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公厨网

北京体育大学

  • 区域:全国
  • 学校电话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信息路48号
  • 全景查看全景/街景
  • 浏览2
  • 学校介绍
  • 食堂介绍
  • 食堂地图

       北京体育大学(Beijing Sport University),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简称“北体大”, [60]国家体育总局直属,是首批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57]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62]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63]“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4]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的高等体育院校。 [64]

1952年7月,学校建于北京先农坛,名为中央体育学院。1953年正式成立。1956年3月,学校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60年,国务院批准学校为首批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81年,学校被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学校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57]1993年12月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 [1]2016年9月,2015年度教育事业统计工作优秀集体一等奖。 [17]2019年12月,2015-2018年全国残疾人体育先进单位。 [10]2022年8月,北京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21]

截至2024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约7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1万平方米,馆藏书135余万册;设有4个学部,25个学院,开设39个本科专业, 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3]3个国家特色专业、1个北京市特色专业; [13]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13000余名,其中本科生9800余名,研究生3500余名。 [3]专任教师819人,外聘教师216人。

历史沿革

建校初期

1952年教育部遵照国家政务院关于“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学校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的指示精神,决定创办中央体育学院。同年北京体育大学西校门7月,在北京先农坛体育场成立中央体育学院筹备处。徐英超教授任筹备处主任。直属教育部领导,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业务指导。 [56]

1952年11月国家体委成立,中央体育学院筹备处在国家体委领导下开展工作。1953年8月高等教育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体委联合通知,确定“以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为基础在北京成立中央体育学院”。9月中央派钟师统同志任院长。学校归国家体委直接领导。 [56]

1954年1月,学校迁移至北京西郊圆明园北侧。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58年,国家体委提出:体育学院应当确立师资、教练员和优秀运动员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3月,学校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九月开始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务委员会分工负责制。 [1]


文革时期

1966年6月11日北京新市委派国家体委工作组进驻该院。并成立北京体育学院革命委员会。自此,学院进入了动乱时期。1967年3月造反派夺取该院党、政、财、文大权宣布成立院革命委员会。自此,该院全面陷入瘫痪,教学、训练、科研和招生等工作均告中断。1968年8月,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该院,实行领导。总指挥:张昭勋(军宣队)。次年11月调整革委会成员、主任:魏新民(军宣队)。 [56]

1970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下达通知,责成该院举办青训大队,为国家培养优秀青年运动员。1971年招收学员398名。这批学员中有曹慧英、杨希。1972年招收两年工农兵学员,设72级办公室。1972年2月28日国家体委军管会撤销,该院归国家体委和北京市双重领导。 [56]

1973年6月经北京市委批准,成立中共北京体育学院核心组,恢复党对学校的领导。核心组第一组长:钟师统;第二组长:赵斌。1973年行政机构有院办公室、政工组、教改组、后勤组、72级办公室、体育系、运动系、短训班、外训班、射箭队。 [56]


发展时期

1974年12月16日国务院同意将原来由国家体委领导的北京体育学院,改由国家体委和北京市双重领导。分工是:北京市负责领导教育改革和党政工作;国家体委负责领导干部调配、专业设置、招生、毕业生分配、科学研究、财政经费、基建、设备和器材供应等工作。197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批转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统一领导,分散管理的决定的报告》,该院又列为全国重点学校,隶属教育部和国家体委领导,以国家体委为主。 [56]

1981年,学校被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57]1985年9月,调整院级领导班子,实行院长负责制。学院由此建立院长全面负责,党委保证监督,群众民主管理的领导体制。群众民主管理主要由教职工代表大会体现。 [56]1986年,学校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57]自1986年起,大部分教研室归各系领导。1992年,国家体委党组和北京市委决定该院领导体制改为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即党委集体领导,院长全面负责。1993年12月北京体育大学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56]


壮大时期

1993年12月11日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1994年1月国家体委党组正式任命该校领导班子成员。1995年7月金季春任北京体育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元伟、邢文华为副校长。 [56]

1995年1月9日学校对部分机构设置进行了调整:将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高教研究室合并为校长办公室,对外挂三块牌子;党委组织部与统战部合并为党委组织部,对外挂两块牌子;成立学生工作处,将教务处、人事处的职能部门有关学生工作的职能划归学生工作处;老干部管理处更名为离退休人员处。 [56]

1995年9月根据国家体委体人字(1995)356号文件,撤销国家体委干部培训中心,将其职能划归北京体育大学;成立国家体委干部培训中心,由北京体育大学管理。撤销北京体育大学管理系,成立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院与培训中心为一套机构,对外挂两块牌子。 [56]

1996年1月成立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培训中心。该中心与武术系为一套机构,一套领导班子,对外挂两块牌子。1996年4月成立北京体育大学附属中等武术学校。1996年5月在原训练竞赛科的基础上,成立训练竞赛处。1997年生物科学系更名为人体运动科学系。2001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党委任命张万增为党委书记,科教司司长史康成兼任校长。 [56]

