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第一中学(大理一中)坐落于大理古城,校园内有州、市两级重点保护的西云书院旧址,有“种松碑”、“御碑”等著名碑刻,学校为云南省一级一等重点中学、成都军区国防生生源基地。
云南省大理第一中学创办于1877年,曾称师范传习所、初级师范学堂、省第二模范中学、省立第二中学、省立大理中学、大理人民中学。1953年命名为云南省大理第一中学,校名沿用至今。 2011年晋升为云南省一级一等高级中学。
截至2019年11月,学校占地68亩,有教职工162人,有38个教学班,学生2000余人。
历史沿革
云南省立第二中学
光绪三年(1877年)10月15日,云南提督杨玉科调任,将其在大理的爵府、田产及其它产业捐赠地方办学西云书院,为五府(大理、楚雄、永昌、丽江、顺宁)三厅(蒙化、景东、永胜)共有。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迤西“高等学堂”始办新学。
宣统二年(1910),又改为云南省第二模范中学堂(附设初级师范),由前清举人、由云龙任学堂监督。民国建立后,由省命名为省立第二中学,数年后又被改办为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0余年。
宣统三年(1911年),更名为“省立第二中学”。
民国十七年(1928年),在李浚校长任内,校务会议确定1887年10月15日为学校成立纪念日。
云南省立大理中学
民国二十一年(1932)改为省立大理中学,之后中学性质未再改变,并在高中部设师范科。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0月,学校举行了70周年校庆,当时的省府主席卢汉、省教育厅厅长王政为学校题词祝贺。
1949年5月,云南省政府决定将省立大理女中并入大理省中,实行男女合校。
大理人民中学
1950年,国立大理师范、省立大理女中、县立中学、私立中正中学并入,改称大理人民中学,附设师范部。
云南省大理第一中学
1953年,师范部划出另办,学校始称云南省大理第一中学,并被列为当时省属4所重点中学,大理中学师范部划出,单独设立大理师范学校。
1956年,学校被评为全省3所先进中学之一。
1993年7月,学校被省教育厅评为云南省一级三等完全中学。
2000年4月,学校晋升为“云南省一级二等完全中学”。
2001年,学校被教育部授予“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称号。
2010年5月,大理一中通过晋升云南省一级一等高级中学省级评估验收。
2011年1月,学校被评为云南省一级一等中学。
2015年3月,大理一中被省教育厅认定为“云南省普通高中办学综合评价一级一等”学校。
2016年6月,学校加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被选为常务理事长级学校。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截至2019年11月,学校占地68亩,有38个教学班,学生2000余人。
硬件设施
截至2010年6月,学校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田径和篮球、排球、足球场,标准物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多功能语音室、多功能厅、多媒体计算机房等教学设施。2004年8月,学校建成二层仿古建筑教学楼,该教学楼共有24个教室。
校园网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在2000年建成主干千兆、百兆交换机至桌面的校园网,新建了2间学生机房、2间多媒体教室、2间语音室、及教师备课室等多功能教室,2004年启动了校园网建设二期工程,在2004年9月份完工并投入使用。
图书馆
大理一中图书馆有藏书12万余册,学生人均70册,藏有西云书院时期线装书9400多册,内容涉及三礼、掌故、古文渊鉴、自制历史地理讲义、手绘海图。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7月,学校有教职工172人,其中正高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74人,37位教师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省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州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4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州、市级优秀教师70余人、州市级骨干教师2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1人。
合作交流
学校分别与泰国博丁一中、澳大利亚梅尔滨中学等多所学校开展交流与合作,先后数次组织师生到日本、美国、英国进行教育参观交流。
学校荣誉
截至2024年7月,学校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学校、“云岭先锋·育人红烛”党建示范校、国家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省教育科研实验学校、全省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全省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实验学校、“第一批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