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DaTong Normal College),简称“大同师专”,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是一所全日制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院校 ,为教育部、国家语委命名的“普通话、规范字”示范单位,省级思政教育工作室培育建设项目单位,大同市高校思政课联盟基地。
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05年,时为“大同府中学堂”。校名几经变迁,1913年迁入现校址,改为“山西省立第三中学”。1952年改为“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1972年改为“大同师范学校”。2006年改为“大同大学大同师范分校”。2018年5月,经山西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占地487亩,总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264.9万元,图书馆藏书21.3 万册;设有10个教学系部,开设专科专业13个;在编教职工286人,其中专教师253人,在校学生6661人。
历史沿革
大同师范学校
1905年,大同府中学堂成立。
1906年,由大同知府创建初等师范。
1913年,迁入原知府内云中书院旧址,学校更名为山西省立第三中学。
1918年,山西国民政府拨款购置武周山下十里河畔空旷土地500亩,开工兴建教学楼,教学主体建筑参照天津南开中学校舍图纸设计。
1949年,学校改名为察哈尔省立大同中学校 ,迁回师校街。
1952年,学校改为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
1972年,学校与原大同师范学校(前身为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今大同一中)互换校名,转型为师范类学校,名称为大同师范学校。
1978年,学校开始招收山西师范学院大同师专班,时称“大同师专”。
2002年,学校开始招收初中毕业起点的五年制师范专科生。
2003年,山西省政府撤销中师建制,大同师范学校遂挂靠雁北师范学院(今山西大同大学)并更名为雁北师院大同分院。
2006年,学校挂靠山西大同大学,改为大同大学大同师范分校。
2008年,山西省政府批准筹建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10年,大同市政府总投资 5.88亿元,在大同师范原校址新建校区。
2014年8月,大同市幼儿师范学校暂迁至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址办公,合署办公。
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18年5月,经山西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设有10个教学系部,开设专科专业13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有在编教职工286人,其中专教师253人,副高职称55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及研究生177人,思政工作“三支队伍”专职人员60人,外聘教授、教师49人。2023年,新招聘硕士研究生37人,博士研究生1人。“双一流”硕士研究生占比14%,专任教师硕士研究生占比66%。
科研成果
教学成果
2022—2023年度,学校共认定山西省级“特色文化育人品牌”3项,共认定山西省级思政微课16项 ,在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中,学校学生获“体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赛项团体三等奖,在山西省第十五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幼乐美杯”小学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技能竞赛中学校共28人参赛,杨亚楠老师获一等奖;次柏龄、赵雯欣、曹李玲三位老师获三等奖;赵佳、贺诗杰两位同学获二等奖,申思远同学获三等奖。
研究成果
2023年,学校教师共发表期刊论文139篇、申报专利4项,省级课题立项18项、结项7项、获奖1项,共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15篇,在《中国科技论文》《中国报业》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艺术系教师林洁发表独著《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与创新研究》,学前教育系老师曹娜与侯晓娜发表合著《高职院校教育方法与评价》。 2024年,学校1项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获批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