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焦作大学

  • 区域:河南焦作市
  • 学校电话
  • 地址:焦作市山阳区人民路东段3066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1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焦作大学(Jiaozuo University),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综合性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创建于1981年,前身是焦作市职工大学;1985年,建立焦作市职业大学,与焦作市职工大学合并办学;1986年更名为焦作大学,后河南广播电视大学焦作分校、焦作财会学校并入学校。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南、北两个校区,校园面积113.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9.89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4亿元,图书馆藏书160多万册;设有15个教学院部,开设56个专业;有教职工801人,各级各类学生2万余名,其中全日制专科生10363名。

历史沿革


1981年11月焦作市职工大学正式成立。

1983年10月,焦作市市政府将学校建设列为焦作市件十件大事之一,开始筹建校舍。1984年2月动工兴建,11月竣工,1985年1月学校迁入新校址(北校区)。

1985年,焦作市政府决定着重加快高等专科教育发展,建立了焦作市职业大学,和职工大学实行合并办学。

1986年11月,经市政府同意报省教委批准,校名改为“焦作大学”,并在国家教委备案。

1990年12月,河南广播电视大学焦作分校并入焦作大学。


1991年2月,原焦作市行政干部学校办公楼移交焦作大学,教育教学水平达到了国务院规定的条例标准,1992年7月顺利通过国家教委检查验收。

1996年8月,创办于1979年的焦作财会学校并入焦作大学,焦作大学成为集地方普通大中专教育、电大教育、专业培训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地方大学。

2004年2月,新校区(南校区)开工建设。 

2007年,焦作财会学校成为焦作大学会计学院,继续独立招生。 

2011年7月,成立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同时成立党务公开监督领导小组。 

2012年4月,省“四大怀药”院士工作站在学校揭牌。

2015年9月3日,焦作大学翔联国际就业训练学院、翔联国际空乘培训基地揭牌仪式举行。 

办学规模

院系专业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5个教学院部,开设56个专业

师资力量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801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0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有439人。河南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省部级以上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等教学工程项目91项。 

截止2023年4月,获批2023年河南省职业教育示范性传统优势专业点1个,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获批示范性骨干专业点1个

  • 教学成果

学校太极武术学院获焦作市2008“弘扬太极、迎接奥运”太极拳、剑锦标赛,集体项目规定套路一等奖。 

2013年5月11日—13日,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主办的全国武术太极拳比赛中,获得20个一等奖、17个二等奖、16个三等奖。其中单项一等奖第一名8个,第二名8个,第三名8个, 集体项目获得一等奖第一名。 

2015年3月,学校教师在河南省第四届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获三等奖。 

合作交流

  • 校企合作

先后与100余家企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 国际交流

2009以来,学校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先后接受土耳其、伊朗、韩国、乌克兰、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前来本校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近200余人次,通过对外汉语培训使留学生具备参加HSK考试并顺利通过考试,获得水平等级证书。 


学校与美国、法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多所高校达成合作意项,与中国数家留学机构保持合作关系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立了15个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2009年6月13日怀药研究中心的“三位地黄饮”,通过河南省科技厅新产品成果鉴定。 

化工研究所的《磷酸二氢钾生产新工艺》2004年通过省科技厅鉴定,纳入国家星火计划,编入《世界优秀专利技术精选》和《中国科技成果大全》。《硝酸钾生产新工艺》1992年通过省级鉴定,1993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编入《中国科技成果大全》《中国“八五”科技成果选》和《世界优秀专利技术精选》。 

2010年4月-2015年4月,学校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有18项成果通过省科技厅鉴定,申请到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4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1项,获地厅级科技进步奖12项,省教育厅教研成果奖15项,主参编规划教材26部,发表学术论文132篇,其中EI收录论文16篇,核心期刊59篇,国家发明专利2项。 

截至2015年4月,学校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承担省部级及横向科研项目20多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2项,通过省科技厅成果鉴定20项,出版教材和学术专著10多部,在核心期刊以上发表论文90多篇,被SCI、EI收录20余篇,申请和活动国家发明专利60多项。 

截至2015年4月,学校经管学院教师申报并获批省部以上的科研课题20项,共获得科研经费10万元;完成地厅级以上的科研课题60余项,其中获得一等奖10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2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85篇,被EI、CSSCI收录的论文16篇;主编教材50余部,参编教材300余部。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官网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学校2010年科技经费34.8万元,2011年70.4万元,2012年78万元,2013年55.9万元,2014年12.9万元。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10月,图书馆现有藏书167.9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11.36万册,电子图书56.58万种。数字资源总容量近50T,折合数字资源465万册;中外文专业期刊1000余种;有4个流通书库,6个阅览室,一个特色书库。收藏有一批包括珍藏版《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四库全书》等在内的珍贵文献典籍。有CNKI、万方、超星、博看、焦作市地方特色数据库等19个大中型专题数据库,数据容量达50T。以成员馆的身份正式加入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和河南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HALIS),通过资源的共知、共建、共享,为我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了全方位,高水平的文献保障服务。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