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理工学院(Baod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保定理工”,由河北省教育厅管辖,是“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和“保定市文明单位”,是全日制民办非营利性应用型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创建于2005年4月,前身为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是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保定贺阳教育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独立学院。2018年12月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由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普通民办本科学院,更名为保定理工学院,同时撤销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的建制。2021年,保定理工学院地质馆成为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在第十二届全国商科教育实践教学大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2个,国家级二等奖2个,国家级三等奖1个,学校获得最佳院校组织奖;在国青杯第四届艺术设计大赛中,获国家级1等奖4个,国家级二等奖7个,国家级三等奖8个,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单位奖。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14.12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53.4万平方米;下设9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42个本科专业;拥有省级一流专业7个,省级一流课程立项8个,教育部产学合作育人项目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2005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保定贺阳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举办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9月,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创建。
2006年7月,外国语学院创建。
2007年3月,经济学院创建;4月,资源与工程技术学院创建。
2008年9月,保定理工学院图书馆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
2009年,保定理工学院地质馆成立。
2012年,学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2018年,学校转设,并更名为保定理工学院。
2021年,保定理工学院地质馆成为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
2022年2月,保定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
2023年3月,学校推荐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团队认定为河北省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工商管理教学团队、计算机教研室、机制教研室、地质学教学团队、环境设计教学团队、英语教研室、会计学教学团队、工程与造价教研室、笃行教学团队9个基层教学组织获批河北省高等学校达标基层教学组织。11月,学校的“工商管理教学团队”认定为“河北省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电子教研室”“数字 媒体艺术核心课程教研组”“博学求新团队”等14个基层教学组织获批“河北省高等学校达标基层教学组织”。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下设9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42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教师总数1883人,其中自有专任教师1140人,外聘教师890人。 具有正高级职称人数大约161人,副高级职称人数大约388人;外聘两年及以上教师433人,外聘1-2年以上教师354人折合177人,1年以下教师34人。截至2021年11月,有河北省教学名师2人,河北省教学团队2个。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省级一流专业7个,省级一流课程立项8个,教育部产学合作育人项目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建有35个校外实践基地、114个实验室,228个实习(实训)基地。
河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地质学等
河北省一流本科课程:市场营销学、跨境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等
河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筑 BIM 技术、会计综合实训
教学成果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教师承担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项目45项;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3月,保定理工学院与英国贝德福特大学、美国韦伯州立大学、西班牙奥维耶多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马来西亚国民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马来西亚理工大学、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泰国格乐大学、韩国庆熙大学、澳大利亚PICE国际英语学院、西部开发研究院、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等多所中国国外院校和中国协会团体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科研成果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3月,保定理工学院有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1个,科研中心1个。
-研究成果-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教师承担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75项;承担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项目45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29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5余部。
-学术资源-
截至2023年4月,保定理工学院图书馆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阅览室座位2562个。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235.72万册,生均图书80.76册、纸质期刊种类227种。图书馆有维普期刊数据库,其期刊种数达9396种,18年全年的知网期刊数据库,电子图书1295537册。还有“泛研科技项目交流群”“盈科图书馆文献服务群”两个科研交流群。藏书内容以工学为主,涉及工、管、经、艺四大学科门类的图书,年订购期刊二百余种,电子图书129万册;订购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等电子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