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广东药科大学

  • 区域:全国
  • 学校电话
  •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光汉直街40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3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广东药科大学(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简称“广药大”(GDPU),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主管部门为广东省教育厅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是广东省“省市共建本科高校”、“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建设高校 

广东药科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1978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命名广东医药学院;1994年易名广东药学院;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东药科大学 。2022年6月,学校附一院联合援鄂医疗队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疫情防控先进集体”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广州(大学城、宝岗、赤岗)、中山和云浮三大校区五个校园,占地近5300亩;设有22个学院(部)、3个研究所(中心)、2所直属附属三级甲等医院,开设49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教职工1951人,其中专任教师1666人;全日制在校生近2.7万人。建有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等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

历史沿革


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起源于1958年6月成立的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省干部进修学院建校初期,校址定于先烈南路 。1960年学校创办了药学专业,成为岭南地区最早从事现代药学教育的学校 ;同年8月,卫生专科班与省医校合并,组成进修学院卫生系 

1970年8月,广东省卫生干部学院、广东省广州医士学校、广东省广州卫生学校合并为广东省卫生学校(此校于1981年停办)。1973年6月,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恢复设立 。1977年药学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是广东省第一批开展药学专业本科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 

广东医药学院

1978年12月,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广东医药学院”;开设了卫生、药学两个本科专业,后成立药学系,并于1985年成立学院附属实验药厂,由药学系代管。1992年-1993年学校陆续增设了药物制剂专业(学制4年)、药学情报学、医药贸易专业(学制3年)

广东药学院

1994年2月,广东医药学院更名为“广东药学院 。1996年顺利通过原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估 。1998年-2000年,学校与沈阳药科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并联合举办药剂学(含药事管理学)、药物分析等专业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2003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第二年学校同时进驻大学城校区和中山校区 。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确定为“优秀”

广东药科大学

2016年3月4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教育部关于同意广东药学院更名为广东药科大学的函》(教发函[2016]45号),正式批准学校更名为“广东药科大学”

2017年6月,学校成为广东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12月,由广东药科大学发起成立的“中国整合药学联盟”成立 ;同年,云浮市中医院转制成为学校直属附属医院,挂牌“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1年2月,学校成为国家药监局药物警戒技术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同年7月26日,根据教育部公示《2020年学位授权审核结果》,广东药科大学(中西医结合)获2020年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22年6月,由广东药科大学联合云浮市人民政府、康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君安医生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中医药现代产业学院”成立 。2023年11月,学校获批设立中西医结合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设有22个学院(部)、3个研究所(中心)、开设49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广东药科大学学科以药为主、医药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涵盖医、理、工、管、经、文、法等7个学科门类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建有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等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 ;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进入ESI全球前1%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广东药科大学有教职工1951人,其中专任教师1666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人员占比90.9%(其中博士学位人员占比超45%),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占比42.1%,共有研究生导师1173人(其中校内导师415人,外聘导师245人,合作导师513人)。其中全国模范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国家优青、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南粤百杰培养工程人才、珠江学者、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特支计划”系列人才、广东省教学名师等163人,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16个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药物分析、中药分析、卫生统计学等43门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于2017年 、2019年 共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截至2023年12月,广东药科大学先后与5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招收包括俄罗斯、印度、南非等20多个国家的各类留学生,开设药学专业国际班 。进行了中美产学研合作:在美国建立了AUSTARPHARMA联合学生培训基地,每年选派药剂学、药物分析专业研究生采用“2+1”或“3+1”赴美一年培训;同时进行产品技术合作及冠名监制等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2月,广东药科大学建有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55个 ,其中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基地 ,4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15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1项等一批国家和地方重大项目。糖脂代谢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优势突出,已形成多学科综合一体化防控糖脂代谢病诊疗新模式,制定首个糖脂代谢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国际规范并在第5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发布,研制了FTZ等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中药。获国家、PCT、欧美发明专利授权共538项;成功申报用于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中药1.1类创新药“脑脉通颗粒”临床实验批件;制定橘核盐橘核,炒茺蔚子国家药典标准并纳入2020版中国药典。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34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何梁何利奖、吴阶平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等。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5月,广东药科大学图书馆现拥有大学城校区主馆、中山校区、云浮校区和赤岗校区分馆四处馆舍,总建筑面积82641平方米,读者座位合计6460个;有馆藏纸质图书232.2633万册,电子图书758768万册。其中,纸质医药类图书近70万册;馆藏文献中,药学类检索工具齐全,其中美国《化学文摘(CA)》收藏最早年限自1937年起,是广东收藏该著名检索工具历史最久远、最齐全的图书馆之一。引进中外文数据库39个,自建数据库23个,外文电子期刊达到16000种,中文电子期刊达到14000种,数据库资源实现了学校全学科覆盖;电子图书达到339万种(本地+远程)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