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师范学院位于吉林省白城市,是吉林省西部唯一一所省属本科院校,坐落于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区交汇地带。学校始建于1958年,前身是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8月,原隶属于国家林业局的白城林业学校并入。2002年3月,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白城师范学院。2007年开始与东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0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截止2024年5月,学院占地面积63.7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60万平方米,设有19个教学单位,开设51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942人,全日制在校生13688人。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1958年,白城师范专科学校创建。
1962年,白城师范专科学校撤销并入四平师范专科学校,其部分校区另建白城地区师范学校。
1981年,白城地区师范学校(高师班)升格为白城师范专科学校。
1994年,白城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99年,白城市教育学院、白城艺术幼儿师范学校、通榆师范学校并入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四平师范学院联合招收本科生,开始开展本科教育。
2000年8月,白城林业学校并入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蓬勃发展-
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专科升格为本科,改名为白城师范学院,同年开始独立招收本科生。
2007年,学校开始与东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2008年,学校以“优良”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12年10月,学校整体搬迁到新校区,完成“东迁西建”任务。
2015年,学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止2024年5月,学校设有19个教学单位,开设51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截止2024年5月,学校有省级学科4个,其中省特色高水平学科2个。
-师资力量-
截止2024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942人,其中正、副高级职称教师32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704人。全日制在校生13688人。
-教学建设-
截止2024年5月,白城师范学院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学校与英国剑桥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国(境)外30余所高校在师生互访、人文交流、合作办学及国际中文教育等领域开展了友好合作。为“中文联盟”“中俄合作办学高校联盟”“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等组织会员单位。
校企合作
学校与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开办了少数民族预科班,招收了公费师范生。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截止2024年5月,白城师范学院建有“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建有“白城盐碱地治理工程技术中心”“通榆年画艺术研究中心”“唐鸿胪井刻石研究中心”“吉林省新时代大学生文化素养培育研究基地”等22个省级教学科研平台。
-研究成果-
截至2015年4月,白城师范学院共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教科研课题200余项。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白城师范学院主办有《白城师范学院学报》等刊物。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是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白城师范学院主办,《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以反映白城师范学院及高等院校较为前沿的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双月刊,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数据库来源刊。
馆藏资源
截止2024年5月,白城师范学院图书馆有馆藏纸质图书1520906册,纸质期刊127种,中文报纸14种。古籍书库收藏了《申报》、《大公报》、台湾影印文渊阁版《四库全书》、《四部丛刊》、《清代四川南部县衙门档案》等重要典籍。馆藏电子资源目前已拥有 CNKI 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超星数字图书馆、起点考试平台数据库等14个中外文学术期刊及电子图书数据库,馆藏本地镜像电子图书831742册,网上可利用电子图书3945000册、电子期刊21198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