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中学,简称“楚雄州民中”、“楚雄州民族中学”,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鹿城镇,是云南省首批19所民族中学之一、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民族中学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云南省一级完全中学、云南省一级二等普通高中、云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楚雄彝族自治州教育体育局直属学校,楚雄彝族自治州寄宿制民族高级中学。
学校于1981年7月动工兴建; 1982年9月学校面向全州招生,2005年全州教育综合改革,普通高中扩招,办学规模增增加;2022年2月新校区竣工,学校整体搬迁;2024年1月学校晋升为云南省一级二等普通高中。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占地202.98亩、投资约4.8亿元;设有初中部、高中部,有45个高中教学班,4个初中教学班,在校学生2473人;有教职工177人,其中专任教师166名,有正高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51人,一级教师47人。
办学历史
1981年7月,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中学动工兴建,学校占地面积12.4亩。
1982年9月,学校正式开学,面向全州招生,共招2个班,在校学生100人,教职工14人。
1993年,学校被评为“云南省二级完全中学”。
1998年,学校晋升为“云南省一级完全中学”。
2001年,学校被评为“楚雄州文明学校”。
2002年,学校被列为“云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同年年6月,学校被评为“全国民族中学示范校”。
2005年,全州教育综合改革,普通高中扩招,办学规模增扩为20个班,在校学生1000余人,教职工75人。
2008年秋季学期,学校办学规模扩大为30个班,1570余人,教职工104人。
2013年,学校被评为“云南省平安校园”。
2019年11月22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中学搬迁建设项目正式开工,启动新址建设。
2020年,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体育传统特色学校。
2022年2月,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中学新校区在楚雄市东南新城竣工,学校整体搬迁到新校区,新校区占地202.98亩、投资约4.8亿元。同年春季学期,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中学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12月,学校举行建校40周年校庆活动。
2024年,学校开设初中部,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招生,每年4个教学班200人,总办学规模为12个教学班,600名学生,招生范围为全州10县(市)。同年1月,学校晋升为云南省一级二等普通高中。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截至2023年6月,学校有现代化教学楼、科技楼、大礼堂、图书馆、体育馆、标准化运动场、教师值班房等设施。
办学规模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占地202.98亩、投资约4.8亿元;开设初中部、高中部,有彝、回、白、苗、傈僳、哈尼、纳西等16种民族学生,45个高中教学班,4个初中教学班,在校学生人数2473人。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教职工177人,其中专任教师166名,有正高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51人,一级教师47人;专任教师中,有云南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1人,云南省中小学骨干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彝乡教学名师5人,州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州级名校长1人,州级优秀教师25人,兴楚名师1人,州级骨干教师16人,州级名教师5人,州级名班主任5人,州名师工作室主持人3人。
学校荣誉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中学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被评为“全国民族中学示范学校”、“云南省一级完全中学”、“云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云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云南省平安学校”“云南省平安校园”、“楚雄彝族自治州先进基层党组织”等。
1988年,学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
2000年,学校被评为“云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2017年,学校被评为“楚雄市文明单位”。