利84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图书馆有馆藏图书321.97万册(含电子图书),建有现代电子图书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拥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超星电子图书馆等数字文献资源和文献检索一级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