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华北科技学院

  • 区域:河北廊坊市
  • 学校电话
  •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学院大街467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3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华北科技学院(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华科(NCIST)” ,位于河北省廊坊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直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与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学校是全国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学校,是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之一,入选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学校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中央燃料工业部干部学校,后划归煤炭工业部,更名为煤炭工业部干部学校。1982年升格为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1985年成立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1993年转制为普通高等学校,更名为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并于2000年归属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管局)管理。两年后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华北科技学院,后归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管理。2011年获得工程硕士(安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2018年归属应急管理部管理,于2021年启动应急管理大学筹建工作。 

截至2024年9月,学校下设15个二级学院,1个系部,全日制在校生约1.7万人。有60个本科专业,专任教师1000余人,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48余万册。有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创办时间

1950年 

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学校官网

http://www.ncist.edu.cn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1950年创建中央燃料工业部干部学校,1955年划归煤炭部,更名为煤炭工业部干部学院。 

1982年升格为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1984年8月6日,原煤炭工业部批准成立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分院。校址选在毗邻北京的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镇。1985年10月,学校教学主楼破土动工;第二年5月,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分院和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正式挂牌。学校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1989年10月24日,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分院举行落成典礼。 

1990年12月,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教育局正式向公司提出了开办普通高等教育的设想,启动了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分院向普通高校转制的工作;1993年1月30日,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同意建立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的通知》,学校改制为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 

1997年3月5日,学校被原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示范性普通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有色金属管理干部学院并入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8月6日,河北省教委正式批复同意华北矿专招收外国留学生。

-蓬勃发展-

2002年3月14日,教育部同意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高等学校并更名为华北科技学院;同年3月,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党校正式迁至华北科技学院。2006年5月,经河北省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学院列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 

2011年9月,学校被教育部批准成为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之一。同年10月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工程硕士(安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次年9月,第一届硕士研究生入学。2013年11月,学校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6年12月30日,学校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矿业工程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学科点,工程硕士(安全工程领域、计算机技术领域)为硕士专业学位建设点。 

2018年12月4日,学校正式归属应急管理部管理。2018年6月6日,河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学校河北省科技英才“双百双千”工程--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及院士工作站建设项目进行了验收。2020年11月,学校获批2项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2021年5月26日,应急管理部党委宣布成立应急管理大学(筹)临时党委,应急管理大学(筹)临时党委领导班子与行政领导班子一体化运行。2022年11月,学校获批2项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2023年4月6日,成立中共华北科技学院、防灾科技学院联合委员会,加挂中共应急管理大学(筹)委员会牌子,撤销中共应急管理大学(筹)临时委员会、中共华北科技学院委员会、中共防灾科技学院委员会。2023年8月25日,华北科技学院应急科技创新实验室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5月,学校设有15个二级学院,1个系部,开设60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涉及工、管、文、理、法、经济、教育、艺术等八大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2011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工程硕士(安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2016年12月30日,学校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矿业工程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学科点,工程硕士(安全工程领域、计算机技术领域)为硕士专业学位建设点。 [12]2019年,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调整部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依托专业学位类别的通知》(学位办〔2019〕13号),将工程硕士(安全工程领域)调整为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类别。 

截至2024年9月,学校有资源与环境、工程管理、新闻与传播3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招生专业。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7个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发展学科、品牌特色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共有教职工1233人,专任教师数989人,外聘教师222人。截至2023年5月,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占比50%以上,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90%以上。学校柔性引进院士6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人,省教学名师、师德标兵、优秀教师8人。尹尚先教授领衔的“矿井水致灾机理及预警保障系统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陈学习教授领衔的矿业工程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安全工程、采矿工程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有国家级课程2门,省部级一流课程、精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25门。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是中国-拉脱维亚“一带一路”学术交流中心设在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拉脱维亚等20余个国家5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学校常年聘请外籍教师和各类外国专家40余人次,累计培养留学生近千人,输送近300名师生赴海外从事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传播工作。学校承担了中欧高危行业职业健康与安全技术援助项目等多项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举办了矿山安全国际学术会议和煤层气开发国际会议等高水平国际会议。 

2022年4月14日,华北科技学院与美国玛斯金格姆大学合作举办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延期申请顺利通过教育部批准。该项目延期至2028年12月31日。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部委重点实验室,7个省部级实验室(中心、基地)。 

-研究成果-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新增科研立项81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项,科研经费总额4.82亿元;获得省部级以上(含全国性行业协会)科技成果奖65项,其中“特厚煤层大断面煤巷推引锚固与复向支护系统研究”获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深井高应力卸荷易损巷道围岩分层控制理论与关键技术”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专业(学科)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生态脆弱区矿山动力灾害发生演化机制与预测调控技术”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教师发表EI、SCI、CSSCI检索收录学术论文289篇;获得发明专利233项;参与起草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11项。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60.90万册,拥有电子期刊3.18万册,学位论文1115.64万册,音视频57128小时。数字资源方面,购置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汇雅书世界、Elsevier ScienceDirect、SCIE、EI Compendex、ProQuest学位论文等39个中外文数据库,其中电子图书152.25万种。 

  • 学术期刊

学校主办期刊有《华北科技学院学报》。该期刊创刊于2004年,是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华北科技学院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期刊下设有基础理论综述、问题分析研究、实验技术交流、成果转化应用等。期刊主要面向人员为矿业安全、化工安全、建筑安全、城市地下空间安全、网络安全、应急管理、救援装备、安全监管监察、职业健康等相关领域的科研、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该期刊已经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同时也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传播本刊。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