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回浦中学(Huipu High School, Zhejiang)是一所由临海市教育局主管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级中学,2003年12月被评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2017年1月被确认为浙江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 [1]
浙江省回浦中学始建于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初名为“临海私立高等小学校”,1913年更名为“私立回浦高等小学校”(以临海古县名“回浦县”命名),1923年添办初小,1924年增设初中,1939年增设高中;1956年夏,私立回浦中学改为公立,称“临海第二中学”;1985年8月,复名“回浦中学”;1999年6月,实行初、高中分离办学;2003年11月,牵头成立回浦教育集团。
截至2012年1月,浙江省回浦中学占地306亩,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共有71个班级,学生3883人,专任教师206人
历史沿革
建校初期
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春,卓荦、章超、林宪章、项士元、许君祥等以原台州府学署尊经阁为校舍,创办了临海私立高等小学校,卓荦为校长。初,校舍仅旧尊经阁3间,平房2间,学生由10多人渐增至40名。教科除由发起人分任外,另聘金雨亭教授国语,蒋子元教授手工。
不到一年,卓荦病故,项士元任校长。不久,项士元因浙江省立图书馆馆长龚宝铨之邀,亟须赴杭,适少年时同学、光复会会员陆翰文回到临海,便以校务相托。
1913年正月,陆翰文接办校务,因临海在汉代时曾名回浦县,便将校名改为临海私立回浦高等小学校,以示更新——学校始以“回浦”名之。
1914年8月陆翰文正式任校长。1917年张勋复辟,抓捕革命党人,陆翰文避难上海,由卢铎任校长(1917年7月~1921年2月)。1921年2月,卢铎因事辞职,邵远接任校长(1921年2月~1927年11月)。1923年添办初小,同时,创办台州第一所幼稚园 ,招收5~8岁幼儿入学——回浦高等小学发展成为完全小学,并附设幼稚园。
曲折发展1924年增设初中部,邵西镐为部主任,校名改为临海私立回浦学校——回浦初级中学由此诞生。1929年3月21日省教育厅正式立案,是为临海私立回浦初级中学,邵远兼任校长(1924年8月~1927年11月)。1927年11月,邵远因事辞职,卢铎继任校长(1927年11月~1949年5月)。1930年12月,浙江省教育厅颁发本校校董会铭记——校董会正式成立,陆翰文为董事长,卢铎、邵远为董事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全面抗战开始。10月,为疏散学生,董事长陆翰文与朱洗商借黄沙琳山小学一部分为分校。11月,增聘朱洗、汤仁德为校董,报经浙江省教育厅备案。1938年2月,经校董及教职员联席会议决定,设立分校于西乡黄沙,将一年级春、秋各一班移至分校授课,并经浙江省教育厅备案——回浦黄沙分校由此诞生。1938年9月24日(农历八月初一),日寇轰炸临海城。10月,移中学部高年级学生至黄沙分校上课。1939年2月,举校西迁,分置于店前、前塘、下洋庄、西洋庄4村;同时,于西洋庄祠堂增设高中部,朱洗为部主任——在抗日的烽火中,回浦初级中学发展成为完全中学,并改名为临海私立回浦中学(1940年3月由浙江省教育厅立案),连同完全小学,在教育体制上实行12年一贯制。1941年1月,学校迁回临海城内旧址。7月,董事长陆翰文在临海东乡上沙设立分校,将高中毕业班学生带到那里上课,后为初中部。1950年,上沙分校迁址下沙屠村;1952年单独建制,更名为私立临东初级中学。1956年夏,改公立而名为临海第二初级中学。1959年3月14日,定名为大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