2002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党委任命杨桦为校长,2003年国家北京体育大学 大门体育总局调该校领导班子成员。2004年4月任命杨桦兼任校党委书记。2004年底学校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对部分机构和职能进行了调整,中层干部聘任工作启动,并于2005年初完成聘任工作。2004年启动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学科建设和教研室建设工作;增设本科英语、表演专业;成立项目部标志着设在该校的备战北京2008年奥运会部分项目的国家队训练、科研、生活等设施建设全面启动。2004年该校师生校友共计161人入选雅典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金牌9枚。 [56]

2017年5月11日,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中国篮球运动学院,中国篮协主席姚明应邀出任名誉院长。除成立中国篮球学院外,北京体育大学决定对现有学科院系进行重大改革,成立奥林匹克运动学部。奥林匹克运动学部还与项目中心、协会、国家队等合作成立了冰雪运动学院、足球运动学院、排球运动学院、极限运动学院、马术运动学院等。 [56]

2017年9月,入围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57]2017年,北京体育大学新增德语、教育学、经济学、网络与新媒体、法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俄语等8个备案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能训练、旅游管理等3个审批专业。 [66]2018年,由该校高峰教授牵头的《冬季项目运动员专项能力特征和科学选材关键技术》和胡扬教授牵头的《人体运动促进健康个性化精准指导方案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分别获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项目和“主动健康与老龄化应对”重点专项项目。 [67]

2018年2月25日,北体师生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主办国交接仪式精彩展现“北京八分钟”文艺表演。 [68]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69]2018年3月,北京体育大学新增“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教育学门类实现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全覆盖;已有“行政管理”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新增为“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70]2018年9月15日至9月16日,由北京体育大学牵头承担的“科技冬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冬季项目运动员专项能力特征和科学选材关键技术的研究”项目启动会在南京顺利召开。 [71]

2018年10月24日,北京体育大学北体创客空间(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成立。 [72]2018年11月,北京体育大学等国内8所高校在兰州大学共同启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实现跨区域教育资源整合。 [73]2018年9月15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入选“2018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 [74]2018年11月16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荣获“2018年度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75]2018年9月16日,中国冰球协会揭牌仪式在北京体育大学举行。 [76]2018年9月,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北京体育大学师生获13金5银5铜并打破4项赛会纪录。 [77]

2018年11月,北京体育大学入选首批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培训基地。 [78]2018年,北京体育大学获批设置生物医学工程、播音与主持艺术、冰雪运动、匈牙利语、舞蹈学、波兰语、捷克语、克罗地亚语、塞尔维亚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体育工程等11个本科专业。 [79]2018年12月,北京体育大学冬奥文化研究中心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 [80]同月,北京体育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院更名为中国武术学院(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院)。 [81]

2019年3月18日,北京体育大学成立通识教育中心。 [82]同月26日,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养研习基地在中国科学院挂牌成立。 [83]2019年,北京体育大学成立“运动减阻研究中心”和“智能体育装备研发中心(冰雪运动装备运动风险与效能评价中心)。 [84]2019年5月16日,北京体育大学重点培育的交叉学科“运动康复医学”成功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并获得资助。 [85]

2019年6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北京体育大学2016级研究生冠军班全体学生回信,对他们提出勉励和期望,并向北体大全体师生和正积极备战奥运等赛事的运动员、教练员致以诚挚问候。 [86]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北体人接受祖国检阅,参加情境式行进“青春万岁”,悬挂大红灯笼任务,圆梦奥运、体育强国、祖国万岁彩车游行。 [87]

2019年11月10日,体育(奥运)旅游大数据实验室在北京体育大学成立。 [88]2019年12月19日,北京体育大学海南国际学院办学全面启动。 [89]2019年12月,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体育大学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院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 [84]

2019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体育经济与管理6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公共事业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90]

2020年1月18日,北京体育大学与中国滑冰协会、中国花滑协会、中国冰球协会合作共建中国冰上运动学院。 [91]2020年4月13日,学校与海南省教育厅、陵水县人民政府签署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入驻协议 国际合作办学迈入新阶段。 [92]2022年2月14日,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93]6月,北京体育大学阿尔伯塔国际休闲体育与旅游学院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4个学部,25个学院,开设39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据2023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有专任教师819人,外聘教师216人。


学科建设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个一级学科及所辖全部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拥有1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1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和1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建设学科;体育学科整体水平在前3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榜首,在第4轮全国学科评估中位列“A+”档次。学校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设有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及全国首个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教学建设-


  •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4个学部,25个学院,开设39个本科专业。


科研成果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20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专项3项、主动健康与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3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获奖270余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










    举报收藏 0评论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法律声明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