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简称重庆交大(CQJTU),是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是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共建的一所交通特色、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重庆交通大学前身为创建于1951年的西南交通专科学校。 此后学校先后更名为西南交通学校、重庆公路学校等,先后隶属于中央交通部西南公路管理局、交通部等。 1960年,组建重庆交通学院,成都工学院土木系、四川冶金学院冶金系等相继并入。1985年,学校增列为第三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0年,划转重庆市管理,为省部共建高校。2006年,更名为重庆交通大学,并增列为博士授予单位。2011年,重庆交通大学双福校区(今科学城校区)一期工程建成,形成双校区办学格局。2017年,入选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22年,入选重庆市高水平“四新”建设高校立项(培育)名单。
截至2024年11月,重庆交通大学有南岸、科学城两个校区,占地近2900亩,设有20个学院(部),开设本科专业67个;拥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教职工约2210人,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名,其中普通本科生23510名(含留学生),在校博硕士研究生7300余名。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重庆交通大学前身为西南交通专科学校。 1951年,为建设川藏公路急需,邓小平领导的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在重庆设立西南交通专科学校;11月7日,西南交通专科学校正式成立。
此后学校经历多次更名,1952年,学校更名为中专性质的西南交通学校。1953年,更名为重庆公路学校,属中央交通部西南公路管理局领导。1954年,更名为交通部西南公路学校,9月起,由中央交通部直接领导。1955年,更名为交通部重庆公路工程学校,由交通部直接领导。1956年12月,交由交通部公路总局领导管理,同年11月,又交给交通部教育局管理。1958年7月,交通部所属中等专科学校体制下放,交通部重庆公路学校下放归四川省交通厅管理。8月,学校更名为四川省重庆公路工程学校,这是中专时期的最后一次更名。
1960年8月,成都工学院土木系、武汉水运学院水工系、四川冶金学院冶金系迁入四川省重庆公路工程学校,共同组建重庆交通学院,办学地点为重庆市南岸区七公里。196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重庆交通学院又划归交通部领导。1971年9月,重庆交通学院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合并。1972年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合并。1979年恢复重庆交通学院建制,重庆航务工程学校并入。
1979年1月,交通部决定恢复重庆交通学院,并由交通部直接管理。同年5月,重庆航务工程学校与重庆交通学院合并,学校本部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迁出至重庆航务工程学校校址——重庆市渝中区黄沙溪。1984年7月,重庆交通学院本部陆续迁回重庆市南岸区七公里。198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重庆交通学院增列为第三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交通部西南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并入重庆交通学院。1999年12月,重庆交通学校(河运校)成建制划归学校;2000年1月,学校由交通部划转重庆市,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重庆市为主的管理体制。2000年12月,重庆市交通技工学校(重庆交通科技学校)划归学校管理。
更名发展
2006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重庆交通学院更名为重庆交通大学。办学地点在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66号。同年,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6月,学校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名单。 2007年,学校接受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论为“优秀”。2009年,国家批准在重庆交通大学设立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10年,学校成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1年7月,占地2400亩的重庆交通大学双福校区(今科学城校区)一期工程建成。重庆交通大学形成双校区办学格局。 9月,学校入选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3年1月,学校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2016年8月,学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8月,学校成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17年3月,与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共同发起成立“一带一路”中波大学联盟。 7月,入选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0年5月12日,与四川大学等高校共同发起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 2022年1月13日,入选重庆市高水平“四新”建设高校立项(培育)名单(新工科建设高校立项培育名单)。
2024年11月27日,重庆交通大学前沿技术交叉研究院建设方案通过论证。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3月,重庆交通大学设有20个学院(部),本科专业67个,覆盖工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法学等7个学科门类和15个专业大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3月,重庆交通大学有教职工2210人,其中专任教师1648人,高级职称教师约900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交通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交通部“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交通部青年科技英才、重庆英才计划、重庆市“百名杰出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人选、巴渝学者等各类高层次人才200余人次。聘请多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以及中国工程设计大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等业界人士担任学校特聘或兼职教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全国十大桥梁人物、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重庆市最美科技工作者、重庆市名师等获得者30余人。
教学成果
2023年,重庆交通大学立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8项,重庆市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3月,重庆交通大学在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寒区工程、冻土生态航道、轨道装备、运输物流、绿色航空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学校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17项,省部级及学会科技奖励60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