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安顺职业技术学院

  • 区域:贵州
  • 学校电话
  • 地址: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定安大道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2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安顺职业技术学院(Anshu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简称“安顺职院”,位于贵州省安顺市,是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为贵州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贵州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是世界教育组织联合会、中国-东盟护理高质量发展联盟、中巴国际产教合作联盟单位,入选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教育部第二批“1+X”证书试点院校。 

安顺职业技术学院最早可追溯到1957年成立的安顺农业合作干部学校,2002年,安顺农业学校、安顺财政学校、安顺卫生学校、安顺工业学校合并,升格成立安顺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贵州机械工业职工大学、贵州省虹山轴承总公司技工学校并入安顺职院。2013年11月,学校挂牌成立安顺技师学院。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校园占地面积约1200亩,校舍建筑面积37万多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1.5亿元;设有13个二级教学机构,开设38个专科专业;有专兼职教师630余人、校外行业导师186人,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2425人。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 安顺农业学校

1957年,安顺县建立了农业合作干部学校,任务是培训高级农业社正副主任、会计、生产能手和部分国家在职干部,学制2至3个月。 

1958年12月,学校更名为安顺农业专科学校。 

1959年9月,招收中专班100人,分农学与畜牧兽医两个专业,学制3年。 

1963年,学校更名为安顺农业学校,开设农学和农业企业核算两个专业,学制3年,共招收7个班,300余人。同时,还交叉举办农业技术推广、种子、畜牧、会计、水利、土壤肥料等短期培训班,培训农业系统各场、站的专业技术人员529名。 

1975年,学习“朝阳农学院经验”,与贵州农学院联合办学,学校改名为贵州农学院安顺分院,招收农学、牧医、林学、农机、水电5个专业,两年制,学生共计378人。 

1977年秋,恢复统一招生制度,学校设农学、林学、牧医3个专业,学制3年。并根据需要,每年举办短期培训班,更名安顺农业学校,属安顺行署,学制为二年。 

  • 安顺财政学校

1956年,兴义专区合并到安顺专区,安顺地委决定建立安顺专区商业职工学校,为财贸系统培训业务骨干并以此推动全区干部教育的发展。 

1958年,更名为“安顺专区财经干部学校”,仍以短期培训职工为主。 

1964年,更名为“安顺专区财贸职业学校”,开始招收普通中专学生。 

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1968年-1976年,学校停办。 

1977年10月,经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恢复办学,学校更名为贵州省安顺地区财贸学校,属省管的中等专业学校,进入全日制中专序列。 

1983年,学校归属省财政厅管理,学校更名为“贵州省安顺财政学校”。 

1989年,学校下放给安顺地区管理。 

  • 安顺卫生学校

1958年,经国家卫生部批准,建立安顺卫生学校,校址建予塔山东路。 

1956年,被国家卫生部列作贵州省的三所重点卫生学校之一。“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后,学校曾停止招生,教学设备遭破坏,教师被批斗。 

1974年,改推荐入学为统一招生,择优录取。 

1985年,开办职工中专班,为一些部门、单位代培卫生人员。 

1986年,开办民族医士班,毕业后分配回原籍工作。 

  • 安顺工业学校

1965年,安顺专署开办工业学校,招收机械、电工、铸造等4班150人,学制4年,校址设于今市灯炮厂原址。“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后,即停止招生。 

1967年,划归安顺市管理。 

1969年,第一届学生毕业后停办。 

1984年,安顺行署重建安顺工业学校,校址迁到凤凰山麓。 

  • 贵州机械工业职工大学

1975年,虹山轴承厂开办“七二一工人大学”,从本厂职工中招收机械制造专业学生脱产学习,学制二年,只招收一届学生。 

1979年,开办电大班,招收机械制造专业脱产学习,学制三年。 

1980年,经国务院第一机械工业部批准,改名虹山轴承厂职工大学。 

1987年,学校改为贵州机械工业职工大学,向省机械厅所属工厂企业招生。 

  • 贵州省虹山轴承总公司技工学校

1976年,虹山轴承厂开办技工学校,后更名为贵州省虹山轴承总公司技工学校。 

合并组建

2002年,安顺农业学校、安顺财政学校、安顺卫生学校、安顺工业学校合并,升格成立安顺职业技术学院。 

2006年,经省、市人民政府批准,贵州机械工业职工大学、贵州省虹山轴承总公司技工学校并入安顺职院。 

2013年11月,学校挂牌成立安顺技师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体制 

2018年3月,学校成为贵州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2022年1月,学校成为贵州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6月,学校入选贵州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单位。

2023年9月,学校入选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 

-蓬勃发展-

内容。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设有13个二级教学机构,开设38个专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专兼职教师630余人、校外行业导师186人,“双师型”教师369人,“双师型”教师占比为75.15%。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超过20%;有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大师名师工作室5个;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级职教名师2人;市管专家8名、市级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10名、市级产业扶贫技术专家30余名。教师近年获省级以上表彰13人次。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3个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6个省级骨干(特色)专业;9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个;有校内实践教学场所162个,建成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39个;建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个,建成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7个。

  •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学生参加教学竞赛获得贵州省级奖项14个(一等奖1个;三等奖10个;优秀奖3个),市级奖项10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优秀奖5个),3部教材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省级规划教材和立项建设教材。

-合作交流-

  • 国内合作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与安顺市民族中等职业学校、普定中等职业学校等7所中职学校开展“3+3”中高职贯通培养,与贵州安吉航空精密铸造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双方在学校共建校内军民融合产业园(机械加工中心),与国能安顺发电有限公司共同培养企业新型现代学徒制人才,与贵州好吃街旅游文化公司共建汽车服务4S店,与贵州北斗企鑫公司共建旅游实训饭店,与贵州云创众达公司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完成社会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1000余人次; 学校与贵州大学、贵州民大、青岛职院、青岛酒店管理职院、广东科贸职院、广州番禺职院、广州卫生职院、广州市技师学院等开展交流合作,与广州番禺职院、青岛职院等联合申报成为贵州省东西部协作示范校,与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义乌工商职院、金华市技师学院、浙江旅游职院、杭州轻工技师学院、浙江工贸职院建立合作关系。 

  • 国际交流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承办了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研讨会及活动,加入中国东盟护理联盟,与泰国、新加坡等地院校共建海外实训基地2个,培训马来西亚双向学前教育培训学院师生16名,获中泰职教国际合作突出贡献奖。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与安顺福远蜡染艺术有限公司共建“安顺非遗文旅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建成“虚拟现实开发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安顺山地型全域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30余个。 

-研究成果-

2020年,学校1个项目获得中央统战部2020年度全国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三等奖。2023年,学校申报的1个项目获得安顺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教师获得省市级科研项目48项,获得专利授权和著作权124项。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据2024年11月学校信息,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有纸质图书59万余册、电子图书22万余册、电子期刊8000余种、学位论文6万余篇、纸质报刊300余种,共有馆藏资源总量106万余册。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